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有一次,大思想家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牛赶进圈,可是,牛就是不进圈,于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儿子在后面吃力地推,父子二人累得筋疲力尽也没能把牛赶进圈。他家的女仆见此情景,就拔了一把草,轻易地把牛引进了圈。
一把草,一把青青的草,在女仆手中,散发出充满智慧的淡淡清香。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手中随时都准备着这样一把“草”,那该有多好啊!鲜嫩,带着泥土之芳香的草儿,握在手中,即便是再野的、再倔的“牛儿”,也会欢欢喜喜地在你的带领下走进知识之“圈”、智慧之“圈”。
草儿,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里
乡村三月,春风微微地吹,吹暖了空气,催醒了青蛙,在温暖的阳光下,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摇着尾巴在水草间自由地穿梭,开始了这个季节里又一个找妈妈的故事。我所教的这班孩子,正是对啥都感到好奇的年龄,尤其是那几个特淘的小男孩,中午回去吃饭、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偷偷摸摸地蹲在小河边,趴在野溪畔,甚至还忍不住卷起裤管,脱去鞋袜,没进小沟渠里看蝌蚪、逗蝌蚪、捉蝌蚪,笑着、闹着,比谁逮的多,比谁逮的大……时间就这样随着蝌蚪尾巴的摇摆悄悄地溜走。尔后,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匆忙往家赶,或者飞一般地奔向学校。
目睹着他们的那份匆匆,身为班主任的我想到了安全、贪玩、危险、作业……有一丝生气,更多的是一份似曾相识的童年记忆,那一丝山野之趣,似乎还带着水草叶片间的清新。
于是,放学的前夕,我让每个孩子明天都带上一个小小的容器——可以是盆,也可以是小碗,或是小可乐瓶。
第二天的早读课,我们带上这些盆盆罐罐,飞奔在长满野草野花的田埂上,来到沟渠,来到溪畔,来到水草茂密的河边,张望着,寻找着,欣喜地叫着,欢快地捉着,滑溜溜的蝌蚪在手上摩挲,凉凉的。因有数量限制——每人最多三只,许多孩子都是故意捉了,放了,再捉,再放,在重复玩乐中品味着那份开心!带着这些黑色的春的精灵,我们美滋滋地归来,集中喂养了二十只,放在从科学老师那里借来的鱼缸里,其余的各自散养。集中喂养的蝌蚪由那几个特淘的小男生负责:找水草、备水换水、观察、记录……以后的每个晨会课,都要听听他们的“工作汇报”。
一天,一天,又一天。就在我们满心巴望着由蝌蚪变青蛙的那份期待里,最后长出的却是一个一个的小癞蛤蟆!原来,春天里的第一批蝌蚪,更多的是癞蛤蟆妈妈的宝贝!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我和孩子们又知道了一个自然的小秘密:不是所有小蝌蚪的妈妈都是身穿绿衣裳的青蛙呀!
