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梅:可能我老了还在做女童保护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年前,海南省万宁某小学6名六年级小学生被校长性侵事件曝光时,孙雪梅在《京华时报》已做了1年社会新闻和2年时政新闻,跑过不少突发事件,也做过调查甚至暗访。
  在接下来的20天里,全国各地又相继曝光了7起女童被性侵事件。“当时真的很愤怒”,孙雪梅回忆。如何保护女童防止性侵害,在全国形成防范机制?她每天和媒体同行们在QQ群、微信群里讨论。这一年的6月1日,她作为主要发起人,和全国各地100名女记者联合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注:该项目两年后升级为专项基金,设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之下)。此时,距海南万宁事件曝光不到一个月。
  “一开始的诱因确实因为愤怒,后来总有人问我,‘那么多人都看到了,为什么你冲出去了?’”
  上小学时,孙雪梅曾亲眼看到女伴被他人以“过家家”为由猥亵,“那时候我觉得不好,但不知道怎么帮她。那场景太清晰了,现在都能完全想出来。”事后女伴没有告诉家长,事情就此无声无息地过去,但孙雪梅心里却一直过不去。
  媒体人做公益有优势,除了公信力,“找各个领域专家是非常便捷的”。孙雪梅的手机里存了很多人的电话,《京华时报》的同事们都知道,要找谁谁谁的号码就去找她。此外,她做过社会调查,“有种专业感在里头”。
  “女童保护”确定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路线,一边做基层的教育普及,一边做顶层的政策推动和制度完善。
  “为什么这么多年(女童保护)没推下去?因为缺乏专业的教案、专业的师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讲。”
  做儿童防性侵教案时,“女童保护”团队咨询了很多心理学和儿童性教育等领域专家的意见,不断在试讲中发现问题调整内容,近半年的时间里反复修改40多次。
  比如早期教案有一个重大的修订。防性侵知识有一个普遍误区,就是告诉孩子“一定要反抗”“高声喊”,但“女童保护”团队在分析诸多性侵案例后发现,在有的场景中,反抗和叫喊会导致施暴者恼羞成怒,或者惊慌失措,进而掐死、闷死孩子。因此,教案作出修订,提出遭遇性侵时分“人多和人少”两种情况,告诉孩子任何情形下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一时激烈反抗而丢掉性命。
  有了教案,还需要专业的讲师。“怎样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性侵?如何保护她们自己又不致对她们造成误导,这个度很难拿捏。”孙雪梅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怎么讲,有可能会影响她们一辈子。”
  为此,“女童保护”对讲师的要求非常高,百分制的考核必须90分以上才算合格,脱稿试讲之后才能给孩子上课。
  在教案推广和讲师培训初期,孙雪梅怀孕了,妊娠反应强烈,每天要吐五六次,怀孕前四个月足足瘦了12斤。“那时候只有我一个讲师,我很着急,总是在赶时间,我想着这个事不能因为我怀孕就停下来,对不对?”有一次她打车去打工子弟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培训新讲师,一下车就先吐,吐完接着上课。
  为了推动儿童防性侵政策和法案的调整,女童保护团队每年两会期间都会发布儿童防性侵教育和性侵儿童案件的调研报告。2014年,女童保护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第一次召开,活动方案也是孙雪梅怀着孕用手机一字一句敲出来的。
  “做这件事如果没有一点执念,真的很难。”在团队里,孙雪梅被公认为“超人”。2015年跳槽到凤凰网公益频道做主编后,工作量大了很多,她一边做公益,一边做媒体,忙得心力交瘁,不亦乐乎。“我确实是挺有毅力的一个人,蛮拼的。”她坦言。
  有人问过她,什么时候去全职做公益。孙雪梅想过,“真舍不得,因为做公益和做媒体都是我喜欢的。” 她为此很感谢两个东家对自己做女童保护的支持,“要不然很难做下去”。
  也不是没有过动摇。孩子出生后,孙雪梅产后发胖,母乳不够,有轻度产后忧郁,“很焦虑也很愧疚,又有执念觉得必须给孩子吃母乳。因为这个,哭了好多场。那个时候就有人说,你干嘛,你现在都这样了,还做什么女童保护?”
