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那一边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aqiang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里,大家可以暂时告别学校和课本,花点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也许你会说:“大过年的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亲友聚会,还有吃吃吃和笑笑笑呀!”其实,在走访亲友和清点压岁钱之余,也可以静下心来,读一些好文章。《世界的那一边》就是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是《最佳中国儿童文学读本》系列中的一册。而这个系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为广大少年读者精心遴选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精品读本。方教授所选作品内容触及了关于成长、人生、人性等基本的价值命题,以文学之美,诠释大爱教育,能带给读者心灵的温暖。
  春节过后,我们都大了一岁。成长,是一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如果正好被你遇到,那么它也有了特别的意义,而你,也许就因为它的出现,找到了成长的力量和底气。
  在一个春日的黄昏,爷爷将周小胖带回了家。
  看到周小胖的第一眼,我和爸爸妈妈都吓了一跳,分不清楚它究竟是一只狼还是一条狗。等太阳将余晖从我家院落里一点一点收回时,我们才算看清了周小胖的真面目:灰黑色的皮毛,瘦骨嶙峋的身材,身上长满发出恶臭的癣,一条细长的尾巴紧贴在左后腿上。
  我们都以为爷爷捡了一条流浪狗,晚上吃饭的时候,才知不是那么一回事。
  周小胖是村东左家的狗。初春,桃花正艳时,左家全去了城里,只拴留了周小胖守家,并嘱托邻居照顾饮食。邻居一开始一天给周小胖送去两顿饭,后来觉得麻烦就改为一天一顿,有时忙起来忘了,干脆就两天一顿,再后来邻居全家在镇上开了服装店,周小胖的饮食就更没着落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副饿鬼样。爷爷每次经过左家都会带点东西,去看看周小胖。这天,他实在不忍心,便解了它的铁链,带回了家。
  “是左家用来护家的呢。”爸爸明白怎么回事后,觉得不能收留周小胖。
  “护什么家?屋里无非是几张床,几把椅,一些破盆烂锅,硬拴着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在那里死守!”爷爷一生气,将手中的筷子拍在了桌上。桌下的周小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怯怯地看着爷爷,又望了望爸爸。
  那天晚上,爷爷在柴房内给周小胖搭建了一个舒适的窝。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却发现周小胖一直躺卧在爷爷的门前。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周小胖,除了因为它瘦得可以数得清的一根又一根的肋骨外,还因为它怯怯而茫然的眼神。所以,爸爸只好给左家去了电话。没想到,左家一听,马上就答应我们将周小胖留下。就这样,周小胖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
  (选自《世界的那一边·周小胖,跟上!》)
  方卫平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享受图画书》《童年·文学·文化》《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等个人学术著作十余种,选评有《最佳儿童文学读本》《最佳少年文学读本》《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名家儿童文学读本》。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责任编辑 周锦宜
其他文献
社会变化太快太急了,那些最淳朴、最质朴的东西跟不上了,消失了……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而令我念念不忘的,是那片“黄金海”。  小时候的记忆还历历在目。  晨曦静好,一抹阳光恰好落在枕边。揉揉蒙眬的睡眼,打开窗户,一阵晨风袭来,顿觉神清气爽。向远处望去,农民伯伯们已经在田地中劳作了。他们有的弓着腰插秧,有的拿着锄头翻地。霞
虽然你走了,但你还在。  一  我的幸福来源于你。  我很幸福,我很满足,因为有你。  我每次都会欣喜若狂地粘在后头,你怎样甩也甩不掉。你动了动生气的眉头,但你还是慈祥地说:“我要去村边上翻地,把萝卜翻起,种成花生啰,你莫要跟来,小淘气鬼子。”  “哼,我要去,就要去嘛!”我用力拉扯着你大大的衣服,嘟囔着。  “嘿咿呦,你这娇娃,害得我老苦!”你只好应允。  夕阳的余晖拉长我们的身影,天幕渐渐暗下
那扁担下的父爱,是我一生唱不完的歌,还不了的恩!  每每提到父爱,我总忘不了那段往事。  事情发生在我小时候的一个秋日里。早晨,我缠着爸爸带我到坡地挖芋头。拗不过我,父亲边挑着担,边牵着我的小手,哼着无名曲子往自家山地走。将近中午,父亲已装满了两筐芋头——地里芋头还有没挖的。在他挑起筐子,准备牵我回家时,我改变了主意——我要他倒出半筐芋头,然后让我坐上去。父亲犹豫了一下,捏捏我的胖脸蛋,点头答应了
学位
硬朗的金色卷发,被干枯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的面包色皮肤,她甚至没有来得及每天在耳边别上一朵玫瑰。对于七十二岁来说,她的身上也还保留着几分残余的美。  她以为她可能一辈子像条鱼一样生活,直到所有的一切消失殆尽。  快递包裹里偌大礼盒上面的鱼还是不免让她有些作呕,眩晕从身体里夹杂着胃酸翻涌而上,堵塞了她的喉咙,让她难以发声。是古典中国风里的那种工笔,每一片鱼鳞可能反光的角落都勾勒得清清楚楚。她从小讨厌鱼,
期刊
我们不能因时代的进步,而把灌溉自己的传统遗忘。  中秋佳节到了,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广大游子纷纷归家,与家人团聚。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一家人在月下尝月饼,倾诉心事,共享天伦,其乐融融。传统节日,还有传统仪式,传统食品,体现着中华的传统文化。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与时俱进”,只顾紧跟时尚主流的,游子回到了家,仍不屑与家人欢聚片刻,总与外界保持“联系”。  团圆饭桌上,总有人低头玩手机,不理会长辈
我有一个希望,想要一份安宁,平静的平常日子若能长久,我是不会生出埋怨的。  家的后边有地,奶奶开垦做了菜园,只是家中诸多变故,如今这菜园由我一人照料。平日里除了上课,放学后也有些空余,只是一天一次浇水也不容易。  母亲身体不好,父亲需要去鱼塘工作,弟弟是不大愿意也没法帮忙,因而我每日放学便要挑水上菜园浇菜。  菜园对我而言是大的,二百多平方,园里没水源,得从五十米开外的家里打水挑过去,来来回回需要
它独特的味道不单源于爷爷奶奶的好手艺,我想,那更是来自于爷爷奶奶对我真切的爱。  那天,父母不在家,我试着自己亲手做了一碗西红柿蛋面当晚餐。平时,我喜欢发呆,这次对着这一碗面,我看着看着就看呆了,热腾腾的蒸汽渐渐模糊我的视线,时间仿佛定格了一般。周边的事物都不见了,四周袭来的是令人无法忘怀的思念。  蓦地,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爷爷奶奶身边。  家乡的仲夏,耳边的蝉声鸣得令人耳朵发疼,午后的阳光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