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哲学“呆女”成了热播剧女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来敲门,女记者却遭生死劫难
  陈彤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直到上学的年龄,她才北上京城与父母团聚。当年入学时,老师觉得这女孩口齿不清,建议把她送到弱智学校开发智力,幸亏被外婆断然拦下,陈彤才有了后来在大学里年年拿一等奖学金的光辉履历。
  高考成绩十分优异的陈彤,最终选择读北京师范大学而不是北大、清华,是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北师大的奖学金,应该比后者更好拿嘛!”在北师大一读7年,她就成了学术型“拚命三娘”。
  24岁,陈彤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主修伦理学。那时候,她捧读的是《资本论》等枯涩难懂的哲学名著,平时根本不看电视剧,更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去编那些充满情感纠葛、家长里短等情节的热播剧!
  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陈彤直接进了人才扎堆的中国青年报社。初入职场的她谨小慎微,连与人说话都小声小气,穿着打扮更是呆板至极——同一款牛仔裤买3条,轮换着穿一个月,却给人家一种“陈彤常年不换洗衣服”的错觉。
  有一次同事对她说:“你不适合当记者,第一你留长发不职业,第二你不尖锐。”一句话生生把一个白衣飘飘的新好姑娘,逼成了短发齐耳尖刻无比的“杠头”。一个北大毕业的人问陈彤:“你以前肯定学习不好吧,你上过重点学校吗?”陈彤看着面前这个自顾自臭美的人说:“我没上过重点学校,可我知道现在咱们是同事,我是研究生毕业,你是吗?”一句话让陈彤出了口恶气。
  亮出风格后,陈彤不仅在工作上如鱼得水,连文字也变得俏皮快意了许多。2000年3月,她成为《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助理。她的文字作品无法归类,但《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没有人知道你打算坏多久》、《风情万种》等作品一经推出,迅速成为畅销书。忠实读者说,陈彤正义感十足,尽管嘴不饶人却真诚可爱!
  2003年5月,结婚4年的陈彤怀孕了,夫妻俩激动不已,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小生命的到来。然而7月的一天,素来生龙活虎的陈彤突然呕吐,差点晕倒在地。送往医院急救后,医生说陈彤罹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就是俗称的“绒癌”。孩子保不住了,她的生命也危在旦夕!
  祸兮福所倚,王海鸰教她当编剧
  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将陈彤击垮。她躺在病床上,才知道自己并不足够坚强。化疗阶段,她一头秀发全部脱落,职业装也换成了病号服。看到镜中的自己,陈彤悲痛莫名。在医院治疗的半年多时间里,她历经痛楚、挣扎、失落和彷徨。
  以前,她是知名作家和记者,曾调查报道过朱令铊中毒案等一系列重大新闻,每天都在为工作奔波,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日子过得充实而精彩!久卧病榻,眼前的彩色世界瞬间变成黑白。“刚开始还会有人来看你,渐渐地大家都忙,你几乎就被遗忘了。没有音乐,没有声音,没有色彩。”
  每次想到生命一旦就此完结,还有自己那些未了的夙愿,陈彤就禁不住号啕大哭。恍惚间,她似乎理解了梅艳芳当初为何要放弃治疗。妈妈急了:“你的生命并不是你的,是我给你的,你必须接受治疗,无论多难多绝望!”望着母亲的泪眼,她无言了。那些泪水和无助编织的岁月,令她顿感生命的可贵。