  一个父亲的哭泣和悔恨最终令她没有放弃。在凤凰卫视《公益中国》节目现场,她看到一个父亲痛哭流涕。13岁的女儿第一次向他发出求救信号时,父亲劈头盖脸骂了女儿一顿,“说你以为转学那么容易等等之类的话”,女儿后来在学校再次遭到老师性侵。
  “当你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感触,看到那种个案的时候,你会很受不了的。这个孩子没有人教过她,也没有人给家长传递过这方面的知识,就觉得这事必须做下去,不然其实不太安心的。”
  8月中旬,四川宜宾12岁留守女童弃婴事件曝光,那个女孩的惊恐在孙雪梅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一个12岁的孩子,身边没有父母,她完全不知道怀孕是怎么回事,生了孩子她不懂,结果就扔掉了。你去设想那个场景,那个孩子那種恐慌,那种无助感,我想起来都会窒息。”
  4年多时间做下来,“女童保护”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做出“中国第一份对外公开并受到广泛认可的儿童防性侵的教案”之外,与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将施行了18年的嫖宿幼女罪废除,并纳入强奸罪重处。参与推动将儿童性侵受害者的民事诉讼时效延长,为遭遇性侵的儿童和家庭争取到更多的维权时间。
  现在,女童保护在全国有150多个团队、10万多名志愿者、3500多名讲师,在全国28个省份开展儿童防性侵课程,覆盖儿童超过160万人,覆盖家长40多万人。
  “我们没有办法得出一个数据,说因为我们做这个教育减少了多少案件的发生,但是通过我们的评估和回访,看到过成功的案例,上完课孩子跟家长说报警的,也有孩子遭遇性侵危险时逃脱了。”一些家长一开始顾虑“现在跟孩子讲这个会不会太过火”,听完之后满是感激,“说把他们一直想讲但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讲的内容讲清楚了。”
  为了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女童保护团队跟地方的教育局、妇联等合作,培训当地教师。孙雪梅说:“本地的教师团队能迭代地教,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实现本地化和常态化。”
  2016年,江苏徐州把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了教师的绩效考核;江苏淮安把女童保护工作写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出钱推动建立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中心。
  《中国慈善家》杂志采访当天,“女童保护”在湖南常德的教师培训启动。之前一周,湖北荆门的培训也已启动。“绝大多数都是对方联系我们,这个需求特别旺盛。”孙雪梅说。
  最开始时,孙雪梅想着努力三五年,推动教育部把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后,自己就可以放手了,“结果越做,越往里深挖,你就会越发现,需要做的事情越多。”她说,“所以我觉得,可能我老了还在做这个事情。”
  未来,除了继续推进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孙雪梅还希望,保护儿童防性侵的法律法规体系能更加完善,比如要专门设立“性侵儿童罪”,更加细化处罚措施,完善事后救济等措施。
  “有些案例看起来对孩子的身体伤害不大,但是对其心理上的伤害难以估量,但心理辅导的费用却可能没办法获得。” 孙雪梅说,“未来如果涉及到性侵儿童案件中的民事赔偿,建议设定额定的最低赔偿标准,使得受到性侵害的儿童能接受心理治疗,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其他文献
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相比2016年《慈善法》出台后公益圈的热闹程度,2017年圈中可谓无甚大事。只不过徐永光依然很忙,这一年他的名字和观点出现在更多公益圈外人的朋友圈里。  2017年8月,他将自己近年来关于公益市场化和社会企业中国道路的观点编写成一册《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引来学界和社会热议。康晓光撰文《驳“永光谬论”》驳斥其观点偏激,称其否认了人的利他性,颠覆了公益的本质,对行业的
期刊
胡舒立:《财新周刊》社长  胡舒立以探卜中国言论表达的边界而闻名,但很多时候,那些边界只属于她和她的采编团队。她远远走在绝大多数中国媒体的表达界限之外—如走兽与飞鸟同置巨笼,走兽归属于地面,在有限空间内,飞鸟可以多一个维度展羽。  如今,这只“老鸟”已65岁,在传媒行业工作超过30年。2018年1月1日,财新传媒内部邮件公布人事调整通知,胡舒立卸任财新传媒总编辑、《财新周刊》总编辑,由其老搭档王烁
期刊
