开放VS封闭:没有永远的真理

来源 :新潮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indows与Intel曾经借助开放产品的办法打退了Mac的封闭战略,但是现在苹果又借助着依然封闭的移动应用产业链卷土重来,并且在移动通信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这样的轮回让人们开始纠结于开发系统和封闭系统到底谁是最佳的模式。
  和苹果一样至今还在采取封闭策略的还有RIM,在北美地区获得广泛成功的BIackBerry系统依然没有开放其平台,反观其他操作系统体系,Svm bian已经开始宣布开放其源代码,Windows Phone早已与WindOWS操作系统打通,而Andro,d一出生就带上了全面开放的烙印。开放与封闭的战争从未像今天这样激烈。
  借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不要迷恋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只是个传说。”开放系统并不一定必然可以战胜封闭操作系统。军事理论告诉我们,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决于参加战争的人,而非其使用的武器。开放不一定会成功,封闭也不一定会失败。成功与失败其实和开发与封闭并无必然的关系。最为关键的是,谁能获得用户而非玩家的心。
  
  产业链的发展方向
  
  开放与封闭的产业链之争被业界开始关注可以追溯到台式电脑的诞生初期。IBM的台式机土气,性能也很一般,但是IBM却拉上了微软和英特尔,建立起标准化的垂直分工,让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从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赚钱。与此同时,其成本也在大幅降低,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而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有了更多的用户一应用商则愿意为其开发更多的应用。这样一来,其产业链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
  而反观当时的苹果,虽然操作系统性能强大、电脑外观设计也很新颖,但是用户量很少,增长速度也很慢。原因很简单一由于苹果包揽了整个产业链,没有第三方的支持者,其成本下降很少,应用程序增长速度也很慢,导致用户的使用成本很高。试想当用户需要某一类程序时,却发现苹果的软件列表中根本无法找到,也无法期待第三方能够进行开发,用户对苹果的需求自然就会降低。
  正是因为这样,台式电脑的系统之争以Wintel联盟的大获全胜告终。虽然随后Wintel联盟逐步貌合神离,苹果Mac的份额也在逐步增大,但直到现在为止,在应用程序层面开放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在硬件标准层面开放的PC机体系仍然占据了全球个人电脑超过90%的市场份额。
  但是,对于数码产品,特别是手机来说,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放和封闭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数码产品被生产出来,其最重要的诉求点就是要满足用户而非玩家的需求,什么是用户?用户就是“使用”数码产品的人,他们不需要知其所以然,只要产品能够实现他们的需求即可,他们并不关系是如何实现的,什么是玩家?玩家就是在使用数码产品的时候知道各项功能都是如何实现的,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改善这些功能,毫无疑问,用户才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所以,当开放和封闭的战争在智能手机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重演,其孰优孰劣就没有了绝对的答案。2010年2月4日,Symbian基金会宣布Symbian正式完全开源。但这就意味着Symbian能够继续引导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分析机构的数据报告显示,2009年苹果iPhone出货量是2510)5部,开源前的Symbian出货量是7851万部。两个并不开源的手机系统占到了2009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的62.3%,而排名第三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则是RIM——同样也是封闭的。因此,操作系统是否开放与是否能够赢得用户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毫无疑问,开放也好,封闭也好,如果能够获得用户的青睐,那必定是有着独到之处。从封闭的iPhone、BlackBerry,到半开放的Windows Phone,再到完全开放的Svmblan、Android,和尚未正式出现的MeeGo,都有自己的绝招。
  
