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免疫调控促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来源 :口腔生物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外囊泡(EV)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产生的用于细胞间通讯的膜性小泡,可以通过调控免疫细胞而诱导适宜的免疫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本文就不同条件下EV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以及EV作用下的免疫微环境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EV的免疫调控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平舆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CA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美国胸科学会肺炎严重指数(PSI)评估病情程度,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高危组(n=25),中危组(n=44),低危组(n=29);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胸部CT检查,查阅资料,记录并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基线资料情况,并分析胸部CT在C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高危组CT影像学评分评分最高,其次是中
目的 探讨婴黄随访公众平台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拟寻找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进行出院后黄疸初筛.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983例足月儿或近足月儿,根据家属选择的随访方式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实验组采用“婴黄随访公众平台”(婴黄随访APP+哪吒保贝APP)监测黄疸,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预约方式监测黄疸,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的随访率以及核黄疸发生率,研究婴黄随访公众平台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随访率更高、核黄疸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收入结构和主要支配因子,为优化医疗费用结构,控制费用过快增长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某三甲专科医院门诊费用数据,分析门诊主要病种、收费项目以及各科室的费用结构,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各项费用因子的贡献.结果 医院年门诊收入115806985元,包括药费(45%)、检查检验费(24.9%)、治疗费(27.5%)、手术费(1.8%)、材料费(1.9%);前十大病种诊疗收入占门诊总收入的43.6%,其中药费占比42.5%~80.6%,治疗费占比2.9%~48.3%;因子模型提取出2
目的 探讨江西地区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长臂上的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基因微缺失发生率及类型.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328例无精症及624例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长臂上的6个序列标记位点(STS)进行检测,同时选取600例已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并对检出AZFbc区域缺失的患者行进一步核型分析.结果 952例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中检出91例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检出率为9.56%(91/952),对照组无缺失病例检出.328例
目的 了解赣州市居民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知晓情况及接种意向,同时分析影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积极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赣州市中心城区居民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860份,愿意接种的有1803位(96.94%),不愿意接种(将填写“不确定”的43位居民也纳入进来)的有57位(3.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的文化程度为大专(OR=2.514)和本科(OR=3.042)、疫苗对新冠的预防作用为不清楚(OR=0.347)、便利性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PMD)是一类具有增高癌变风险的口腔疾病的总称.OPMDs早诊、早防、早治是降低患者癌变率、提高患者总体预后的关键所在.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参与多条细胞通路的调控,对生物生理、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miRNA的异常表达在口腔癌中已被广泛报道,其可在OPMDs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miRNA在OPM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风险预测、预后评估、靶向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在早孕期筛查诊断胎儿锁骨下动脉迷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医院接受3VT切面技术检出的69例胎儿锁骨下动脉迷走的病历资料.分析所有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特征,并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心内外畸形分作单纯病变组(未合并心内外畸形)60例及合并心内外畸形组9例.对比两组胎儿死亡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结果 产前诊断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共61例,其中2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合并肾脏畸形,3例合并鼻骨发育不良,1例合并下腔静脉变异.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共8例
目的:观察软骨膜中细胞初级纤毛消融对长骨生长板发育的影响.方法:雄性4周龄野生型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按照0.01 mL/g体质量于小鼠股骨生长板外局部注射10 mg/mL水合氯醛(CH),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2 d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后处死小鼠.Micro-CT扫描分析软骨下骨矿化情况;行组织学切片观测软骨膜细胞初级纤毛发生率及生长板细胞形态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软骨膜中初级纤毛减少,软骨下骨矿化降低;软骨膜中细胞初级纤毛发生受到CH抑制后,可导致股
目的 探讨江西省吉安县2018年至2020年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吉安县10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结核分歧杆菌痰培养分离,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患者耐药状况;同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肺结核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肺结核患者对任意一种药物耐药18例,总耐药率为16.98%,其中异烟肼耐药率(9.43%)最高,其后依次为链霉素(3.77%)、利福平(1.89%)、乙胺丁醇(1.89%);耐药组患者类型、遵医用药、药物不良反应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是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异常通道,多因胆囊炎或胆石症引起,少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胆源性败血症多由于胆石症致胆道系统感染引起,少见于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因多数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的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内镜下也不易发现瘘口位置,可能被忽视或漏诊.国内外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继发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并胆源性败血症报道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十二指肠溃疡致胆总管十二指肠瘘并败血症的病例,希望能提供一些临床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