草儿,在毛绒团的缠缠绕绕间
雅,一个文静得有几分腼腆的小姑娘。在近段时间里,总是有老师向我反映,她上课走神儿,作业完成得相当不理想……而且叫到面前询问,她只是微红着脸,把头垂得很低很低。我怀揣着好奇和纳闷,小心地留意着这个小姑娘。
那是一堂语文课,我正惬意地沉浸在孩子们对未来水上飞机的畅想中,稀里哗啦的几声,只见好几个毛线团纷纷从一个塑料袋里滚落,散在课桌的下面,紧接着还掉下了几根绕着线的针。雅手忙脚乱地弯下腰拾着,小脸红得像个苹果。我又好气,又好笑。走近,拾起地上的最后一个线团,递给她,教室里已是嬉笑声一片,几个男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我憋住笑瞪了他们一眼。
原来,这个小女生在这个端午的前夕爱上了编织,正在偷偷地织放粽子、放鸡蛋鸭蛋的网兜呢!这个小小的网兜,有着那么多的色彩:红的、黄的、紫的……真漂亮呀!这是一个多么心细的孩子呀!学生真会察言观色,他们见我没有生气,纷纷嚷开了,“这是网兜。”“李严也有呢。”“陈翔不也编了嘛。”……我笑着拿起这个还没编好的兜,举起,说道:“我知道这叫网兜,是为端午节而精心制作的,用处可大呢……可能还有不少同学有,但我猜,不一定有这么漂亮,小时候我也编过,不过,现在忘了……雅,好好准备一下,列个材料表,大家都备齐所需要的材料,后天的综合实践课我们都来编一编,你教我们,好吗?”雅笑了,舔着唇,低下了头。
那一节综合实践课,我们忙碌着,欢笑着。讲台是属于雅的,她那羞涩的言语、动作里掩饰不住内心里溢出的欣喜与骄傲。在她的教授下,我们学会了编织。在我们虚心的求教中,相信她也体味到了“老师”“学生”的角色内涵。
草儿,在传递话筒的那份小心翼翼里
每次上完体育课,体育老师总是不太高兴,因为我们班总是会有小女生请假。尤其是甜和静静,总是喜欢找借口,不是肚子疼,就是头不舒服,即使上了,状态也不是很好,撅着个嘴,瞪着两个眼,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这两个惹人愁的娇孩子!
无奈之下,我从电教室借来了一个话筒,巧借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她们以漂亮小记者的身份真实地去采访每一个上体育课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体育成绩突出、课堂表现出色的女孩子,聆听她们的“实话实说”,尔后,就采访结果进行汇编,写采访感想。
在她们对采访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统计中,她俩切实地感受到:原来体育课并不是那么可怕,奔跑中有骄傲,有自信,有劲头;投篮里有进筐的喜悦,自豪,更不用说游戏时间了……
渐渐地,她们淡化了恐惧。在体育老师的鼓励与照顾下,在同伴的友好支持下,她们在信任与期待中变得勇敢。
草,长在泥土里,沐浴山野之风露,愈发茁壮!
草,生在阳光下,肆意地吸收太阳的恩泽,更加健康!
让爱长成草!让教育的光辉把每一个孩子照耀!
一把草,一把青青的草,在女仆手中,散发出充满智慧的淡淡清香。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手中随时都准备着这样一把“草”,那该有多好啊!鲜嫩,带着泥土之芳香的草儿,握在手中,即便是再野的、再倔的“牛儿”,也会欢欢喜喜地在你的带领下走进知识之“圈”、智慧之“圈”。
草儿,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里
乡村三月,春风微微地吹,吹暖了空气,催醒了青蛙,在温暖的阳光下,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摇着尾巴在水草间自由地穿梭,开始了这个季节里又一个找妈妈的故事。我所教的这班孩子,正是对啥都感到好奇的年龄,尤其是那几个特淘的小男孩,中午回去吃饭、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偷偷摸摸地蹲在小河边,趴在野溪畔,甚至还忍不住卷起裤管,脱去鞋袜,没进小沟渠里看蝌蚪、逗蝌蚪、捉蝌蚪,笑着、闹着,比谁逮的多,比谁逮的大……时间就这样随着蝌蚪尾巴的摇摆悄悄地溜走。尔后,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匆忙往家赶,或者飞一般地奔向学校。
目睹着他们的那份匆匆,身为班主任的我想到了安全、贪玩、危险、作业……有一丝生气,更多的是一份似曾相识的童年记忆,那一丝山野之趣,似乎还带着水草叶片间的清新。
于是,放学的前夕,我让每个孩子明天都带上一个小小的容器——可以是盆,也可以是小碗,或是小可乐瓶。
第二天的早读课,我们带上这些盆盆罐罐,飞奔在长满野草野花的田埂上,来到沟渠,来到溪畔,来到水草茂密的河边,张望着,寻找着,欣喜地叫着,欢快地捉着,滑溜溜的蝌蚪在手上摩挲,凉凉的。因有数量限制——每人最多三只,许多孩子都是故意捉了,放了,再捉,再放,在重复玩乐中品味着那份开心!带着这些黑色的春的精灵,我们美滋滋地归来,集中喂养了二十只,放在从科学老师那里借来的鱼缸里,其余的各自散养。集中喂养的蝌蚪由那几个特淘的小男生负责:找水草、备水换水、观察、记录……以后的每个晨会课,都要听听他们的“工作汇报”。
一天,一天,又一天。就在我们满心巴望着由蝌蚪变青蛙的那份期待里,最后长出的却是一个一个的小癞蛤蟆!原来,春天里的第一批蝌蚪,更多的是癞蛤蟆妈妈的宝贝!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我和孩子们又知道了一个自然的小秘密:不是所有小蝌蚪的妈妈都是身穿绿衣裳的青蛙呀!