  封闭的杀手锏
  
  在svmbian宣布开源之后,iPhone和BIackBerry就成为了目前市场上仅有的两款完全封闭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当然,iPhone的封闭与BlackBerry的封闭并不是完全一样iPhone的封闭侧重于产业链的封闭,而BIackBerry则是操作系统的封闭,
  iPhone的战略已经成为众多商业教科书的经典案例a苹果通过打通Mac、iPhone、iTunes、App Store之间的障碍,使其用户用上了某一个环节的产品就会对其他环节充满期待,一旦完全换用苹果产品,就会对其形成依赖性,迁移成本也会大大提高,这样就限制了用户转向其他阵营的可能。
  BIackBerry的封闭则是将系统平台进行封闭。相对于任何一款智能平台,BIackBerry的软件最少,但这并不影响BIackBerry的发展。BlackBerry的操作系统在不装任何软件的情况下就能够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而且BlackBerry的商务邮件功能更是至今尚无敌手。
  纵览iPhone和BIackBerry的封闭战略我们可以发现,其封闭的底气来自于本身的“独特气质”。iPhone就不用说了,全球的用户都已经将其定位于一款时尚产品而非单纯的数码产品,即使中国用户很少会从iTunes和App Store付费下载音乐和应用程序,即使其他品牌的手机能够实现和iPhone类似或是更强的功能,但是苹果的fans们依然会紧盯乔布斯的每一次发布,每一次突破和创新。这或许已经不能说是iPhone产品的吸引力,而是苹果的品牌号召力,
  反观BIacKBerry,它的优势则在于其功能。邮件推送、安全保障、不需安装任何程序就可以实现大部分常用功能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用户选择BIackBerry最关键的原因。而且RIM从推出BIackBerry起就已经把目标定在商务人士,因此无需过多地追随新技术的潮流,比如摄像头这种在时尚手机上早就必不可少的产品直到不久之前才出现在BIackBerry终端上。
  在产品生产阶段一封闭的体系有着自己的优势,即操作系统平台无需兼容大量硬件,而只需要支持特定的硬件即可。这样对于操作系统平台的生产者们来说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也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果把iPhone的苹果品牌换成诺基亚,苹果的fans一定不会买账,而如果把诺基亚手机的品牌换成BIackBerry,也不会有更大的突破。封闭的操作系统一定是有着独特魅力的,如果自问做不到,还是开放比较好。
  
  半开放犹豫不定
  
  目前的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只有WindOWS Phone属于半开放系统,所谓半开放系统,是指操作系统本身的源代码并不开放,但是其平台API(应用程序接口)开放,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利用开放的大量APi来编写可以应用在这一平台上的应用 程序。
  事实上,Windows Dhone的这一做法与Windows操作系统如出一辙。上溯到智能手机和PDA的发展初期,Palm采用的也是这一策略,Windows操作系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一策略:PaIm在早期发展中从半开放的策略中获益良多,但是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没有及时作出改变,导致其整体落败,WindowsPhone现今的处境再一次证明,半开放策略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与当时的市场环境关系很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WindowsPhone似乎正在重演Palm的失败之路。从Gartner公司刚刚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报告来看,2009年Windows Phone的排名已经下滑到了第四位,仅为87%,而在几年之前,其排名还仅次于svmbian,市场份额也在20%以上。
  Windowg Phone市场份额大幅度下滑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微软的移动战略游移不定造成的。作为台式电脑操作系统的霸主,微软原本可以先苹果一步踏上整合产业链的道路,但是对互联网把握不够使微软失去了这一机会。直到目前为止,微软都没有借组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为WindOWS Phone加入不可替代的功能。另—方面,出身于PDA的WindowsPhone对于如何做一款好的手机操作系统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对手机功能的支持上,WindOWS Phone始终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是WindOWS phone拥有WindOWS操作系统如此雄厚的支持力量却一直不温不火的关键所在。
  从WindOWS Phone的境遇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来说,开放与否并不是决定胜负的最终原因,仅仅是打通WindOW$Phone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用户资料还不够,如何时刻把握住用户使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为用户提供最需要的功能,才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的关键。
  
