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是心灵的课堂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j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有同学说:“研学其实就是在旅行中学习文化知识。”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研学。也有人说,研学就是研究性学习,在研学中,我们探索新事物,学习新技能,开拓新视野,理解新知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研学的意义,但这不是研学全部的意义,我认为,研学是心灵的课堂。
   我曾到藏北研学,藏北的一景一物像极了一颗宝石,晶莹剔透,纤尘不染。大昭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万盏酥油灯长明。藏民淳朴好客,热情大方,他们用洁白的哈达、香甜的酥油茶、美味的牛肉干迎接远方的客人,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灵。藏北研学,不仅仅是对布达拉宫的心驰神往,不仅仅是被仓央嘉措深情诗篇所感动,更是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我的心境得到了安宁。
   在书中,我可以了解丽江古城,沉浸在文字的魅力中,想象丽江的风土人情,但只有我站在丽江古城的那一刻,呼吸着慢时光的空气,踏过悠长悠长的青石板,看着青石板上留下的岁月和朝圣者的身影。我的心才真正懂得这是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
   《小王子》书中说,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在九寨沟研学,静下心,闭上眼,去感受一阵风,一滴水,一片落叶,用心去倾听花的呢喃,风从耳边拂过,叶子悠悠地落在水面上;睁眼,看不见风,只能看见落叶飘飞,落在水面,泛起圈圈涟漪……这时,我们的心才感受到什么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研学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知识,还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开阔,更加细腻丰富。用心看这个世界,领悟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知识之美。研学的相遇,是一场心灵的遇见与修炼……
   有人说,读万卷书是寻找时间上的远方,行万里路是寻找空间上的远方。在美好的旅行体验与真实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学习的空间被延伸,学习的深度被拓展。在广阔天地间,心之所及皆教材,目之所及皆课堂;脚步丈量的尺度,转化为精神成长的厚度。这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研”和“学”的状态。
   校长,希望我们的研学,能一路上赏大千世界,品文化气息,寓情于景,游一个地方,便有一个不同的世界,研一次学,就能提升一次心灵的境界。希望研学中的一举一动,一景一物,都能触动同学们的心灵,在研学中,让我们的心灵去寻找行走的课堂。
  满分理由
   研学是心灵的课堂,本文观点新颖。第一段针对同学对研学的理解,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中心观点。接着作者举了藏北和丽江研学的例子,具体地阐述了研学如何丰富了自己的心灵。接着,进一步引用《小王子》中的话,举例九寨沟研学心灵对自然的感受,并且引用論证了研学的深刻内涵和理想状态。最后,作者对校长发出呼吁,在研学中,让同学们的心灵去寻找行走的课堂。
其他文献
中考,曾经是一个色厉内荏的词汇,如今已真真切切地摆在我的面前了,年少轻狂被遗留在路边,而成熟与责任却被系在了鞋带上,伴随我大步地向前跑,一直跑向那个令人神往的目的地,那就是我最心怡、最理想的高中学府……   曾经,我是多么害怕听到“中考”二字,感觉它就像是收割生命的刽子手,常常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折磨得奄奄一息,而我似乎就是其中感受最真、受苦最深的人。   那时的我,学习成绩常常处于全班的中下游
期刊
真题再现   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与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的勇气、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材料是關于“助力成长”的,用一个排比句述说了助力成长的诸多因素。就其立意来讲,可以表达对人物(亲人、老师、邻居等)
期刊
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细雨,天色越发阴暗。我百无聊赖,有心无心地抱起一本旧相册随便翻看。等翻到最后那一页时,发现了一张令我难以忘怀的老照片。  略微发黄的相纸中,一棵偌大的古松下,父亲那黑而肥大的右手搭在我的右肩膀上,脸上些许的皱纹书写着他不平凡的人生。时光如梭,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了,14岁的我也算男子汉了,不知不觉间我成了家庭的骨干。但父亲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直助力我成长。  还记得去年春天的那
期刊
画上自有颜如玉,画中自有黄金屋。  ——题 记    夜幕降临,高远的苍穹、深邃的黑夜、明亮的繁星,这一切都让人陶醉。我躺在星空下,看着我的梦在苍穹里发芽、长大……   我依旧爱着宫崎骏,爱着千寻,爱着梵高,爱着于小冬……无聊之时,我会以梦为马,驰骋于想象之中,在白纸上勾勒全新的世界。   妈妈的眼神黯淡了:“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要走特长生之路,好吗?”老师的眼神里满是担忧:“不要弄这些无关
期刊
有时候很远,有时候却很近,那一段被定格了的日子时不时地展现在眼前。我喜欢站在十字路口看人来人往,车马穿行,规则的街道上全是步履匆匆的行人。不为等人,也不为看有什么事情发生,我只是喜欢站在路口呆呆地看。(语言表达拖泥带水,放在开头尤其显得啰嗦冗长。)我尤其喜欢站在那儿任凭微风拂过脸颊,让我尽情地回味那一段值得留住的日子。   街道上满满的都是人,开车的、骑自行车的、坐公交车的、步行的、西装革履的、
期刊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的作文经历。   小学时,我和很多人一样,写作文时总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于是,每次写作文时都是我最难受的时候,而且作文也往往是留在最后写的一门功课。那时,相对而言,只有游记之类的主题我还算勉强过得去,但也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亲自去过那个地方,呼吸过那里的空气,沐浴过那里的阳光,否则无论如何我也是难以下笔的。   那时候,为了解决怕写作文的难题,老师建
期刊
幸福在哪儿?我在成长中一路寻觅。  ——题 记    七岁时的我,就有着不安分的心与探索海洋的奢侈愿望,常喜欢去那片靠海最近的沙滩玩耍。   妈妈总是乐呵呵地跟随我,守护在我的身旁。阳光,海沙,大海,笑靥,(客观叙述,不生动不形象,情感缺失。)在那片海滩上,只要有我出现的地方,便会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温热、洁白的细沙轻轻抚摸着我的双脚,惬意极了。不经意间我眼睛向后一扫,看见了即使是大海也无法
期刊
梦想,尽管不一定能变为现实,但是如果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懈努力,你一定会收获多多。   一天,我在姐姐书包里找到了一本小说,故事情节迂回曲折,人物形象鮮明动人,读来仿佛亲临其境。我对这部小说的作者顿时起了膜拜之心,佩服之至。那一刻,我也要当一名作家的念头潜滋暗长了。   原来,我语文知识掌握得还不错,就是作文写得并不出彩。   后来,因为这个作家梦变得越来越热切了,我便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订阅一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请你从下面三个思路中任选一个作文。   (1)从经历过的研学活动中,选取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例,写一篇记叙文,向晚报投稿。   (2)你梦想过到海底、地心、月球等地方研学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引人人胜的故事,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擂台赛。   (3)小海说:“研学其实就是在旅行中学习
期刊
有人说:“研学其实就是在旅行中学习文化知识。”我觉得,一场真正有意义的研学应该是这样。   研学应该眼中有“诗歌”。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一个人在旅行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腹有万卷诗书,行走的山川河流才有独特意义,才能真正感知世界、读懂遇见、洞悉未知。真正的研学,应该怀抱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对天地万物的好奇,以及世事轮回的敬畏,这样才能在真实的锦绣山河间体悟世界的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