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益广告以其倡导的合理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新生途径。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适时引入公益广告,有助于学生达到知、行、意的和谐共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体来讲,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公益广告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突破重点时,运用公益广告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组织探究时,运用公益广告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课堂小结时,运用公益广告促进学生健全认知,推动学生知识能力的习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美好情感的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公益广告;思想道德;高中政治教学
  公益广告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以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等特点,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公益理想、气质和精神追求,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此,公益广告以其倡导的合理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新生途径。公益广告借助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伦理道德观念,达到知、行、意的道德和谐共生,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一、导入新课运用公益广告——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而为全面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公益广告受公众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制约,传播的内容不仅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而且形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报纸、期刊、电视台、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广泛发布的公益广告,以其直观生动的视觉形象、表达鲜明的听觉意象,将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方式巧妙结合,巧妙架设学科知识与反映生活现象,搭建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桥梁,在课堂开始就能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框节时,笔者引用了公益广告《元宵节央视公益广告灯谜篇》的内容:
  月亮圆圆天上摆,巷里花灯游人猜。曲径虫鸣牡丹开,岷山远游住人外。一义贯成并日月,百姓饭足言皆彩。眉下心头田出垄,天上斗转且以待。山聚眉峰思无邪,大江东去润高台。独受易友玉关情,令公为尊畅饮怀。城西欲语淮阴侯,喜上羊羊取发钗。家家户户团圆歌,年年岁岁幸福来!
  教师设问:这首灯谜童谣,你们能够猜出谜底吗?
  这首灯谜童谣用朗朗上口的谜面设计,开启了“萌宝+洗脑+烧脑”的猜谜模式,在扎灯笼、画灯笼、挂灯笼的过程中,穿插了吃元宵、捏糖人、串门子等我国元宵节传统习俗,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中思考谜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当这些谜面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为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参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公益广告《保护遗留古迹,守护传统文化》导入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利用公益广告《文明是一种力量》导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点,利用公益广告《保持水土珍爱家园》导入事物运动和发展规律,利用公益广告《走基层》导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利用公益广告《杀手之家》导入联系的观点等。这些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于一体的公益广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公益广告和学科知识的完美交融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为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1]。
  二、突破重点时运用公益广告——思维互动、事半功倍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活经验,这要求教师,一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学生实际、研读学科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三维目标,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的原则,恰当采取答疑解惑、循循善诱等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公益广告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充分表达了对人性价值、人格尊严和人生意义的关注与思考,这种人文关怀精神净化了青少年的道德精神家园,有利于解决青少年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而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这些题材、内容多层次,角度多维性的公益广告,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把蕴含其中的社会公德、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信息自觉纳入青少年自己的认知系统中,从而不断影响其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框节时,笔者引用了公益广告《我是谁》的内容: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你在一起。
  教师设问: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共产党人应该怎样当好人民公仆、时代先锋?
  这段温暖朴实的公益广告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既有离开教室最晚的大学生,清晨开工最早的清洁工,又有手术台前的医生,暴风雨中坚守到最后的警察等,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有效地将深奥晦涩的原理转化为真实感人的生活道理,让公益广告释放强烈的价值色彩。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公益广告“学雷锋系列”之《邓前堆篇》《郭文标篇》讲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用公益广告《好人就在身边》讲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用公益广告《数据恢复中》讲解传统文化的继承,用公益广告《选择低碳绿色生活》《绿色旅行指南》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利用公益广告《保护江豚》讲解联系的观点,利用公益广告《人人皆可成才》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等,通过以公益广告为载体的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达成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组织探究时运用公益广告——合作探究、集思广益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生活性为一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现基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人机互动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公益广告取材于当代社会,以独特的创意、深刻的内涵、丰富的表现力,针对时代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公益宣传,如保护生态、爱护地球、优生优育、崇尚科学、爱国主义等,这有利于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和知识共鸣,从而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倡导社会新风尚,激发爱国热情,规劝警示公众的公益广告创设学习情境,符合青少年的道德接受规律和心理接受规律,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通过思维互补、能力互补,促成道德观念的内化,使公益广告的道德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框节时,笔者播放了公益广告《食品安全一生相伴》:
