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5-2016年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来源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zy3106ji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福建省乙肝疫苗(HepB)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HepB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全国AEFI监测信息系统,收集福建省2015-2016年乙肝疫苗的AEFI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15-2016年共报告AEFI 268例,发生率60.41/100万剂.病例男女性别比1.1∶1,<1岁占88.4%.一般反应202例(45.54/100万剂)、异常反应53例(发生率11.95/100万剂).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过敏性皮疹为主.AEFI主要集中在第3剂次和接种后≤24 h.2016年乙肝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64.70/100万剂)高于2015年(50.70/100万剂).结论 福建省使用的乙肝疫苗安全、可靠.应加强AEFI监测,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巩固对预防接种、免疫规划的信心.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