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主题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维度演绎——浅议《鲁滨逊漂流记》与《聊斋志异·夜叉国》之异同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18世纪,《鲁滨逊漂流记》与《夜叉国》分别诞生于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孕育土壤,在大致相同的纵向时间坐标上,都选取了相似的素材和主题铺展成文。这根植于人类不同文化在发展演进中思想成长的必然路径和逻辑,体现出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人类文化在发展轨迹上的高度相似性;在迥异的横向话语背景下,又分别演绎出东西方文化在时代精神、文化特质、信仰体系等领域摇曳多姿的取向差异。
其他文献
海峡两岸曾经有过“老死不相往来”的年代。明朝中叶实施海禁,“片帆寸板不许下海”;清初实施迁海令,“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87年“锁海”。“非常时代、非常措施”俱往矣,近几十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时下,政治、经贸、文艺等众多层面交流频繁。自开放大陆旅客赴台团体游以来,大陆呼声不绝,如今赴台个人游,除了可以领略美景、珍馐,更可揭去宝岛雪藏多年的神秘面纱,满足猎奇心理,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 has been a confusing proposition of philosophy since long ago,for which philosoph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ake great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