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改良式输卵管线形切开术的应用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式输卵管线形切开术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641例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下改良式输卵管线形切开术的治疗效果.结果:641例腹腔镜手术成功.术中出血(36.58±2.08)ml,手术时间(61.66±18.54)min,住院天数(4.6±0.26)d,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0.94%,输卵管通畅率90.9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式输卵管线形切开术不但达到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还具有手术简单、创面止血快、术中出血少、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低、输卵管通畅率高、妊娠率高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36例陈旧性颌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VTO、模型外科及定位猞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应用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纱布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结果:14例全部成功止血,保留了子宫,治愈率达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DEX)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腰硬联合麻醉前,DEX组经静脉输注DEX 0.5μg/kg,然后持续泵注(输注速率为0,2 ~0.4 μg·kg-1·h-1),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4~5分,SpO2≥95%.对照组持续输注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给药前即刻(T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或腹腔镜治疗纵隔子宫的效果.方法:对66例子宫纵隔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结果:经过宫腔镜对纵隔子宫进行整形后,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83.87%下
目的:探讨颅内前颞部皮样囊肿伴皮肤窦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在我科治疗的2例颅内前颞部皮样囊肿伴皮肤窦道患者的病史,临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病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生后半小时内与母体接触,按需哺乳,纯母乳喂养.观察组母乳喂养外出生后2h始服酪酸梭菌活菌散500 mg/次,2次/d,口服,连用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峰浓度、黄疸持续时间及排胎粪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
股骨头坏死(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INFH)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供破坏、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股骨头
近年来,随着术中影像导航技术的提高,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脊柱后路内固定准确性、安全性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术中的影像导航技术难以做到病变及其周围的功能性定位,术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片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坎地沙坦酯片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组)40例.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x2 =25.35,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
作者进行了一项关于178例Scarf截骨术的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44.9个月(15~83个月).临床评价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前足评分标准制定.通过负重的X线片测量角度与评估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