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rtA181V/T和rtN236T变异阿德福韦耐药株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病毒学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耐药变异株(rtA181T/V和rtN236T)表达载体并对其体外复制能力和耐药性等病毒学特征进行体外研究.方法 以含1.2倍拷贝HBV DNA全基因的质粒PUC-HBV1.2WT为模板,PCR定点诱变技术构建含阿德福韦耐药株(rtA181V/T和rtN236T)的目的质粒,测序验证并利用变异株特异检测引物进行PCR检测;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ELISA检测上清中分泌的HBsAg和HBeAg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上清中病毒DNA水平,Southern blotting检测胞浆HBV复制中间体水平,比较野生株和变异株体外复制能力和对阿德福韦敏感性的差异.结果 构建的rtA181T、rtA181V和rtN236T表达质粒可用于变异株特异检测引物检测相应变异的阳性对照品;转染HepG2细胞后均可获得高水平的病毒抗原表达,胞浆和细胞培养上清中可以检测到HBV复制中间体和病毒颗粒的存在;三种变异均可单独导致对阿德福韦耐药,IC50为野生株的2.8至4.7倍;体外复制能力较野生株降低,分别为野生株的94.2%、89.0%和77.7%.结论 成功构建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变异株表达质粒并应用于变异株特异引物扩增检测技术,体外实验证实rtA181V/T和rtN236T单独变异均可导致HBV对阿德福韦耐药,且变异株的病毒复制能力较野生株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我们应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ence quantita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HPV6/11-DNA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及随访,旨在了解病毒载量在患处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俄国有个12月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玛莎的女孩儿被狠心的继母赶出家门,为继母的女儿采鲜花过生日。寒冷的12月,冰封雪飘,哪里会有鲜花?玛莎并没有被冻死在门外,她心中怀着一丝希望。她一边哭一边走向森林,她遇到了代表12个月份的12位神仙,他们能变换季节。霎时间,玛莎的眼前美丽如春,她终于采到了鲜花。  这是童话,但不一定离现实太远。古语道:掬水月在手。意思是苍穹中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