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包衣技术防治水稻烂秧效果示范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病、立枯病是水稻育苗期间的重要病害,常规防治用药次数多、效果差、投入大。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发现,对防治水稻苗期病害效果显著,以10 m L药剂处理1.5 kg稻种防效较好。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总称,也叫烂秧病。生理性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等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北方稻区育苗期间常受低温和寒流天气袭击,烂秧病害年均发病率在10%~23%。介绍了水稻烂秧的症状特点,针对案例示范内容及方法,通过试验对比总结出结论
其他文献
结合当前林木病虫害的防治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治理措施,以便进一步促进防治质量的提升。
农作物种质资源又被称为农作物品种资源和农作物遗传资源,是构成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结构,是人类地球生产活动的基础物质条件,对于我国三农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因而,进行农作物种
在对农作物进行种植后,应保证其可以正常的生长,在这个过程当中,农作物的生长大多会出现两个比较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养分律最大,一种是养分律最小。养分律最大主要指的是农作
阐述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现状,介绍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轮作休耕制度历来有之,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可见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我国新近培育出中植棉2号、新陆中46号、新植杂2号等14个抗棉花黄萎病(俗称"棉花癌症")的棉花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是以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为首的课题组经过20多年的
为了筛选出适宜临沂市种植的抗锈病玉米品种,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的方法,对20个玉米主栽品种的抗锈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供参考。
辽宁西部地区在大陆性季风的影响下,具有干旱少雨、降水集中的气候,所以荒山、荒地面积较大,自然地理环境状况相对恶劣,加上当地土壤贫瘠、土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造林时往往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产量和质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分析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促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稳产、高质有利于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要积极开展“一喷三防”工作,防止小麦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