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棘洪滩泵站更新改造实践与思考

来源 :治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黄济青工程是国家为解决青岛水资源短缺于1989年建成的大型跨地区、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工程建成32年来,累计调水47.23亿m3,为青岛市和工程沿线各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目前工程已超过了设计年限,机电设备工程设施老化、损毁严重,调水能力降低,无法满足安全运行和设计调水规模要求。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承担着向胶东地区输水的任务,受泵站老化严重限制,在规定时间内调水任务无法高效完成。
其他文献
一、工程概况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横跨江淮两大流域,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的总称。灌区为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工程体系,灌溉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实灌面积达1060多万亩,区域人口1330万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998年,淮委沂沭泗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徐州)成立.rn2010年,淮委沂沭泗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徐州)更名为淮河工程有限公司,并升级为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rn2011年至2016年,以淮河工程有限公司为核心,沂沭泗水利管理局逐步整合直属单位下属企业.经过三次整合,淮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期刊
随着沂沭泗局水利管理事业的长足发展,沂沭泗局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也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在局党组的深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沂沭泗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机关服务中心工作,坚持服务至上,认真履行“管理、保障、服务”职能,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积极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沂沭泗局机关及驻徐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局机关连续多年被徐州市云龙区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和“人防先进单位”;2020年12月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被水利部评为“抗击疫情先进集体”.本文从沂沭泗局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日益加大,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已成为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由于淮河蚌埠闸以下河段属洪泽湖补水区,暂无河道控制工程,水资源利用率难以保证,为充分挖掘淮河蚌埠闸上水资源利用潜力,适当提高蚌埠闸上的正常蓄水位则尤为必要。
今年是沂沭泗水系统管40周年,四十载砥砺奋进,四十载成绩斐然.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是对于沂沭泗流域水利而言,却留下太多值得记载、让人欣喜的华彩篇章.回顾40年来水利不平凡的历程,我们的水利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欣慰之余感慨万千.
期刊
2020年初至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在党中央、水利部的决策部署下,全国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与水利业务工作两结合、两手抓,以补齐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短板,实现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及时推进复工复产,以高质量水利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总结了部分实践经验,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水闸工程是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灌溉、防洪、供水和排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安徽省定远县石角桥闸拆除重建工程质量控制的案例,提出水闸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为加强水闸监理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技能人才一直是沂沭泗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沂沭泗局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设一线的重要力量.沂沭泗水系统一管理40年以来,沂沭泗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始终紧跟沂沭泗水利事业步伐,由少到多、由多变强,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局党组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撑起技能人才成长的天空;人事和业务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培厚技能人才成长的土壤;各用人单位精植细作、认真选育,积累技能人才成长的养分,技术工人比学赶超、奋发向上,不负组织的辛勤培养.沂沭泗局全体上下辛勤耕耘四十载,现如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
期刊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工会成立于1986年3月.截至2020年底,全局共有各级工会组织35个,会员1196人,专兼职工会干部42人.各级工会自组建以来,在沂沭泗局党组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团结职工、服务群众、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
期刊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向淮河和沿淮人民许下治理淮河的铮铮誓言.七十余载艰辛治理,淮河流域实现了从“大水大灾、小水小灾、无水旱灾”到江河安澜、人民安宁的辉煌跨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