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水利工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F426.91;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9-0253-01
  近年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生态能源也不断减少,因此我国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开发水资源,有效的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引起重视,通过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行方法,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引起岸坡崩坍,滑坡,大型水库还可能诱发地震等;砍伐树木、破坏植被,直接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物种群居减少,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区域环境湿度增大,鸟、兽的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徙。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永久占地、施工需要临时占地,往往造成大量的林地、草丛等地表植被破坏。工程建设地表植被破坏,加上移民安置毁林开荒等,造成水土流失;有的拦河建筑建设后,抬高周围地下水位,导致土地盐碱化;部分工程建设会引起岸坡崩坍、滑坡,还可能诱发地震,造成区域水土环境恶化[1]。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工程周围地下水位抬高,缩减陆生动物活动范围;其次,有些拦蓄水工程,尤其水水库工程蓄水后,蓄水水面较大,使区域环境湿度增大,导致生活在此范围的鸟、兽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丧失其原有生存环境,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最后,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物,使大量的动物因生存而被迫迁移,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改变原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流流速降低,引起河道上、下游水文泥沙变化,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质、水温、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
  (1)对河流水体环境影响
  首先,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染水体,影响水质;其次,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引起局部水流变缓,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水体稀释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
  (2)对水生植物影响
  天然河道长期演化成形态均一化和连续化的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河道形态均一化和连续化的状况,改变了河流植物环境的多样性。
  (3)对水生动物影响
  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坝前水温升高,水温的变高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2]。其次,因建挡水建筑物的修建,隔断部分对水生生物连续性,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建设过程中各种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4)对气候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
  二、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1.改善生态环境承载力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因此要首先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给生态环境必要的保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会影响河流水文情况,还会影响河流构造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河流需水量足够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移民补偿工作落实到位,获取居民的支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从根本上保证因地制宜,保证施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性。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必须加大对现场施工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着重加强环境保护。
  2. 建立强制性、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从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强制性、规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纳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项目建议书阶段,应规定工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补救措施,作为工程审批的基本依据之一;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规定各种工程方案对生态环境影响比较,筛选出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合理性的工程方案;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提出减轻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提供鱼类产卵条件以及鸟类和水禽栖息地和避难所;项目的建设阶段,应优先采用生态环境较好的技术措施,特别注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项目的后评价阶段,应引入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3. 完善生态环境保護体系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必须对相关环境保护体系进行完善,要从根本上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动植物成长的保护,还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多的选择绿色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度,从根本上避免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出现。另外还要对相应的反馈机制进行完善,一旦发现不良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解决。
  4. 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要想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必须加大施工监管力度,以免违规操作现象出现,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环境,还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做好环境污染调查工作,一旦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给与处罚,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在具体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在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进而明确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度。且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创建相应的监管机构,定期预测影响施工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结束后,要落实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必要时建立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
  三、结语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水利工程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水利疏导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曹斌.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OL].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2):38-39. (2016/3/22 )[2017-08-07].
  [2] 刘毅.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质量探索,2016,13(01):44-45. [2017-08-0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施工技术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的准备工作,分析了混凝土空心砖施工技术,并从实践经验出发,从多方面提出了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9-0240-01  混凝土空心砌块相对于
期刊
[摘 要]相对于当下水产养殖市场情况监管手段及监管设备基础相对落后的状况 ,采用WST(Wireless sensor technology) 、ECT(Embedded computing technology)、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DIPT(Distribu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及W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园林绿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大树移栽现象日益普遍。如今大树移栽所带來的绿化效果逐渐凸显,在园林绿化方面作用也越来越大。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树移栽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强成活率,最大程度提高移栽效果,同时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具体而言,笔者就大树移栽前、大树移栽过程中以及移栽过程之后等多方面探讨移栽技术,以期为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大树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围堰项目中透水性抛石坝闭气土施工进行分析,思考了围堰项目中透水性抛石坝闭气土施工的具体方法和施工的要点,希望可以提高今后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更加符合要求。  [关键词]围堰项目;透水性;闭气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9-0241-01  前言  在当前围堰项目中透水性抛石坝闭气土施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施工的环节需要
期刊
[摘 要]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景观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生存的环境质量,还可以给与人们美的享受。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立足于城市的本土环境,因地制宜的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的、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因此,需要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自上而下的实现美丽、科学的园林景观建设。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林业都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好园林绿地和城市林业就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园林绿地与城市林业部门开始实行一体化管理,共同对城市林业与绿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城市林业与园林绿化一体化开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
期刊
[摘 要]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可以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并可以及时的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所以,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环境监测的力度和范围,让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提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保护;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科学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于19世纪末首先提出的。他首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采集数据,并对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正因为他的开创性工作,他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事实上,虽然建筑业不是“泰罗制”的理论发起点,泰罗是在一家钢铁厂开始的作业研究,但建筑业无疑是“得泰罗之恩惠”最大的行业之一。 我们今天的劳动定额、建筑基价、流程管理都是来自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关键词]建筑企业
期刊
[摘 要]城市的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建设发展都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两者不仅能够相互制约,还能相互促进,所以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的双重协调功能。城市规划设计在方案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和要求来展开,本着以人为主、利益共享的宗旨考察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完善城市规划的设计,提供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让整个城市的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本文分析探讨了城市
期刊
[摘 要]对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用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并且实施就业教育的创新已经是成为了必然,在集成了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上,对于目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毕业学生的要求,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机制进行改革,主要是从根本上去改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的情况以及提高就业质量的一个必然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可归为两大类:一类为教师方向,另一类则是文秘方向。因此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汉语言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