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因;伴随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学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办学财务风险也大大增多。学院领导对内部审计高度重视,并对我院内部审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能够在学院办学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我院内部审计部门是如何参与财务风险管理。学院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识别、评估、应对、防范和监控是在其它部门所进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四个方面。
[关键词] 内部审计;必要性;对象;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办学财务风险,评价和改善学院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逐步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内部审计在学院财务风险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如下简要分析。
1.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因
1.1学院面临的办学财务风险日益增大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学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办学的财务风险也大大增多。办学财务风险包括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两个部分。外部财务风险是指外部环境对学院目标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例如大学扩招及用人单位错误的用人观对职业教育办学的影响;内部财务风险是指内部环境对学院财务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学院办学结构的缺陷、学院经营活动的特点、学院资产结构的性质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因此,减少学院面临的办学财务风险是学院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院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是学院的管理咨询师。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学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1.2学院对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学院领导对内部审计高度重视,并对我院内部审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的内容要从传统的内部财务检查上扩展,要更关注学院的财务风险治理机制。要分析、确认、揭示和防范要害性的办学财务风险。内部审计的目标应由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些发展将会使内部审计在学院财务风险管理中成为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学院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1.3内部审计能够在学院办学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1.3.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财务风险,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各部门,这使得它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治理财务风险,能从学院的利益和实际出发,清醒地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建议。
1.3.2控制、指导学院的财务风险策略,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使它可以凭着其对学院各部门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财务风险治理过程进行治理和协调,促进被审计部门经营和管理的改善。通过对学院长期计划与短期目标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协助学院领导调控、指导学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3.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各部门的重视,由于我院内部审计部门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财务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作为学院领导的处理办学财务风险的依据,这会加强其它各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2.我院内部审计部门是如何参与财务风险管理
学院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在其它部门所进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四个方面:
2.1识别财务风险
识别财务风险实质上是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研究,收集、整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并对学院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财务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财务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学院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财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原有的已识别财务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即学院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财务风险。
2.2评估财务风险
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估计已有财务风险的大小,找出主要的财务风险源,并评价财务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财务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定量分析方法是对已被识别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估计,通过公式:财务风险值=财务风险影响×财务风险概率,计算出财务风险值。定性分析方法是在财务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得时采用,定性方法的复杂性和困难在于主观判断结果发生的不准确性,不同背景、不同经验、不同职位的人对同一财务风险的判断可能不同。内部审计人员处于特殊的独立地位,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财务风险的假设条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专业意见。
2.3应对财务风险
2.3.1回避财务风险 即采取措施回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2.3.2降低财务风险 即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2.3.3转移财务风险 即通过转嫁或与他人共担将财务风险转移。
2.3.4接受财务风险 即财务风险已经在学院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必采取任何措施。
2.4防范和监控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根据财务风险性质和学院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内部审计对制定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评价和检查。评价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考虑财务风险的可回避性、可降低性、可转移性、可接受性,检查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充分、得当。学院的财务风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务风险有可能增大或减小,因此,内部审计要时刻监控财务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因素的消失或出现而带来新的财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强化学院的财务风险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损失。
综上所述,我院内部审计涉足办学财务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和其本身因素使然。内部审计介入办学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办学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内部审计;必要性;对象;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办学财务风险,评价和改善学院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逐步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内部审计在学院财务风险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如下简要分析。
1.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因
1.1学院面临的办学财务风险日益增大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学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办学的财务风险也大大增多。办学财务风险包括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两个部分。外部财务风险是指外部环境对学院目标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例如大学扩招及用人单位错误的用人观对职业教育办学的影响;内部财务风险是指内部环境对学院财务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学院办学结构的缺陷、学院经营活动的特点、学院资产结构的性质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因此,减少学院面临的办学财务风险是学院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院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是学院的管理咨询师。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学院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1.2学院对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学院领导对内部审计高度重视,并对我院内部审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的内容要从传统的内部财务检查上扩展,要更关注学院的财务风险治理机制。要分析、确认、揭示和防范要害性的办学财务风险。内部审计的目标应由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些发展将会使内部审计在学院财务风险管理中成为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学院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1.3内部审计能够在学院办学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1.3.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财务风险,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各部门,这使得它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治理财务风险,能从学院的利益和实际出发,清醒地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建议。
1.3.2控制、指导学院的财务风险策略,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使它可以凭着其对学院各部门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财务风险治理过程进行治理和协调,促进被审计部门经营和管理的改善。通过对学院长期计划与短期目标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协助学院领导调控、指导学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3.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各部门的重视,由于我院内部审计部门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财务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作为学院领导的处理办学财务风险的依据,这会加强其它各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2.我院内部审计部门是如何参与财务风险管理
学院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在其它部门所进行的财务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财务风险管理包括四个方面:
2.1识别财务风险
识别财务风险实质上是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性研究,收集、整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并对学院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财务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财务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学院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财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要对原有的已识别财务风险是否充分进行评价,即学院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财务风险。
2.2评估财务风险
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估计已有财务风险的大小,找出主要的财务风险源,并评价财务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财务风险采取相应对策。定量分析方法是对已被识别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估计,通过公式:财务风险值=财务风险影响×财务风险概率,计算出财务风险值。定性分析方法是在财务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得时采用,定性方法的复杂性和困难在于主观判断结果发生的不准确性,不同背景、不同经验、不同职位的人对同一财务风险的判断可能不同。内部审计人员处于特殊的独立地位,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财务风险的假设条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专业意见。
2.3应对财务风险
2.3.1回避财务风险 即采取措施回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2.3.2降低财务风险 即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2.3.3转移财务风险 即通过转嫁或与他人共担将财务风险转移。
2.3.4接受财务风险 即财务风险已经在学院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必采取任何措施。
2.4防范和监控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根据财务风险性质和学院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内部审计对制定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评价和检查。评价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考虑财务风险的可回避性、可降低性、可转移性、可接受性,检查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充分、得当。学院的财务风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务风险有可能增大或减小,因此,内部审计要时刻监控财务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因素的消失或出现而带来新的财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强化学院的财务风险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损失。
综上所述,我院内部审计涉足办学财务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环境因素和其本身因素使然。内部审计介入办学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内部审计如何在办学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