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在高糖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糖量是决定和影响花生食用品质和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蔗糖含量占成熟花生籽仁总糖量的90%以上,建立蔗糖含量的高效检测技术,有助于加快高蔗糖甜味食用型花生品种培育进程.本研究利用蔗糖含量差异显著的185份花生材料,利用近红外仪(波长范围1100~2500 nm),配合小样品杯,扫描和采集自然干燥籽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液相色谱(HPLC)结合标准曲线法测定试验材料的蔗糖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构建了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62,均方差为0.383.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和化学值的决定系数达0.947,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蔗糖含量,可以高效地测定杂交早期世代的单株花生蔗糖含量.利用该模型在“吉花02-1-4×中花26”杂交后代中发掘出6份含糖量7%以上、油酸78%以上、含油量48%以下,且农艺性状优良的食用花生新品系.
其他文献
本文报导了对5109名出国劳务人员疾病监测体检结果,检出传染病及检查指标异常者534人,非传染病468人。未发现检疫传染病与监测传染病。为保证出国劳务队伍的健康素质,对HBsAg阳
  本文采用非水相生物转化技术进行葛根素糖基化衍生物的研究。从已建立的耐有机溶剂菌库出发筛选得到一株可能糖基化葛根素的菌株3th QAl-2。通过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DN
会议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认识了诗人曾卓,虽然他曾是“胡风骨干分子”,但我们却成了忘年交。他曾送我一张年轻时的照片,背后写了几行字:“他当时凝望着前面,他不知道——决没有想到,
11月25日,“外交学院论坛”迎来了2004年的最后一位客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先生。他应邀在外交学院发表了题为“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主题演
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于蔡元培、陈独秀等著名人士;他曾留学美、德、法三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他担任国民政府山东省教育厅厅长14年,为发展山
针对复杂接触环境下机器人柔顺装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受力信息精准获取与改进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柔顺装配方法.在对机器人末端力传感器进行零点补偿及负载重力补偿
流道数量及其布置形式对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通过改变流道数量以及布置形式提高SOFC的实用性.根据SOFC的工作原理,
食用型花生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花生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花生遗传改良中缺乏与食用品质相关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限制了食用花生育种进展.本研究建立了80%乙醇
宏观经济有可能已经提前见底,在投资机会方面,把握经济见底与政策超预期所带来的金融、地产以及部分投资品行业的估值水平回升机会,同时关注主题,性投资机会。 The macroeco
据生物谷(2013年3月20日)报道,《循环》杂志刊登的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的研究者指出,遵循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7条降低心脏病风险的步骤,或有助于抑制个体肿瘤的发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