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化教材建设实践——以《机械基础》教材为例

来源 :教育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亟需满足目前数字化教育的要求,其传统教材尚未达到数字化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本教学团队对机电类学生最重要的技术课程之一——《机械基础》教材进行了编写,以传统教学中的困惑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引入“真题真做”课程方式,用AR方式整合海量数字资源,将教学大纲、试题库、电子教案、微课、三维动画等多种教学素材通过移动端设备呈现,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教材体系,填补了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字化教材的空缺,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类型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化教材建设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广泛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越来越普遍地成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C语言程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环境领域复合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本科学生的学习效果,将OBE理念为指导引入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摘 要:对商科基础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促进人才培养的实践价值和充实教学改革体系的理论价值。文章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改革需专业课教师具有
前言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契机推动了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然而目前高校奥林匹克教育存在的一些难题包括观念和认识上的局限性制约了奥林匹克教育,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指
摘 要:《R软件及其应用》课程是应用统计学和大数据分析专业开设的课程,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基于ARCS(Attention、Relevance、Confidence、Satisfaction)理论的课程
摘 要:《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涉及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课程,具有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本研究以玉溪师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改革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环境工程专业水力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以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基础,首先探讨了教学单位的办学定位和条件,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其次提出了
摘 要:课程群建设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工程,能够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当前经管专业数学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运筹管理和应用统计”课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兴群体,针对他们的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以思政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嵌入式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