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寻蛇记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前两天在加拉村寻蛇未果,于是6月24日,我和B组做人文的刘源博士一起先出加拉,前往直白村。走的时候看着因为被大蜜蜂蜇伤较严重、昨日才与B组会合的巍巍和老徐依然神清气爽,心里的担忧放下不少,同时也希望直白不要有大蜜蜂,手上和头上的刺伤还隐隐作痛(事实上,后来我们还是在直白村发现了大蜜蜂的蜂巢)。
  路上皮卡车开得实在太快,一路的美景在眼前飞一般划过,真担心货兜里的丹增和白马两位兄弟被甩出车外。路过一段很棒的森林,真想让大家给我20分钟下来,看看有没东西可以记录—下……还是赶到村里吧。
  “哇……”车上的所有人几乎同时大叫起来,一只淡黄色皮毛、深色尾巴的小动物,一跳—颠的从车前横穿过去。还以为是一只鼬,回过神来才反应是黄喉貂。上次云南梅里雪山IBE生物多样性调查,老郭有该物种精彩的记录,没想到能亲眼所见这小家伙,心想今天一定会有好收获,毕竟加拉村环境虽好,但还是太干,我需要的类群踪迹全无。
  小雨—直不停地下,车终于来到直白村。人文刘老师立马在村里开始了采访,我一个人在外面观察这里的地形与环境。好多行李让我不能走远,只能守着,还好有只老板的洋猫
  英国短毛猫(没想到藏区还有这玩意儿),—直陪我等雨停。
  临近中午,天空开始放晴。从农庄老板的口中了解到,就在下面的湿地里发现有“脆蛇”,我猜想可能是细脆蛇蜥,天晴就在草地上晒太阳。
  向导贡嘎终于从派镇赶了过来,把我们安顿在一个“农家乐”里,匆匆喝了两碗浓香的酥油茶后各自分头开始工作,刘老师值接和农家乐老板一家沟通起来,我了解了线路后穿上雨裤,带着白马兄弟下湿地开始调查。
  高原的太阳很晒,雨裤一点气不透,闷热难忍,正脱下一半,听到白马在后面不时发出笑声,不知他在想什么美事。这里的环境真是理想,心里一直想着天黑之后必有好的收获。白马穿的是军帆布鞋,只能绕水沟走。突然见他停下了,回身去找什么东西,一直呆立在原地。肯定有什么发现,于是,我跑过去问他。“看到一条白色的蛇。”白马同时用手比划着长度——超过了一米。这是大发现啊!“白色的!”我心里一直这样想。开始了整条沟的搜索,结果一无所获,没有他说的“白蛇”。还是接着看地形……
  转了两个大圈,也没有发现晒太阳的“脆蛇”,走到一个水边时天色暗了下来,之前突然放晴的阳光,让水里的豆娘集体开始羽化。较早羽化的开始了飞行练习,起起落落,漂亮的画面,可相机却难以表达,只能拍拍停在水草上休息的那些。
  这时白马叫我准备收工回去先吃晚餐,顿时,没有吃午餐的饥饿疲倦感充满全身。收起相机,天色已暗,一个劲地往回走。就在我跨一条水沟的时候,眼睛余光扫到左边沟里有东西快速移动,定睛一看一条灰色的蛇,个头不算小,朝着灌丛深处钻,最后停在一块大岩石下。我赶紧让白马把我的相机背过来,准备拍摄,可惜只有它的尾巴在水面上能够看到,无奈,我在大石头后静静守候,白马被我支到一边。10分钟后,蛇才渐渐缓慢移动,这时,我能清楚看到它头部及背上的花纹,是锦蛇属的。
  目标朝着小溪上游—直游走,天色越来越暗,移动中无法用相机进行记录,只能_直跟着它等待机会。最后,它在一块大石头下面停了下来,同时也感觉到我的存在,一动不动地观察着我。我立即装了闪光灯,用200mm的镜头站在水里快速远距离拍了几张。当我还想再靠近它时,它突然钻进了一个石缝中。再次等了20分钟也不见出来,最后只能作罢,和白马赶回农家吃晚饭,希望夜里能再次看到它的身影。
  晚餐前在相机上放大照片,一阵惊喜,从头部鳞片的排列,以及背部鳞片带有黑色的边缘来看,果然是1982年在中国境内记录到的南峰锦蛇,就在那年李胜全老师在东久扎曲采到国内唯一的1号雄性标本(东久扎曲位于南迦巴瓦峰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端与帕隆藏布的交汇处,该地属亚热带植物景观,海拔2100米),之后尚未有科学记录。
  快速吃完晚饭,晚上9点天黑下来,我再次沿湿地进行调查,希望能再次看到它的身影和更多物种。刚过一个独木桥,地上一个黑影窜动,电筒随手一扫,—只蛙类,快速进行拍摄——高山倭蛙收入相机。随后陆续发现大小不同的高山倭蛙,这种生活在海拔3000-4500米的西藏广布蛙类需要充分的湿度和相对避风的地方才能良好生存。直白村的地形正好能满足这一需要,照片视频拍足之后,继续向着白天踩好的地形点进发。来到南峰锦蛇钻入石缝的点进行了十几分钟的搜索,观察无果,只能遗感地离开。
其他文献
这是一群“好摄”之徒,他们因为在西藏高原工作和生活,  和西藏高原结下不解之缘,又因为透过相机的镜头,发现了高原之美。  从此,他们的目光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块缺氧但从不缺乏色彩的土地,  他们从关注自然之美到关注生活在这块大陆上的生灵,  从拍摄的旁观者到推动环保的参与者,他们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讲述人羊共舞的故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拍的藏羚羊。  没有那一年,像今年这样,因
生活在美丽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拥有很多各具风采、特色鲜明的岁时节日。它们宛若神奇的多棱镜,折射出当地人民因不同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传达着对万物有情恩赐护佑的无限感恩,饱含着对万事吉祥的美好憧憬。    阿里地区札达县萨让乡,每年夏末秋初时值青稞成熟之际,当地老百姓会在开镰之前欢度“嘎益节”。除了进行既定的敬神祈福仪式,举办丰富多彩的赛马活动,还会跳起阿里地区独
