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言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82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让学生置身于美的语言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致盎然,思维敏捷。可见,教师的语言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也影响学生多种心理因素。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教师语言的作用,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呢?
  激情式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课堂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心与心的对话,心与心交流的课堂。教师要发扬民主,把学生当朋友,与学生沟通。这样平等互动、亲密合作的场所,才能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才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景色宜人。苹果挂满了枝头,棉花张开了笑脸,高粱举起了火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让我们走进秋天,去享受那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吧。”学生就在这鲜明形象的语言情境中兴致勃勃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课堂上,教师饱含激情的语言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商讨式语言——展示学生个性
  学生是成长的人,是有鲜明思维的人,是需要交流的人。只要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给予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预设外的生成会让你吃惊不小。教师切忌在教学中“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这样会扼杀学生主动探求、独立发展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答问不应求全责备,不然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问质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所提问题的讲座与争辩。师生间相互切磋,热烈讨论,不亦乐乎!
  赞美式语言——催化学生生成
  学生是处在成长而渐趋成熟中的群体,是不断发展的人而不是“完人”,具有爱戴“高帽子”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本着爱护、扶植的态度,科学地进行评价,不吝啬赞美之词,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大大小小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的肯定、赞扬、鼓舞和激励,使学生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就会形成强烈积极的心理互动效应。让学生在成功喜悦的强化下不断学习,把尝到甜头的心理愉悦转化为奋进的动力。
  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师:读一读,你觉得哪一句最美?
  生1:(读)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呦,你真是一棵害羞的小柳树,好像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公主裙呢!
  生2:(读)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你真是一棵开心的小柳树,好像穿着一身浅绿色的牛仔衣!
  学生们听着教师的一句句肯定与表扬的话语,眼睛里放射出快乐的光芒,越读越带劲儿了。
  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寻径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教育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大家的共识。教师要想方设法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灵点亮,凭借教师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思想上得到教益,语言上得到启示,情操上得到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真正成为学生的同伴,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在自然而然的启发引导中把握教学的方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鼓舞,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有这样一个设计:
  师:(指着“操”)小朋友们,你们谁有办法记住这个生字宝宝,与它交个朋友?
  生1:做早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
  生2:“三口人拿着木头在操练”就是“操”字。
  生3:我们学做眼保健操时,老师教我们认过操字,那时我就认识了。
  (一时间课堂上小手如林,学生们有的想象,有的联系生活经验,生成了一个个个性化的方法。)
  这个设计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创造式语言——开放学生视野
  高明的教师能从文章的具体特点出发,对不同教材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寻求恰当的教学形式;对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火花,敏锐地捕捉,并予以引燃,创造一个交流、争辩超越预定目标的机会。因此,教师应不惜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创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育者最为丰厚的回报。
  有位教师在上《四季》时这样设计:
  师:除了草芽说我是春天,还有哪些也可以说我是春天?
  生1:桃花说,“我是春天”。
  生2:柳芽说,“我是春天”。
  生3:白云说,“我是春天”。
  师: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白云是不会说话的。
  生:不可以,因为白云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师:真好,白云不是春天独有的特征。
  生:小朋友说,“我是春天”。
  生:不对,小朋友也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师:可以吗?(生讨论)
  生:春天很可爱,像小朋友。
  生:春天花开了,树发芽了,很美,也像小朋友。
  师:对呀,小朋友就是春天,你们是那样可爱,那样生机勃勃!
  这样,教师运用创造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并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的创造性生成信息,不但对学生渗透了人文教育,同时使他们对“春天”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童趣性语言——融入文本情境
  小学生都还是孩子,教师的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极富童趣的语言有利于接近学生,亲近学生,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
  在教学《虎王开会》时,新课伊始,就播放起学生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引导学生进入动物王国集会的意境中。接着用“动物王国可热闹了,小朋友想去看看热闹吗?”“看看哪些小动物来开会了?”引导学生读课文。“小朋友,赶快和小动物们打声招呼!”“小燕子在哪儿?”“哦,小鱼游过来了。”“小蜗牛在哪儿呀?”运用种种符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在课堂上为小朋友创设了一个个童话故事的意境,小朋友把自己化作了故事中的小精灵,也就自然而然地能有感情地朗读了。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渲染下,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想象力,培养了朗读能力。
  幽默化语言——改善课堂气氛
  风趣的语言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更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也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各种智慧的语言催化师生的互动,渲染和谐的课堂气氛,开放学生视野,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教师七彩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灵的明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知识不断丰富,能力更加全面,使学生享受到精神的愉悦。这样,语文课堂教学也会因七彩的教学语言而更精彩有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通顺街回民小学)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慢性重症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及对症支持治
目的:探讨缺口PCR与PCR-荧光探针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婚前体检者298例,分别采用缺口PCR(Gap-PCR组)和PCR-荧光探针(PCR-FP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模式。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
目的:本研究调查现阶段养老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和心理契约各维度情况;探讨养老护理人员的人口学变量在心理契约上的差异性;并从心理契约入手,讨论心理契约各维度及各类型与养
<正>寒下法是中医治法中常用治法,用于治疗里热积滞互结之实证。以攻下积滞,荡涤实热为目的。笔者临床运用寒下法治疗精神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兹举验案如下。1心境障碍单相躁
灾害保险是构建多元灾害损失补偿体系的重要工具之一,针对居民住房的政策性灾害保险更是发挥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进入新世纪后,各地陆续开始探索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