  完全开放后竞争更激烈
  
  和iPhone、BlackBerry坚守封闭、WindOWS Phone游移不定不同的是,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排名第一的symblan选择了完全开放,或许是受到7Android的压力,诺基亚收购了Symb,an其他四家创始公司三星、LG、摩托罗拉及索尼爱立信在svbmian的股份,成立symbian基金会,为其开源并免费授权扫清道路,2010年2月4日,Svmbian全面开放。
  为Svmbjan开放做注脚的数据依然是Gartner对于2009年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数据,Svmblan虽然依然排名第一,拥有46.9%的市场份额,但是相比其鼎盛时期来说其份额已经大大萎缩。除了诺基亚之外,几乎已经没有厂商为svmbian推出新产品。终端厂家的离开对于Svbmian的打击EbT降的市场份额更可怕。在这个时间点将Svmbian开源,—方面是为了与同为开源的Android对抗,另—方面也是希望开源能够吸引更多市场的新进入者,比如运营商。
  Android的出身就带着开源、免费的精神。虽然Googfe并未完全开放所有源代码,但已经开放的部分也足以让诸如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开发出基于Android的操作系统。Google把在互联网上通行无阻的免费服务加广告的模式移到了移动通信市场,也完全颠覆了原有的游戏规则。
  除了Androld之外,MeeGo也试图给完全开发的掌上终端操作系统做一个全新的定义。bS 2010年2月才正式亮相的开放式系统虽然低调,但决不是平庸之辈,英特尔和诺基亚的力挺使得MeeGo一出生就衔着金钥匙。挟Mobin、Maemo之威进入市场,MeeGoNN是来势汹汹。更重要的是,MeeGo从一开始就是开源操作系统,而且将支持英特尔的Atom处理器和ARM架构,其程序可以在MeeGo、Symbian和Maemo平台上使用。但直到目前为止,只有诺基亚公开表示将推出MeeGo手机。
  不过,和封闭的iPhone体系相比,AndrOid和MeeGo并不一定更有优势,开放的战略使得不仅智能手机可以使用Android和MeeGo.PDA.MP4.I.网本甚至电子书阅读器都可以使用,这样就给操作系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当使用开源操作系统平台的产品增多,就意味着开源操作系统要为更多的硬件提供驱动程序,这样兼容性将会因此大打折扣。在移动终端上,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比起台式电脑来说更加重要,而因为兼容性和对硬件支持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使用上的问题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这其实也是所有的开放和半开放系统的软肋所在。在封闭模式的冲击下,开放系统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开放得不够彻底的糸统将首先被封闭系统革命。台式电脑的格局已定,不论技术上有什么重大突破,基本格局不会出现很大的改变。但是在移动终端市场上,开放与封闭的抉择重新出现了。而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应用显然更加灵活,转阵营的成本也更低,因此开放也好,封闭也罢都只是企业发展的过程,而用户最不关心的恰好就是这个过程,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结果比过程更加重要。因此,某个体系是开放还是封闭并不是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体系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和应用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终极需求。
其他文献
作为蓝魔开发时闻最长的首款全高清视频播放器·T11TE采用经典的一体成型航空级铝合金外壳.细微磨砂式设计·手感绝佳·其UI界面采用FLASH动态特效-配合精心调教
在古希腊雅典城内,有位美丽受人喜欢的快乐天使,她会用自己的歌声化解你心中的烦恼。  ——题记    No.1苦其心志    时间:时针已过11点  地点:书桌旁  事情:拼功课  台灯下,我孤军奋战着,努力奋战着,我的眼睛好涩,好涩,清凉油、滴眼液成了我的常备药。  “早点睡吧,别累着自己,明天还得继续念书呢。”坐在一旁的妈妈实在不忍心让我再熬夜了。我点点头,可是心里却似乎仍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我
由丛书和多卷书分析的必要性、丛书类型分析、丛书在CNMARC中的著录方法、多卷书类型的分析、多卷书在CNMARC中的著录方法5方面,分析了CNMARC环境下丛书和多卷书的类型与著录
由于现代社会的突发事件,往往意外性强、力度大、发展快、扩散效应明显,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反应得越早,就越主动,否则就会十分被动。反应时间的长
旅行是件快乐事,在完全陌生的世界里找寻不同以往的人和物,探索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一直让笔者着迷。旅行和摄影,自从银盐胶片诞生以来便犹如磁铁的正反两极被深深地吸引和捆绑在了一起,不可分割:旅行为摄影创造了动力和机会,让我们能够抓住现实,记录你所走过的每一个脚步;摄影又为旅行留住了永恒,让无数次的旅行可以串联在一起,形成你所独有且唯一的永久回忆。  事实上,旅行和摄影对于不同人、不同的角色来说其实并不会完
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理论基础归结为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两大理论,前者包括福利经济学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和公共产品理
台电K6电子书是台电科技继K3之后推出的—款全新的电子书产品。它采用全数字踺盘结合双翻页键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文件搜索、文件翻阅的方便性。台电K6已经在全国各地上市,官方
智能要加,操作要减;网络要加,辐射要减;体验要加,价格要减!你的手机有没有对你好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