昌都地区是西藏吐蕃时期石刻分布最多的地区。探寻这些石刻,似乎是对“唐蕃古道”沿途节点的考证,千年的时光早已让古道的样子模糊,但会说话的石头还在传递着吐蕃时期藏东艺术的余温。它们是汉、藏、印等艺术交流的典范,也是佛教在藏东地区弘传的一个辉煌的见证。  在昌都地区的一些民间传说中,文成公主当时进藏的路线有好几条,而察雅县的香堆乡是这几条路线的交汇点。如在民间传说中,文成公主是从四川的德格县进入西藏,经
生态系统趋好、保护力度加大、保护意识增强,使得西藏成为全球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每年10月中旬起,黑颈鹤从千里之外飞到西藏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流域越冬,成为西藏冬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保护黑颈鹤栖息地的力度,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林周澎波、色林措、申扎县自然保护区等均已成为黑颈鹤越冬或繁殖后代的重要场所。  除了保护力度加大、保护意识增强,西藏生态系统总体趋好,也
2009年第三季度,各国政党围绕执政权的斗争不断升温,推动世界政党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发展。一些国家政党明争暗斗,选举中互相纠缠;一些国家政党合纵连横,蓄力挑战政权;还有许多国家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主打革新、惠民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凝聚党心民心,为取得政权或巩固政权做好铺垫。  一、许多国家大选竞争激烈,选情胶着,结果深刻反映了政治力量对比的发展变化。三季度,有15个左右的国家举行了总统或议会选举。多
联合国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合反对轴心国德、意、日的名称,后来被采用作为战后建立的世界组织的名称。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的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会议以世界4个大国——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的代表于1944年8-10月在敦巴顿橡树园拟订的建议为基础进行讨论,并起草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同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宪章规定以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任建军 自由摄影师  1990年入伍,  1996年接触摄影  2004年成为职业摄影师,  2009年摄影作品《海藏一巫》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  2010年摄影作品《海藏一膜》参加大连国际影会。  任建军对青藏高原的痴迷,不只是体现在快门上,他为自已取了个藏族名字,叫“朗嘎”,就是天空的意思,以示对藏族的热爱,对享受高原天空的陶醉。  任建军当初做摄影人,那是笃定了立场的。1996年,作为军人的他
应肯尼亚、厄立特里亚、加纳和佛得角等国执政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2009年5月3日至9日访问了上述四国。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恰逢落实北京峰会成果收官之年,年初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非,阐述了新形势下发展中非关系的六条主张,中非共同确立的“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
今年2月2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骚乱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爆发,给这个恬静平和的城市带来了混乱。骚乱持续了几个小时,街上车辆被焚毁,商店窗户被砸烂,警察遭到玻璃瓶等杂物袭击,骚乱现场一片狼籍。最后共有14人因此住院,37人被捕。很显然,这场骚乱与北爱尔兰强硬派新教徒计划在都柏林游行有关,并且已证实有数百名爱尔兰共和军的支持者参与了此次骚乱。这次事件也为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骚乱缘于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 图/ 张静西格办中学运动会老照片西格办中学  格尔木西藏基地西格办中学1957年10月1日成立那天,有3个将军参加了典礼,他们分别是慕生忠将军、白云峰将军和何洁将军。学校仅有的建筑物就在现在文化中心西南角的小土坯房那儿,教职员工有3位,分别是校长任民和总务雷白让,还有一位老师,学生仅有18位。它也是西藏最早的学校,虽建在区外,但在2002年之前一直是西藏自治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