草儿,在毛绒团的缠缠绕绕间
雅,一个文静得有几分腼腆的小姑娘。在近段时间里,总是有老师向我反映,她上课走神儿,作业完成得相当不理想……而且叫到面前询问,她只是微红着脸,把头垂得很低很低。我怀揣着好奇和纳闷,小心地留意着这个小姑娘。
那是一堂语文课,我正惬意地沉浸在孩子们对未来水上飞机的畅想中,稀里哗啦的几声,只见好几个毛线团纷纷从一个塑料袋里滚落,散在课桌的下面,紧接着还掉下了几根绕着线的针。雅手忙脚乱地弯下腰拾着,小脸红得像个苹果。我又好气,又好笑。走近,拾起地上的最后一个线团,递给她,教室里已是嬉笑声一片,几个男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我憋住笑瞪了他们一眼。
原来,这个小女生在这个端午的前夕爱上了编织,正在偷偷地织放粽子、放鸡蛋鸭蛋的网兜呢!这个小小的网兜,有着那么多的色彩:红的、黄的、紫的……真漂亮呀!这是一个多么心细的孩子呀!学生真会察言观色,他们见我没有生气,纷纷嚷开了,“这是网兜。”“李严也有呢。”“陈翔不也编了嘛。”……我笑着拿起这个还没编好的兜,举起,说道:“我知道这叫网兜,是为端午节而精心制作的,用处可大呢……可能还有不少同学有,但我猜,不一定有这么漂亮,小时候我也编过,不过,现在忘了……雅,好好准备一下,列个材料表,大家都备齐所需要的材料,后天的综合实践课我们都来编一编,你教我们,好吗?”雅笑了,舔着唇,低下了头。
那一节综合实践课,我们忙碌着,欢笑着。讲台是属于雅的,她那羞涩的言语、动作里掩饰不住内心里溢出的欣喜与骄傲。在她的教授下,我们学会了编织。在我们虚心的求教中,相信她也体味到了“老师”“学生”的角色内涵。
草儿,在传递话筒的那份小心翼翼里
每次上完体育课,体育老师总是不太高兴,因为我们班总是会有小女生请假。尤其是甜和静静,总是喜欢找借口,不是肚子疼,就是头不舒服,即使上了,状态也不是很好,撅着个嘴,瞪着两个眼,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这两个惹人愁的娇孩子!
无奈之下,我从电教室借来了一个话筒,巧借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她们以漂亮小记者的身份真实地去采访每一个上体育课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体育成绩突出、课堂表现出色的女孩子,聆听她们的“实话实说”,尔后,就采访结果进行汇编,写采访感想。
在她们对采访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统计中,她俩切实地感受到:原来体育课并不是那么可怕,奔跑中有骄傲,有自信,有劲头;投篮里有进筐的喜悦,自豪,更不用说游戏时间了……
渐渐地,她们淡化了恐惧。在体育老师的鼓励与照顾下,在同伴的友好支持下,她们在信任与期待中变得勇敢。
草,长在泥土里,沐浴山野之风露,愈发茁壮!
草,生在阳光下,肆意地吸收太阳的恩泽,更加健康!
让爱长成草!让教育的光辉把每一个孩子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