  有时候心烦意乱,陈彤忍不住拿老公出气。一次,照顾她的阿姨忍不住说:“孩子,人的一生是很长的,你逞那一时的刚强做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感情,不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共同面对吗?”朴素的话语,令她顿悟。
  2004年2月出院后,陈彤实在太闷,对未来充满恐惧。医院安排她每月做复诊,她则每周有事没事都去找医生。老公说:“坏了,这是抑郁症的苗头!你现在的倾诉欲望太强了,性格也脆弱得不像你了。”
  幸好那位协和医院的医生,不仅懂得医术,还懂得心術。他一次次耐心地倾听陈彤内心的恐慌与落寞,最后给她指出一条生活道路,让身陷焦虑和绝望关口的陈彤,重新拿起笔来。“你是一个记者,又出过那么多书,我建议你写一部长篇小说,要过程曲折、结局圆满,以此作为对自己的一个祝福,这样还有助于你摆脱忧郁症。”
  于是,陈彤把病痛中的感悟写进了书里。在小说《无限怀念,有限悲伤》里,一个生命只剩半年的女孩,找到曾经的初恋情人,希望与他共度最后的宝贵时光,但他犹豫了。最后,她愿赌服输,令人惋叹。
  2005年,著名作家、编剧王海鸰偶然看到了陈彤的书。写完《中国式离婚》后,王海鸰正陷入创作疲惫期,希望找一个助手。陈彤小说对情感的洞见,吸引了她的注意,她跟出版社编辑要了陈彤的电话号码。
  陈彤正在医院做检查,得知身体已经基本康复,她高兴极了。听说王海鸰邀请自己合写剧本,她吃了一惊,坦言自己只是个写小说写新闻的,对剧本一无所知。王海鸰说:“没关系,我欣赏你的文字,有我带着你,可以的!”
  陈彤尝试着写了一集《新结婚时代》,交给了王海鸰。王海鸰改了许久,满篇红字,却依旧夸她很有天分,只是不熟悉剧本写作。“剧本跟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让你站在一个地方俯瞰众生;而剧本呢,是要站在角色中去写的……”王海鸰还告诉陈彤,电视剧里的台词要有“动作性”,能够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陈彤说,那是她写作经历里最幸福的一段日子,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王老师的鼓励。对于技法上的生疏,王海鸰悉心教导,亲自在剧本里一处处修正,甚至不让她为故事大纲和分集梗概发愁。到陈彤独立编剧的时候,更体会到王海鸰的传道法门对新编剧的重要。王老师教授的除了方法,最重要的是自信,还有呈现故事时心态的自由,以及不写无把握的故事。
  接下来,陈彤一集一集地写,王海鸰帮她一集一集地改,而且一直以商量的口吻共同探讨。“整个剧本合作完成,开拍了,王老师才跟我说,她知道编剧特别脆弱、敏感,所以非常注意保护我的创作状态。一些制片方、演员方面的负面意见,她都是过滤之后,认为确实有必要修改的才会跟我说。”陈彤觉得自己在初涉编剧行业时遇对了人,着实幸运!
  “有一次去国内某知名导演的家里,我看到剧本从门口一直堆到了洗手间。一个导演的家里都有那么多剧本,更何况影视公司呢?如果新人的剧本不能在10分钟内吸引影视公司,就会直接被枪毙掉。所以,王老师这位伯乐,让我转行当编剧时少走了许多弯路。”陈彤说,王海鸰是她最感激的人。   2006年,鄢颇执导,刘若英、郭晓冬主演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引发了观众对“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话题思考。之后,陈彤又跟王海鸰合作了电视剧《男人底线》,收视率和口碑都很好。
  陈彤开始尝试独立创作,由宋丹丹主演的24集电视剧《马文的战争》,是她编剧生涯的真正处女作。由于没有王海鸰帮忙“过滤”,交稿时,陈彤内心十分忐忑。《马文的战争》于2008年播出后反响极好,还获得了第三届东京国际电视节特别奖以及第15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女演员奖。陈彤欣喜地发现,生活为自己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离婚律师》大火,
  哲学呆女成了“神剧女王”
