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360度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360度视网膜切开术,眼内激光、硅油填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14月(平均8.5月),22例患者中视网膜复位20例,占90.9%;13例视力获得改善,占59.1%.结论 360度视网膜切开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机 构】
: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1006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60度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360度视网膜切开术,眼内激光、硅油填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14月(平均8.5月),22例患者中视网膜复位20例,占90.9%;13例视力获得改善,占59.1%.结论 360度视网膜切开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原因.方法 2012年1~6月对门诊及入住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54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并对35例早产儿视网膜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13.78%.其中阴道分娩、助产较剖宫产分娩者检出率高,重度窒息较轻度窒息及非窒息新生儿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轻度窒息与非窒息新生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性别、胎次
患者女 18岁.因"发现右眼内眦部有液体溢出于2009年1月6日就诊.门诊检查:全身检查无异常.双眼视力1.0,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裂隙灯下发现:右眼内眦角皮肤黏膜交界处(近泪阜部位)有一约0.5mm的小孔,边缘整齐,孔口无红肿,无糜烂,可见黏液,上下睑缘泪小点存在,无水肿流脓等,挤压泪囊区有清亮黏液从小孔溢出。
患者女,18岁.因右眼上睑有一小结节3年余于2013年2月28日就诊我院.患者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病程中结节未破溃.起病前局部无外伤史,家族中无同样病史. 检查:全身一般情况良好,视力:右0.9,左0.9.右眼上睑外1/3处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约3 mm×4 mm,肤色,边界清楚,尚未累及睑缘,不能移动,质偏硬,无触痛,无溃疡及出血(图1),眼部其余检查未见异常.肿物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组织病
目的 探讨徐州地区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的MYOC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 对一四代POAG家系进行全面临床检查,对家系成员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YOC基因所有外显子及相邻内含子,对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照组为门诊随机选取的30名健康者.结果 家系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确诊年龄为13~29岁.在所有患者中均发现MYOC第三外显子密码子由TAC变为TAA,对应的酪氨酸转
目的 观察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散光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25例36只眼首次接受VISXStarS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患者散光均在2.0D以上且无角膜瓣并发症,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眼镜矫正视力、残余散光度、散光的向量改变以及术后眩光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柱镜度平均(-2.65±0.7
短波视野检查法(SWAP)是新研制的一种较先进视野检查方法.其同色觉功能检查方法结合起来,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地灵敏性和特异性.研究发现,SWAP能较早地发现青光眼视野损害及视野进展,并联合眼科其它检查更能提高青光眼诊断的准确性,利于及早治疗.近来研究显示,SWA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就SWAP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Avastin(贝伐单抗)是一类全长、人源化的重组鼠单克隆抗体,2004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最初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来治疗实体肿瘤,后被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引起的脉络膜下新生血管(CNV),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CME),病理性近视引起的CNV,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但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近年
李×× 男 60岁 因"头痛3d"于2007年8月22日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额颞部及左眼部为著,呈阵发性跳痛,无恶心及呕吐,无言语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及抽搐。
恶性青光眼是一组多因素少见的难治性青光眼,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尽管对该病认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治疗上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至今仍是业界公认的眼科重症之一.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新的治疗方法相继出现,给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