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路径研究(一)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为作者参加山西大学MBA学习的毕业论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简称SJFX)为例,对国有企业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刊载,此为第一部分。
  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 激励约束机制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61-04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和重大进展。
  今后一个时期(2020年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八大的重要部署继续推向前进,改革重点将是在实行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最终实现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
  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解读十八大报告时表示,加紧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首先就要更加市场化地选聘人员,人员要能进能出,干部要能上能下,收入要能高能低。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国有企业现在存在的一些管理粗放、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国有企业要向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学习,包括要向一些私营企业学习,建立更好的市场机制,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使得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更好地轻装前进,创造更好的效益和更多的利润。
  SJFX是我国最大的国有主焦煤生产企业,其前身为FXKWJ,成立于1956年1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阶段的发展,FXKWJ于2000年8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工厂制改制为公司制。2001年10月,加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2月,由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重组为新的SJFX。2013年8月9日,SJFX在山西省工商局完成债转股新公司注册登记工作,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多元持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
  SJFX历经两次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生产加工为主业,集建筑、建材、发电、化工、机械修造、物流贸易等多种产业门类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集团。SJFX现有生产矿井12座及配套选煤厂,在建矿井28座(其中26座股份合作制矿井,均为SJFX控股51%,合作方控股49%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生产建设经营单位65个,原煤生产、入洗能力达到“双三千万吨”,公司所属单位分布于晋中、吕梁、忻州、临汾、长治5个地市所属的灵石、左权、孝义、柳林、交城、沁源、宁武等13个县市。截至2012年年底,SJFX拥有职工44855人;资产总额达到461亿元。
  SJFX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山西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的战略部署,围绕“煤炭、电力、煤化工、物流贸易、新产业、公共服务”六大产业,谋篇布局“十二五”,到“十二五”期末,煤炭主业将实现“66996”(即原煤产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原煤入洗能力达到6000万吨以上,实现利税90亿元以上,职工收入9万元以上,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发展目标;同时建设“安全、百年、富强、美丽”的新汾西,必将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军世界五百强和创建国家级文明企业提供战略支撑。
  2012年下半年以来,SJFX受煤炭市场需求不旺、产能过剩、进口煤强势冲击以及长周期价格波动的影响,目前虽然依靠大集团优势、煤种优势,仍保持产销两旺,但因煤炭价格跳水式下跌、回款困难,股份合作制矿井处于基建技改阶段,投資强度和难度加大,造成SJFX生产经营困难,职工工资依靠银行贷款维持,保安全、保利润、保发展、保工资压力巨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SJFX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激励理论研究成果,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构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应该把握的原则以及实现路径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何建立我国国有企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经营管理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是国资监管部门、国有企业决策者需要在企业战略层面应该予以系统把握的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正在全力打造升级版,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和建立过程中的得失,如何构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怎样发挥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经营管理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现路径如何?本文将结合SJFX的实际,对这些问题展开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本文重在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和方法、现状与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对激励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将视角集中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第二,对激励理论应用研究进行拓展性研究;第三,结合SJFX实际,对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方法。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案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各种研究思路和方法相互交叉融合。
  具体研究方法有:
  (1)系统论方法。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的视角洞察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与我国国情和国有企业特点有密切关系,系统论方法的运用,是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研究的一种成熟方法。
  (2)多学科综合方法。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本文通过广泛借鉴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激励理论成果,运用其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努力形成具有一定理论特色和实践亮点的研究成果。
  (3)文献归纳方法。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回顾性梳理,为本文的选题和撰写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所选课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4)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实例验证的原则,本文以SJFX为例,选取了其激励约束机制的这个侧面,来考察研究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九大原则,对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路径分个性和共性,区别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三大系列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论述,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建议。但案例部分不是本文的重点,仅作为理论分析的辅助与补充。
  二、激励理论的回顾性梳理
  激励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内外激励理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激励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对此进行以下阐述:
  (一)激励的涵义
  激励是指从激励对象的现实需要出发,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激活其目标动机,增强对行为的调控能力,并对其行为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人产生有利于组织目标的积极行为。激励通常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正激励特指对激励对象的肯定、承认、赞扬、奖赏、信任等具有正面意义的激励艺术。负激励特指对激励对象的否定、约束、冷落、批评、惩罚等具有负面意义的激励艺术。
  内在激励是指工作本身带给人的激励,包括工作本身有趣味、让人有责任感、成就感等;外在激励是指工作以外的奖赏,包括增加报酬、提升职务、改善人际关系等的激励艺术。
  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资金、奖品等,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生产、工作的动机。
  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向员工授权、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的认可,公平、公开的晋升制度,提供学习和发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以及制定适合每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正激励和负激励、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将正激励和负激励、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各种激励方法、激励艺术融合使用,才能最终稿实现组织激励的目标。
  (二)激励理论回顾
