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凯恩斯学派视角谈当下的中国经济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年初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陆续受到冲击,纷纷不同程度下调经济发展预期水平。经济不景气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政府在调控经济、恢复生产、保障民生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凯恩斯学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文章试图分析凯恩斯学派主要思想中的几个角度,取舍扬弃,结合我国的各项政策与措施,探究我国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稳中求进,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原因。
   关键词:凯恩斯学派;中国经济;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政策
   一、引言
   2020年年初以来,世界经济普遍陷入停滞,各国纷纷不同程度下调经济发展预期水平。经济下行很难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回到市场出清、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不论产量与就业处于何者水平,有效需求不会不足或过剩,市场总会自动调节至均衡状态。显然,在受到巨大负外部性冲击的情况下,短期中市场调节机制是不完善的。
   与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主义相反,凯恩斯主义观点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经济受挫,重振经济成为首要任务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所面临的危机与凯恩斯主义提出的背景有些许相似之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用了组合的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下文将介绍凯恩斯学派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观点与中国调控措施,并加以梳理。
   二、凯恩斯学派理论概述
   (一)财政政策
   凯恩斯以调节有效需求和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认为有效需求决定社会就业量。凯恩斯所说的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还提出,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认为赤字财政有益;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的观点,而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
   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认为,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消费和投资,即
   ΔYw=ΔCw+ΔIw(1)
   其中,ΔY为国民收入变化,ΔC为消费增量,ΔI为投资增量。
   ΔYw=K·ΔIw(2)
   其中,K为投机乘数,1-1/K为边际消费倾向。
   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自发性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稳定,因此,国民收入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变动。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效用边际递减,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通常利率已经处于低位,继续降低就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失效,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有效增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所以经济萧条时,短期内调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之有效,故提倡政府干预。
   (二)消费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有:工资单位的改变;收入与净收入差额的改变;未预期的资本价值改变;时间贴现率;财政政策变化;人们对收入水平的预期的改变。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收入水平预期发生改变,预期收入水平下降,故而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储蓄水平上升。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其中,Cw是以工资单位计算的消费量,Yw是就业水平N的收入,W为工资水平,消费倾向X,同时0<dCw/dYw<1。
   凯恩斯学派认为,消费增加比不上收入增加,人们增加的收入中必有一部分用于储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式(4)中a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就是当收入为0时,即使动用储蓄或借债也必须要有的基本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式(4)的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凯恩斯认为,当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减少,引致消费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当处于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凯恩斯主张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投資,进而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但是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能完全依赖民间资本,需要政府指导与支持。另外在扩张的财政政策基础上,适度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起到在提高产出水平的同时稳住利率,保证投资水平的作用。
   (三)就业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工资(W)和物价(P)具有粘性,不能迅速调整,从而经济不是总能实现充分就业。应该通过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提高就业水平。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对消费和储蓄施加影响,并通过利率的变化由金融部门施加间接影响。国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增加投资的边际报酬,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通过投资社会化,由国家组织直接投资。凯恩斯强调扩大政府职能,即加强政府对投资。国家更多的承担直接投资的责任,设法提高并补充投资。凯恩斯认为这是获得接近充分就业的唯一办法。
   三、中国调控经济举措概述
   (一)宽松政策、积极有为
   适当参考凯恩斯学派观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六稳”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一方面,进一步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提前下达地方债额度,减税降费措施也不断落地;另一方面,则强调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在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除必需支出外,严控新的增支政策。   
  
  
  
  
  
  
   如图2所示,扩张财政使得利率提高,均衡产出提高,即社会生产水平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刺激经济。根据自动稳定器理论,凯恩斯学派主张依靠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自动调节作用协调经济发展。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应采取政策提高赤字率,缓解收支矛盾;发行特别国债;加大专项债发债力度,扩大社会投资。目前民生保障等支出增幅加大,而减税降费由缩减了财政收入,故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因此有必要适当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我国的特别国债主要惠及各大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减税降费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对社会各个部门能够做到统筹兼顾,政策积极精准作为,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功能。
   (二)保障民生、促进消费
   202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3次降准释放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用于保供的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新增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引导整体市场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下行,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
  
  
  
  
  