何享健:美的集团创始人  2017年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公司的评选名单,美的集团作为唯一的中国家电企业再次入围榜单。相较于2016年,美的集团的排名从第481位上升到第450位。  2012年,何享健全身而退,将美的集团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几年下来,“美的集团的事业没有滑坡,(他的)家庭也能够持续幸福,”长期专注家族企业传承治理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说,“
期刊
毕业30余年后,周旭洲与母校的联系愈加紧密。  2017年,周旭洲为武汉大学捐赠3000万元,发起成立武汉大学人才引进基金,用于引进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陈东升、毛振华等数十位校友积极响应,目前基金规模已达2.6亿元。此前,他曾向武汉大学教育基金捐赠2000万元,数次为学校和院系的学术活动进行捐赠。  周旭洲是宇业集团董事局主席,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此后他入仕、下海,激情年代里熏染的家國情怀经
期刊
陈行甲:深圳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陈行甲在很多场合都称自己是公益新兵。一年时间,捷报初传。  2017年12月28日,“联爱工程”儿童癌症综合控制项目在广东省河源市举办启动仪式。下一步,“联爱工程”将逐步推广到不同地区和疾病领域,逐步实现对儿童癌症的综合控制。  这是陈行甲和他的公益合伙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刘正琛所做的关于大病救助的社会实验,“联爱工程”
期刊
马蔚华: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壹基金理事长  2017年,是马蔚华为“公益金融”奔走努力的一年。  他以诸多身份在演讲中、课堂上、采访里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这一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且以实际行动推动其发展—开办相关课程,构建知识体系,带队出国考察,筹办主题论坛……加入公益界3年的“马行长”在遭遇最初的冲击之后,以他一如既往的韧劲儿与前瞻性找到了结合自己各方优势的最佳位置—公益金融先行者。  2014
期刊
刘强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7年2月28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携夫人章泽天回到老家江苏省宿迁市,两人宣布,将向宿迁市捐赠逾1亿元,用于当地的教育、文化、养老及扶弱帮贫等公益事业。章泽天还将自己的母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引入宿迁,建立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宿迁学校。4月,刘强东向中国传媒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京东新闻奖学金”,支持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国际传播项目及科研创新
期刊
这天,蒋锡培要应付四拨儿访客,作为远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政商方面的客人他要亲自接待。他的同事告诉《中国慈善家》:“主席平日时间也是安排得这样紧。”  《中国慈善家》记者等候在他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并不大,陈设朴素简单,跟“电缆大王”这样的名头不太相称。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置着电脑、书本、企业项目方案等。靠墙一面柜式书架,满满摆着一排照片,除了领导人像,还有家人、亲友合影,泛着家常人情味。进
期刊
新任擎旗者艾路明没有以劈波斩浪的夸张姿态亮相,他视阿拉善SEE为自己内心深处的责任,未来3年,扶稳手中这面旗,是他的第一要务。  艾路明接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旗,双手紧握旗杆。会场欢声雷动。  这是阿拉善SEE第六任与第七任会长交接仪式。上一次会长竞选,艾路明没有当选会长,在“第一副会长”任期上准备两年后,今年再度参选。大会主持人宣布选举结果时,现场的掌声与呐喊声证明,艾路明接任会长是众望所归
期刊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致知及其要点:知天地、知命、知性、明德、明道、明教、知人、知物。如何达到知?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