  辞掉记者工作成为全职编剧后,陈彤不仅敬业,也十分接地气。为了积累创作素材,她时常与菜市场的大嫂一聊半天,也能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打成一片。在写剧本之前就有“两性情感教母”之称的陈彤,每一部编剧作品都涉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话题,她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只写老百姓爱看的、能折腾社会热点问题的题材。
  《新结婚时代》中,展现的是城乡差异、婆媳矛盾;《马文的战争》中,是纠扯不清的男女情感;《我愿意》里,是优秀的大龄剩女寻找真爱;《你是我爱人》中所展现的故事,是隐婚和外遇这两大社会热点话题。
  她之所以写《离婚律师》,源于一场激烈的辩论。2011年初,陈彤写了两篇文章——《新婚姻法保护的是财产不是感情》和《婚姻中的“资本意志”》。201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了《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可能是因为这些文章的关系,陈彤被请去录制一档讨论新《婚姻法》的节目。
  在节目现场,她和陈旭律师作为观点对立的双方,进行了激烈辩论。正是这次节目,促使陈彤决定写一部从律师角度探讨婚姻意义的电视剧。有趣的是,后来陈律师和她成了朋友,在《離婚律师》剧本的漫长创作过程中,他为陈彤提供了她最缺乏而又亟需的法律专业帮助。
  《离婚律师》以“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离异后变身钻石王老五的大律师池海东,与感情受挫的单身女律师罗郦在法庭上是对手、生活中是邻居,两个原本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了婚姻殿堂。这个剧本,陈彤前前后后写了好几年,其间因《婚姻法》出了新的司法解释,所以她要不停地写,不停地改。《离婚律师》的拍摄投资高达1.3亿,成为2014年“最贵”的一部电视剧。
  如今,陈彤已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金牌编剧。她还忙里偷闲,出版了情感散文集《如果你爱上了藏獒》。书名来自书里的一篇文章,“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它像鸡一样给你下蛋”。说的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喜欢折腾的男人,女人后来心有不甘期待安稳。陈彤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喜欢的是越野男的气质,你就别抱怨不省油。”
  陈彤的文字俏皮快意,笔下的情感没有干巴巴的说教,而是形象的比喻、透彻的分析。她的性格,真诚爽朗,不做作,不矫情。她有时候也会在博客上抨击一些生活中的不公现象,但这并不妨碍“神剧女王”对真实生活热烈的爱。
  编辑   一川
其他文献
春日黄昏,雨后初晴。假山石畔的梨花树下,落英如雪,纷纷扬扬铺了一地。有一女子,乌发如瀑,白衣飘飘,夕照中面西盘腿而坐,腿上放着一张乌黑油亮的古琴。  女子一邊抚琴一边浅吟低唱: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那歌声,明亮,圆润,似一只无形的手,牵着青年陆君豪的脚步一直向那里走过去。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
期刊
27岁才开始初恋的男人,可谓凤毛麟角。何东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他刚拿到北京市的户口,在社会科学院某研究所的资料室当临时工,每天弓着身子誊抄资料卡片,连续8个小时不停笔,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尽快转正。  在枯燥的生活里,一线阳光都是可喜的,何况那位突然造访的女孩,美丽得如同月亮。她黑发披肩,声音柔和,姿态优雅地倚着门框,请他去办公室接电话。  女孩是阅览室管理员,出身书香门第。“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期刊