  科学培育,为了这一刻的期盼;安全生产,为了这一刻的信赖;精心检测,为了这一刻的放心;诚信经营,为了这一刻的成功;严格监管,为了这一刻的美满。大家的幸福,共同的责任。食品安全,一生相伴。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我国应该如何治理食品安全卫生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深深刺痛了民众的神经。这段公益广告涉及食品的生产、销售、检测、消费等各个环节,从而构建起完整的食品生产链条,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学道理。教师利用这段直观形象的公益广告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在思维激荡和思维交锋过程中能够实现知识互补、思维互补,有助于其从政府的有效监管、企业的诚信经营、消费者的依法维权等方面突破知识障碍。学科知识蕴含于生活主题中,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師还可以利用公益广告《那一刻,你因勇敢而美丽》探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利用公益广告《节约无小事》探究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利用“扬正气,促和谐”全国优秀廉政公益广告《12388》探究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教师把这些公益广告引入课堂合作探究环节,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课堂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四、课堂小结时运用公益广告——健全认知、拓展提高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精美的导入、妙趣横生的讲授、整洁漂亮的板书和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也要有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情感是教学魅力形成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自己的情感,在结课时以“情”为纽带,触动学生心灵、点燃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巩固、深化所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真谛,升华情感,产生共鸣。公益广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美德相承接,具有丰富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启发性,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自觉把道德认识提升为道德实践行动。公益广告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载体,是传播和推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佳途径。它借助广告的传统形式,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健康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主张,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与自然的互爱共存,人与家庭的和谐相处,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2]。
  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单元,笔者在结束新课时引用了公益广告《非物质文化遗产——倒计时篇》的内容:
  皮影戏有9个流派面临失传。国家级水晶雕刻传承人不足8人。古琴斫琴师仅存7位名家。精通户撒刀锻造的工匠不到6人。中药炮制技术国家级传承人已不足5人。宣纸刺绣大师不足4人。花丝镶嵌国家级传承人少于3人。青田石雕2种技法濒临失传。勉萨派唐卡绘画传承大师仅剩1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传承文化之美。
  教师设问:(1)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请你就如何推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通过观看这段公益广告,学生能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加深对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了解,通过解决这两道探究问题,能够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等知识有机融合。公益广告将青少年的无意识注意力吸引到主题内容上,使青少年在感官体验、互动参与中接受公益广告传播的真善美的伦理精神,最终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构建。再比如,教师利用公益广告《低碳生活请多选择绿色出行》作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内容的结课,利用公益广告《Family》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知识点的结课,利用《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篇》《请握住父母的手》等作为传统文化继承内容的结课,利用公益广告《真诚沟通——音乐给我翅膀》作为人生价值实现这部分内容的结课等。这些富含生活哲理的公益广告充分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之情,能够从知识层面和道德层面对青少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可见,这些或直言相告、启迪心智,或妙喻惊人、针砭时弊,或措辞警策、发人深思,或画龙点睛、让人茅塞顿开的公益广告,无不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透彻地剖析事理,与生硬的、枯燥的道德说教相比,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习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美好情感的提升,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全社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公益广告具备的思想道德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付诸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20-23.
  [2]崔跃,李大为.国内公益广告的伦理道德传承[J].发展,2009(1):115-116.
其他文献
日前,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进入候选人集中公示阶段,各媒体集中刊登候选人的事迹。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刻写下我们时代的凡人善举,也彰显着推动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南宁市盲聋哑学校为例,结合本校特点和条件,针对聋生的特殊
现场施工管理成为建筑安装企业管理的重申之重.下面就从施工管理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施工阶段的组织和管理谈起怎么才能搞好现场施工管理.
【摘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无非是要解决作文素材的积累以及作文技法的融通问题。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十分关注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打通校内外壁障,积极指导小学生树立自觉的语文学习专业意识,打通课内外阅读壁垒,提升阅读品质。有字之书、无字之书结合成天地大书,学生读好它,才能真正把握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断书写锦绣文章。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内容;阅读品质  一、充分的生活练就作文妙手
1~4期晋级选手强强PK,谁将成为第一位千元现金得主?让我们拭目以待。总决赛第一场题目:以'味道'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参赛选手张劲羽重庆南开中学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飞速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业对公路的运营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难以负荷的交通运输量及大型化车辆的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质量面临着严峻
结合大雅河3号特大桥钴孔桩施工实际情况,针对岩溶施工地区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各种易出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外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做参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巨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一个优质的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具有先进质量管理的结果,本文就施工企业
音乐与数学密切相关,然而,如果我问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有几人能回答?探讨数学与音乐的关系自古就有,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认为宇宙是由声音与数字组成的。又如莱布尼兹认为,音乐的基础是数学。我认为,音乐是形象化的数学,数学是抽象化的音乐。老毕与老莱生活在遥远的过去,他们对现代数学与音乐的发展自然是无法想象的,我敢说他们俩谁也没听过MP3之类的东西,怎知今天的数学与音乐是如何的血肉相连?  生活在今
期刊
【摘要】从发表年份、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和研究主题五个维度,对国内课堂教学设计呈现样式研究进行分类和编码、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设计呈现样式主要有卡片式、表格式、电子式、图示式、板块式。这些呈现样式各有其表现形态和教学功能。当前的研究较为关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样式。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也反映着以下问题:论文发表量总体偏低,增长趋势起伏不定;研究缺乏学习科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