  国外激励理论体系研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内容激励理论及其发展。内容激励理论有三种: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三种需要理论(麦克莱兰德)。发挥激励功能时,要把员工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找出优势需要予以满足;对保健和激励因素进行区分,更多地从激励因素的角度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挖掘和培养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大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级需要,激发动力弱;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社交需要是高级需要。因此,如果管理者想激励某个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就应该了解各个员工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进而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需要,特别是尽可能地加强对企业员工高层次需要的激励,使其工作状态调整到最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上来。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作为影响人行为的因素。该理论认为,激励因素主要指成就感、认同感和成长、工作富有挑战性、责任重大、在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属于内部动机;而保健因素则主要指监管、人际关系、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安全。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企业要将这两种激励手段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找到激励员工的最佳途径。
  麦克莱兰德的三种需要理论,也叫成就理论。该理论则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成就需要强烈的员工,他们希望给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具有权力需要的员工,他们希望把工作视为获得权力的机会,不断追求出色的业绩;而具有强烈的归属需要的员工,则希望得到企业的容纳,并渴望与成员之间达成良好的沟通与理解。
  2.人力資本理论及其发展。美国人力资本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舒尔茨认为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不仅要考虑有形的物质资本,更有必要考虑人力资本,而且人力资本的投入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80年代中期以后,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规模收益递增和知识的外部性发挥重要作用,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国际差异主要原因是由于是各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
  随着经济学家将人力资本理论“移植嫁接”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财产或产权形式得以确立。企业成为众多独立要素拥有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其中,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同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一样,成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高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本在所有进入企业契约的要素中居于中心地位。
  莱本斯坦(1968)认为高层管理者是通过避免低效率并取得成功的人。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的上升,公司制现代企业实质上成为财产资本和职业经营者知识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杂契约。这就从理论上提供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凭借其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取得剩余所有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依据。
  3.过程激励理论及其发展。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类理论表明,要使员工出现企业期望的行为,须在员工的行为与员工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指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和公平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是洛克于1968年提出来的,他和同事的大量研究发现,对人们的激励大多是通过设置目标来实现的,目标可以引导员工工作方向。目标可使企业员工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工作,以及必须付出多大努力才能完成。明确的目标可以提高绩效,目标相对较困难但又可以实现时,能产生更高的绩效。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地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维克多·弗鲁姆认为个人工作的动机决定期望、功利性和效价,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取决于有多大可能获得奖励,而不是奖励了多少。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斯金纳认为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具有强化作用和驱动作用,为使员工的行为得以继续,必须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强化。按照该理论,变化的、间隔的强化效果在维持某种行为中要比固定的、连续的好。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强化手段的使用,更要在行为的形成过程和结果间进行平衡。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该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公平理论认为,在组织机构中,员工最关注的是奖励措施的公平性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与报酬对等。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按照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的标准制定奖励措施,增加透明度。
  4.“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國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而提出“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表明,营管理人员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依法享有对企业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契约明确界定了各自的责、权、利,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有权、经营权发生分离。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双方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采取相应的行为,而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信息存在不对称问题,因此,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会产生冲突,也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由于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如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等,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危害了委托人的利益,使委托人面对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双重威胁,增加其代理成本。相反,如果委托人不能充分授权给代理人,就会使企业管理者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其关键是要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协调。“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条件”表明,只有在契约的设计上,让代理人承担一部分结果不确定的风险,让代理人成为风险承担者和剩余索取者,才能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三)国内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界和企业界关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日渐拓展,对如何构建全方位的激励理论框架和实践认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张维迎在《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由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理论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试图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权威安排,回答了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选择企业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样的人将成为企业家这样一些问题。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有才能又有财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无财产的人成为“职业经营者”,有财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资本所有者”,既无才能又无财产的人成为“工人”。本书证明,这四种人之间的均衡关系的演变依赖于总人口中能力、个人、财产和风险态度的联合分布。   黄群慧所著的《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一书是一本综合利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系统分析企业家激励约束问题的专著。该书在构造一个关于企业家激励约束问题综合分析模式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激励约束现代企业家的报酬机制、控制机制、声誉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对这些机制产生激励约束作用的理论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了深人探讨,并进一步对转轨经济中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约束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分析。