她们说我养了王梦菲以后,整个人变得可爱不只一点点。她们是我的同事,而王梦菲是一只新西兰兔子。我在所有的社交网站上传了它从童年到豆蔻到花季雨季的照片,王梦菲小姐很靠谱,也很摆谱,给它拍照我总要实行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坐在榻榻米上玩电脑,王梦菲就在我旁边乖乖坐着,有时候用它那雪白的胖胖的屁股挤一挤我的大腿,于是我就掰一小截胡萝卜给它吃。王梦菲的吃相还不赖,我摸摸它的脑袋:“我们
期刊
郑恺有个特长,他的嗅觉异于常人。他的大学同学兼室友陈赫说,他在大学就有个外号——郑嗅闻。郑恺矜持地自称是嗅觉系生物,对于味道的追求非常执著。因为有这与众不同的特质,郑恺的小日子就过得比较另类。  郑恺特别喜欢奥斯卡影帝阿尔·帕西诺,因其在《闻香识女人》中的表现让他特别有共鸣。他从小就发现自己的嗅觉格外灵敏,而且对于味道的记忆力非常深刻,只需闭上眼睛闻一下,就知道这东西是不是自己用过的。  读大学时
期刊
卢启迪12岁时,考进黑龙江艺术学院。父母离异后,母亲接受了另一个男人,从此他和母亲的关系处于冰点。一次意外摔伤,让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舞蹈。5年后,爱情又像鸟儿一样飞走了。屡遭重创的卢启迪伤心绝望,以狂吃排忧,体重从130斤猛增到280斤……  一  2003年11月初的一天,卢启迪正在简易舞蹈房里练功,母亲郭敏的到来让他颇感意外。母亲说:“儿子,妈跟你王川舅舅在一起生活了。虽然他比我小12岁,但我
期刊
李亚鹏彻底退出娱乐圈了,当锋菲恋复燃的消息传得沸反盈天的时候,他正在丽江忙活雪山艺术小镇——一个总面积27万平米、总价35亿元的大项目。他说自己过得还不错,虽然有时会回想从前,但日子在往前走,将来总比过去重要。  准离婚状态的调试重组  虽然离婚证是2013年9月13日领的,但李亚鹏说毕竟离婚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念头,不会两个人昨天还好好地一起上床睡觉,今天一起床就闹着离婚。准离婚状态,已经不能算
期刊
高原 王玉霞  天降朝露,  人生黑夜有了中午的阳光  孟宏伟,1974年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一个贫困农家,大学毕业后,他在泰安市公路局工程处担任工程师。2000年9月,他和大学时代的恋人兼同事孙琦结婚。  2000年11月,孟宏伟介绍弟弟孟伟强到自己单位下属的一个混凝土拌合站当操作员。12月,孟伟强不慎在搅拌站出了事故,右胳膊被活生生搅断了!孟宏伟安慰弟弟:“没事,有哥在。哥一定让你和正常小
期刊
女刊瘦美人[最减肥频道]报道:来自最减肥QQ为840*****301咨询:产后落发怎么办?特来求助女刊瘦美人[最减肥频道]。咨询同样问题的还有QQ好友5220****906、708****025  女刊瘦美人[最减肥频道]报道:  来自最减肥QQ为840*****301咨询:产后落发怎么办?特来求助女刊瘦美人[最减肥频道]。咨询同样问题的还有QQ好友5220****906、708****025  
期刊
《红高粱》中,朱亚文饰演的余占鳌雄性力量喷薄,一句“我要睡你”被称为行走的荷尔蒙。无数网友在朱亚文太太沈佳妮的微博上留言——我要睡你老公。  可每天和朱亚文同睡一张床的沈佳妮却说自家老公根本不是那种激情型男,别说像一杯高粱酒了,连杯热水都算不上,顶多就算是一杯温吞水——若是结婚多年,有这心得倒是可以理解,可他们俩明明才结婚一年多,怎么就把新婚燕尔过出了老夫老妻的味道呢?  老式的爱情  朱亚文是一
期刊
单身女教授王秋珍退休后,迷上广场舞。每天学舞、领舞、斗舞,让她似乎重拾了讲台上的风采。为了赢得自信,她不惜与小自己28岁的舞蹈教练徐志刚玩暧昧,希望借对方之力摘下广场舞“女王”的桂冠。然而,这一场畸形爱恋,最终却以血腥收场。  退休女教授爱上广场舞  王秋珍原是秦皇岛燕山大学副教授,早年离婚后带着女儿琪琪生活,一直没有再嫁。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以工作上的业绩填补情感生活的空虚。  20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