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卢巴木雕艺术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alao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洲是一片富饶原始的地区,有很长的历史以及自然且原生态的诸多文明,传统非洲雕塑经过历史长河时至今日,并没有消逝而是成为了非洲文化的代表,由以巴卢巴木雕为主,与其它各地木雕一并跻身为世界宝贵文化遗产,足以说明其意义不凡,地位之重。
  关键词:非洲;木雕;巴卢巴;形象
  总所周知,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具以有的考古论证的知),自然热带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艺术传统。当我们看到黑人民族热情奔放的舞蹈听到激昂动人的鼓声的时候,不由得会想起另一种无声的艺术——黑非洲雕塑文化。非洲雕刻艺术以他独特非凡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成为非洲的代表性名片。例如:巴卢巴木雕,他们的雕像没有粗糙怪诞的形式和忧郁的内容;随着各地木雕的发展,逐渐孕育出一个繁茂的非洲,其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西方当代学者归为原始艺术的范围,并指出是非洲雕塑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深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并挖掘巴卢巴木雕的起源、发展。
  一、巴卢巴木雕的发展历史
  在原始的非洲,由于人们生存条件恶劣,人们寄希望于神明。到后来,社会生活逐步趋于稳定,逐渐人们的审美也相对提高,但对未知的事件仍然充满恐惧,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人们把心理对神的崇敬转化为一个实体,于是雕刻工匠将大量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木雕方面。同时随着与欧洲的联系,木雕也潜移默化的受着影响,不但丰富了雕刻的内容,也推动了雕刻技术水平的发展。
  在雕刻材料方面,据资料显示,非洲在那时有着绿郁葱葱的植被覆盖,木材的种类多种多样,但外国学者一般并不研究木雕的木材为什么木,所以现在我只能以本地树种代替,丰富的木材为木头雕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
  在这个木雕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的匠人活跃在非洲的大地上,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正规的艺术瑰宝。巴卢巴木雕以非洲为根基,并逐步吸收外来文化,将宗教、音乐、舞蹈、绘画和雕塑等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姿态万千,形式多样,具有强烈地方色的木雕艺术。
  二、巴卢巴木雕的形式范围
  从形式及用途的范围来讲巴卢巴木雕,巴卢巴木雕大致可分为面具和英雄两个部分,以及日用与崇拜物品。木雕的实用性,木雕神秘感。木雕的夸张有趣得以充分体现。巴库巴人通常使用的面具有:邦博面具。一种外表镶有铜叶的大型木盔面具,额头显著突出,用竖线把宽大的鼻子同三角形的嘴连接起来,参加会社仪式戴这种面具。马桑博面具。这种面具有一个藤框,上面覆盖棕榈叶,并用缝上去的附属物如贝壳﹑串珠和皮革块等作为装饰。只有鼻﹑嘴和耳朵是木雕的。家长从前佩戴它,用来强迫女眷服从他的领导。现在舞蹈演员佩戴它,在市场上表演节目。谢纳-马卢拉面具。这种面具色彩鲜艳美观,装饰富于变化,丰富多彩。眼睛雕成圆锥体形,周围镂刻出许多小孔。
  他们的雕像没有粗糙怪诞的形式和忧郁的内容,其特征是:发饰复杂多为十字形或波浪形,头发与前额分界明显,两眼成杏核状,耳朵小巧,身上雕有文身,表面光亮。女人形象最常见的作品是地神像,而男人形象则以部落英雄为主要对象。每个酋长都有威严的雕像。一种称作“乞妇”的女人像更富于表情。
  三、巴卢巴木雕的表现技法
  巴卢巴木雕主要以圆雕为主,圆雕作品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架上的与大型城雕,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甚至于静物。例如一个女性木雕双手举着盘子,双腿跪地,一副很虔诚的样子,这边是圆雕,更能表现出对神的敬仰。
  四、巴卢巴木雕的艺术特色
  (一)艺术风格
  巴卢巴木雕是非洲木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非洲大陆的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非洲文化。非洲的造型艺术,尤其是雕刻艺术以其简洁的线条;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古朴自然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异的艺术风格,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现代绘画巨匠毕加索开创“立体主义”画派的灵感,就源于非洲大陆几何形体的雕塑造型。 非洲雕塑种类繁多,但无一例外都是作为一种媒介物而设计的,用以体现或感悟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它们在制作上极为精美,无可挑剔,似乎能取悦于神灵。作为艺术品的热带非洲雕塑同时具有了节奏感、形象感、艺术家的灵感、神秘感、实用性五个比较突出的艺术特色。
  由此可以看出巴卢巴木雕在自己原生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人类早期相通的无疑就是神与生殖,同样欧洲也有著名的石雕“威伦道夫的维纳斯”,一般认为该作品具有类似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造型手法
  巴卢巴木雕在造型上大都采用了写实的表现手法。在人物形象方面,不刻意雕饰五官细节,而随意于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造型浑圆敦厚,表情幽默生动、憨拙质朴、并不夸张。整体感觉粗犷而不失精巧,细腻而不失情趣,精致而不失朴素。
  虽然巴卢巴木雕中没有感到古希腊雕刻的那种温暖柔和静穆伟大,没有在雕塑的身上看到“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特点,但是我们却可以欣赏巴卢巴木雕的造型独特、激动人心的形象。非洲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双手,使真实的事物完全变形,形成了与原来形态结构大不相同的雕刻形象,显示出大胆的创造精神、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新颖的构思。炎热的热带气候很容易毁坏木雕,因此先古木雕根本无法保存下来。但是木雕创作手法源源流长,有着古老的传统,呈现出神秘迷人的光彩。巴卢巴原始木雕像,与欧洲雕像不同——没有正常的人体形态,没有复杂的动作,也没有多人物的构图,但却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这种怪诞的雕像造型是非洲原始部落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主要是给幽灵制造一个栖身之处。雕刻作品被看作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神物。
其他文献
近日,收到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通知,《磁共振成像》杂志在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途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中国有句俗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意思是说一列火车的速度、方向、目的地全部是由车头控制的。但当和谐号动车组呼啸而过时,我们发现车头更主要的作用不是动力而是方向了,就像企业的掌门人一样,如果说以前的企业更多的靠老总的话,今天公司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每一名中层。就像动车组,只有多节车厢都有了动力
曾梵志画笔下的人物时刻戴着面具,以掩饰他们在“社会面貌”下所隐藏的痛苦,这些画作也让他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伦敦豪瑟沃斯画廊为曾梵志举办的这次全方位作品展览,将横
期刊
莫迪里阿尼从1906年来到现代艺术之都巴黎后,他的艺术总是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不断的创新,成了其整个艺术生涯的主旋律.早年主要从事雕刻,受非洲黑人的雕刻影响,造型风格粗朴
Franceschetti-Zwahlein-Klein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面部异常综合征,为罕见的眼、面、颌和耳部畸形的先天性疾病.邯郸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rn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创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的家乡黄墩镇寺后村,山清水秀,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花子汪里的鳖精传说便是其中精彩的华章.rn花子汪位于我村北魏古寺稍南,西边靠着一座不高的山,南面是一片肥沃的土
期刊
浮世绘是日本的“国画”,起源于江户时代,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浮世绘充满着市民的文化趣味和世俗的审美品质,标志着日本绘画艺术摆脱了中国传统文入画的影响而创造出属于
期刊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研究需要立足于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代生态思想主要是对现实社会的改变与优化,进而促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双方共同发展;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