  刘正周在著作《管理激励》一书中认为,激励约束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他认为激励约束机制应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和行为规划制度。
  基于可操作性方面的考虑,李忠民(1998)根据可观察的现象,把能力划分为四种:一般能力、完成特定意义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相应地,这四种具有相互递进关系的能力综合地存在于人力资本中,根据它们不同的结构分布,形成了人力资本质量和层次上的差异,可划分出四种典型的人力资本类型:一般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平均的知识存量和一般能力水平,如简单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完成通用性工作的能力等低级的复杂劳动能力,比纯粹的体力劳动能力层次要高,社会角色为一般劳动者)、技能型人力资本(具有某项特殊技能,能够完成与之适合或相联系的工作,其社会角色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型人力资本(拥有管理知识与技能,能够在特定条件下,组织协调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配置,其社会角色为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企业家型人力资本(具有在不确定性市场中,构建新生产函数的能力,其社会角色为企业家等)。所谓优质人力资源,就是指具有后三种人力资本的人才,即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魏杰认为,在企业中,“人力资本”专指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当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态存在后,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为了保证人力资本的地位及利益;约束机制则可以防止人力资本侵犯货币资本的利益。激励约束机制包括: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地位和权利的激励,企业文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
  吴敬琏认为,好的经理人员是具有特殊禀赋的人才,他们在市场上属于相对稀缺的资源。为了保持高级經理人员的稳定,驱动他们除了保持一个一般良好的声誉和业绩之外,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不断地为股东博取更大的价值,利用股权激励,给他们带来可能的高收益,分享股东一部分剩余索取权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股权激励就是着眼于未来,把经理人员的可能收益和他对公司未来成绩的贡献联系起来。
  钱颖一认为,市场经济研究激励问题是和研究信息、产权联系在一起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市场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点,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积极性同改革前相比,其变化天翻覆地。通过放权让利,使得人们追求利益,激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产权也好,公司治理结构也好,最终还是为了要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约束机制。激励起一个发动机的作用,约束起一个刹车的作用。在过去的阶段,比较偏颇地强调管理和约束,对于激励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国外在激励理论方面已经形成多学科荟萃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各类组织管理当中。相对而言,我国的激励理论研究缺乏系统集成和理论创新,需要进一步系统总结国内外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及企业特点的激励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较为完善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以适应当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实需要。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周绍朋.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发展展望,2008.12.6
  [2] 张爱卿.当代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经济研究,1995(1)
  [4] 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 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学习网
  [6]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崔志强,山西大学MBA,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副总会计师 山西介休 030000)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战略对标管理方面将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与国际知名建筑企业(国际知名建筑承包商,以下简称国际承包商)“对标”,提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 战略对标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029-02  1995年进入《财富》杂志500强的全球建筑企业有14家,其中分属日本(10家)、法国(3
期刊
编者按:自美国未来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在2011年出版《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保罗·麦基里在2012年4月发表《制造和创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以来,“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作为一次技术革命浪潮,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特征体现在哪些地方?哪些产业将为此次革命提供关键要素和动力?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对应的技术经济范式特征是什么?新技术
期刊
摘 要:当前,从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采购改革实践看,政府采购监管制度的优化成为改革的主要潮流。南宁市政府采购监管正进入由粗到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深入改革阶段。文章针对南宁市政府采购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优化南宁市政府采购监管方式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 监管 预算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72-03  
期刊
摘 要:经过9年多的改革发展,江西省农信社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迎来了高发展、高收益时期。但伴随而来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手段多样,性质恶劣,给银行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信用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作为银行业务的基础环节,会计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会计风险控制越来越多地受到各行社的高度重视。如何化解和防范会计风险成为当前农信社管
期刊
摘 要:选取了山西省的上市公司2009至2011三年间的财务报表,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这样的一些结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增加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公司规模同样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增加。据此,为山西省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本结构 经营绩效 线性回归
期刊
摘 要:在高校中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坚持精细化管理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  關键词:高校 预算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66-02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就
期刊
摘 要:文章肯定了中国旅游出版社为中级导游员考试编写的教材《导游知识专题》)的作用,也分门别类地指出教材存在的问题,希望确保教材传播知识的准确性,体现考证教材的权威性。  关键词:教材 正确 准确 逻辑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13-01  引言  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导游知识专题》的版次是2004年9月第1版,后逐年印刷供
期刊
本文主要采用负离子粉体对棉纤维服装面料进行改性,通过负离子的发生量来评价改性工艺效果。通过改性后,进一步利用负离子面料进行了服装产品的部件设计并制作,同时利用主管评价方法评判了改性后的面料效果。通过研究后发现负离子改性面料具有显著效果。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进行了选择。经过初步实验选择了用于制作负离子面料的原材料、加工方法和负离子测量方法。第一步,确定了负离子面料的测量方法。根据空气负离子测量仪的稳定性,将第三个峰值到第七个峰值这5个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第二步,比较了涂
防护装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持续不断更新,其中头盔作为人们在军事、运动、交通以及工地等领域的主要防护用品起着重要作用。高性能纤维机织物因具有高强高模的结构特性而被用于防护用纺织品的开发。三维机织物由于在其厚度方向拥有纤维束,使其复合材料的抗分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更加优异,在防护领域(如防弹、防暴等)已有广泛应用。对位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可织性好,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均具较高的耐冲击性能,适用于防暴头盔壳体。
  本文以三维经角联锁为织物基本组织结构,分别以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1500D芳纶凯夫拉纤
摘 要:文章强调了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从公司治理的原因视角分析入手,以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为基础框架,对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帮助中小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控五要素 中小企业 大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70-02  近几年中小企业迅速发展,逐渐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