  
   如图3所示,只有在“萧条”的假设下,提高总需求水平能够提高产出,否则,在古典阶段,由于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产出无法被提高,需求提高只能带来物价上涨。在非古典区域,即市场非出清,非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提高总需求能够提高均衡下总产出。显然,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不处于图3左侧古典学派AS曲线垂直的状态。
   各省自主推行了消费券的发放以促进消费、提振经济。以吉林省为例,2020年4月25日起,长春市通过支付宝等平台陆续发放了1亿元的消费券。凯恩斯学派主张通过增发货币降低利率,进而促进消费与投资。作为一种变相的货币,消费券出于对流动性陷阱的防范,其发放手段采取满减抵用、发票抽奖等形式,确保了消费券能够真正起到促进消费、拉动需求的作用,以消费券为杠杆,提高引致消费水平,在自发消费水平维持一定的基础上仍然能够刺激、诱导总需求的提高,切实助力复产复工,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惠及民生落到实处。
   (三)保证就业、留住人才
   为了尽量保证就业水平,人社部出台相应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免减缓返补”系列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持续发力,诸如此类的减税降费与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举措相似且更加适应国情、精确有效。习近平主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最难高校毕业季”,人社部出台一系列政策,由于职业资格类考试时间调整,人社部采取“先实习,后考证”,“先就业,后考证”的措施,为广大应届毕业生打开方便之门。政策扶持、国家指导和民间创新创业齐头并进,经济手段与政策扶持相辅相成,更适应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和高校毕业生伴随日益增加的人数而来的就业需求。
   四、结语
   凯恩斯学派强调需求引导经济和国家干预,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调节投资引诱,目的在于刺激投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凯恩斯还指出,政府最聪明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由社会控制投资率,增加投资;另一方面,提高消费倾向,增加消费。政府干预综合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切不可大水漫灌盲目量化宽松,唯有如此可保证政策行之有效,投入市场的资金与适当的政策结合,起到预期的杠杆作用,收获“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作为消费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广阔,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刺激消费,实现化危为机。
   习近平主席指出,“危和機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谁能在全球萧条的大背景下率先重振经济,谁就能抢占先机,获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凯恩斯针对大萧条后由政府指导干预重振经济的观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不失为一剂良药,但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对于当前的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还要量体裁衣,所谓“病万变,药亦万变”,就我国经济复苏的良好势态来看,无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J.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洪乐风.疫情冲击不会改变经济向好趋势[N].人民日报,2020-02-13(05).
   [4]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EB/OL].中国政府网,2020-05-22.
   [5]吴秀坤.以培育夜经济拉动消费增长[N].吉林日报,2020-5-08(08).
   [6]王东京.稳就业应重点从供给侧发力[EB/OL].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3-24.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低碳消费尚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消费者参与低碳消费、企业主导低碳消费、市场规范低碳消费、政府引导低碳消费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消费
<正> 男,54岁.患者一日前上厕所时突然晕倒,短时间后自醒.继感头昏,四肢无力,心前区不适;当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右季肋部隐痛而于1982年1月16日入我院内科。
篮球意识是经过训练或比赛等反复刺激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其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点。篮球运动十分复杂、繁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技能与战术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篮球意识的概念与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当前中职篮球教学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现状,最后探讨有效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体育比赛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
期刊
运动休闲生活方式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阶段变化过程,也是运动休闲价值观的演化过程。从个体所价值观视角出发,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所受到的动机与限制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在对
期刊
<正> 在过去几十年,广泛地应用青霉素和其他各种抗菌剂,对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取得很大成绩。但在同时,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正在发展(1—3),其发病率和严重性已
在理想状态下,“朋—友”现象是一种以友爱为本质的现象;作为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它意味着关系双方的本真存在向对方的敞开与绽放。但从汉语词源上讲,“朋”和“友”的不同含义却显
今天,现代化大生产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如此受现代化大生产的主宰,以至于我们可以说,生活是被生产的生活。现代化大生产的深度影响力已经触及到人们生
唐县是全国肉羊屠宰量最大的县域之一,肉羊产业是唐县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文章分析唐县肉羊产业经营模式及品牌建设现状,针对唐县肉羊产业经营模式及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
樋口一叶文学代表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她的作品记录了那个东西文化相互碰撞、日本社会新旧交替的明治时代,深刻揭示了日本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的苦闷与彷徨
先天性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可以发生于肺,纵隔,横膈及胃壁,本文报道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10例先天性支气管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