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输液室针刺伤发生原因及对策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在临床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输液时要求护士操作熟练、动作迅速,输液室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极易发生针刺伤,而门诊的病人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特别是现在我国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兹病等血性传染病也在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之下,护理人员如被污染过的针头刺伤,无疑是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了解输液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减少业伤害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72-01
  1.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1.1 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的教育中缺乏职业防护课,从业后缓慢形成的职业防护意识太模糊,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有的护士认为针刺伤几率很小,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存在侥幸心理。伤后经消毒处理后不包扎或不贴创口贴,并不意识到这样暴露伤口再进行其他操作时增加感染的机会。临床上部分护理人员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在伤后的处理方式的调查中,有98%的护士伤后会进行伤口的初步处理,如将血挤出,冲洗、用消毒剂消毒等。针刺伤几乎发生在操作全过程,所以全程防护是有必要的。
  1.2 护理操作行为不规范:护士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未严格遵守程序、技术不熟练是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因素之一。在进行何种操作受伤最多的调查中,处理拔针后的输液器被刺伤最多,占65%;其次是加药时被加药针头刺伤,占27%;还有8%是因进针时病人不合作被刺伤的。42%的针刺伤是在心情急躁或紧张时发生的,74%的针刺伤是在工作紧急或繁忙时发生。另外,徒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也是造成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1.3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我国临床一线护士存在严重缺编现象。输液室护士日夜不停的工作,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常常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头昏眼花,而多数人在超负荷状态下应激反应能力往往较差,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 据分析,针刺伤多发生在工作繁忙时候,如在上午输液高峰时和中午护士值班人少时,因这时期或因病人较多,或因护士人手少,而此时又是部分病人己输液完需要拔针的时间,护士往往拔完一个病人的针后不能及时处理好输液器又要给另一个病人拔针,造成最后集中处理这些病人过的输液器时被刺伤.另外值夜班、工作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年轻没有经验等因素也引起。
  1.4 处理用过的输液器程序过于复杂:现在大多数医院都使用锐器盒来收集污染针头,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使用锐器盒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使护理人员和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不受针头刺伤。但同时就会增加刺伤的机会,护士要分离针头并把针头放进一个开口并不大的锐器盒中,又增加了被刺伤的机会。
  1.5 输液室特殊的环境因素:输液室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绝大多数患者属于各种注射途径给药的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等,发生注射针刺伤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而且患者治疗结束后即离院,流动性很大。来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包括我院门诊各科室的患者,小至婴儿,大至长寿老人。梅毒、艾滋病等性病患者,因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病情。这些患者对医务工作者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输液室护士有效处理针刺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输液室应对护士尤其是对新上岗的护士定期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使她们充分认识、重视针刺伤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强急救基本技能训练,严格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品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医院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落实标准预防,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2.2 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针刺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注射器使用后原则上不允许套回护针帽,在别无选择时必须单手操作,绝对禁止双手操作。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式滴管上,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养成用钳子取污染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以减少接触锐器的机会。在打开玻璃安瓿时用棉球或纱布垫于安瓿与手指之间,用力均匀适当,以防刺伤手指。操作后要自己整理用物,以免他人在清理用物时被刺。
  2.3 加强心理防护:根据临床工作时段及劳动强度的不同进行人员调配,在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时,适当增加人力、物力、实行弹性排班,尤其是夜班工作,防止疲劳、工作忙乱而发生针刺伤。
  2.4 改善锐器处理方法:使用锐器收集箱可以减少这个时间窗从而减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机会。锐器收集箱由耐刺、防水的塑料制成,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硬质容器有大小之分,分别放置于治疗台、治疗车一角等治疗区附近,只要接触过病人的利器,立即投入锐器盒箱,至四分之三满时停止使用,及时清理,从而减少护士工作中受伤感染机会。
  2.5提高针刺伤后的处理意识。伤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伤口,伤口进行包扎,必要时带手套操作,抽血检测,进行主动免疫接种治疗。
  2.6弹性排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保证高峰期的人力资源。减少由于护理人手不足,造成护士不遵守操作规程、慌张、图省事而违规操作,增加针刺伤的发生率。
  3 小结
  人为因素是导致门诊护士针刺伤的重要原因,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可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特别是在输液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接触的患者较多,病种较多且复杂,有些尚未明确诊断,可能携带病毒。医院管理部门和广大护士应高度重视,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提高护士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减少针刺伤和职业性感染,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应对措施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20期
  [2] 王桂书;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12期
其他文献
摘要:食物的颜色能直接影响人们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的判断,食品中的营养素的种类和营养成分的多少又与原料自身的色泽有密切的关系,食物拥有天然的色彩,足以帮助我们的健康。  关键词:食物;颜色;营养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65-01  五彩缤纷是大自然展示自己的方式,颜色是外在表象,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解读食物内在健康信息。食物色素本身就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60-0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皮质和骨小梁变薄变小,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并发症包括骨折(主要有椎体骨折,髋骨骨折和前臂骨折)、骨畸形和慢性疼痛,而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通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61-01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特点是: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无菌要求非常高。实习生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所以选择好的学习、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室作为护生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科室,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生的带教质量,在带教工作中怎样与护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以及调动护生发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颈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糖尿病颈痈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头孢氨苄胶囊,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全部120例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根据门诊西药房受到的患者投诉及登记在册的调剂差错,分析门诊西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改善服务态度,开展用药咨询,加强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防止药品调配差错,使门诊西药房工作制度不断的健全、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门诊药房;质量管理;药学服务  Keywords: Outpatient Pharmacy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肠镜检查中清洁肠道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了解哪个作用更好。方法 把9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口服洗肠液,一组用结肠灌注治疗仪。结果 对照组中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3例;心慌1例;实验室检查异常2例。观察组中仅1例出现腹胀。结论 结肠灌注治疗仪为肠镜检查中清洁肠道的一种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肠灌注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中图分类号:R768 文献标识码:C
期刊
摘要:剖析了患者情绪调整护理与影响,分析了实施手术前的配合处理、手术前相关物品准备和麻醉后观察跟踪,研究与分析了麻醉状态下的护理和配合处理方法措施,并给出了手术后相关护理配合。  关键词:心血管病;抑郁症;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67-02  每一个成功的手术并不是主刀医生一个人功劳,它是包括主刀医生在内的所有医疗和护理人员
期刊
摘要:目的 介绍口腔PH值与口腔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以2009年9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口腔癌术后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分别采用1%聚烯吡酮碘液及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结果:治疗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出现不良表现的几率大大降低(P0.05)。  1.2方法:方法治疗组使用1%聚烯吡酮碘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
期刊
【摘要】由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国内的快速普及应用,使以前手工操作带来的试验方法的繁杂、误差偏大、重复性差、试剂用量大成本高等不足得到很大的改善;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对环境和操作者本身造成的危害小,结果快速准确以及生化成本相应偏低,由于以上特点突出,近几年其他方法的检验项目(如放免、特种蛋白仪、ELISA方法、血浆电泳、专用项目仪器等)有快速往生化分析仪上转移检测的倾向。  【关键词】生化检验;生化特殊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真正感受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826.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70-01  1.热情接待患者: 首先我们自己要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把情绪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