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受社会各界所关注,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高就业率主要途径,所以高等院校都应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旅游院校着手,浅谈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就业率;就业能力;旅游院校
  
  引言
  在经济市场经济下,学生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发展状况。如果毕业生没能就业,也就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很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解决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第一步,也是发展社会精神文敏的基础保障。
  在这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旅游业的发展也日益欣欣向荣,但是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普遍的“就业难”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作为学校,要努力从学生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一、旅游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分析
  早在1909年的时候,贝弗里奇就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当时的解释是以可利用的成熟劳动为依据,以区分人们合适或是不合适的就业为目的。在我国,就业能力的的概念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各类企业现代化下,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的社会背景下而提出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就业能力的内涵也跟随着在不断的完善和扩展,而且各研究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在我国主要有以下两种:(1)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开发,从而获得实现符合社会需要,满足人类需求的自身价值的能力。(2)就业能力是人们求学、求职、保职以及适应社会市场变化的能力。虽然二者的表述不一,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两者之间皆共同强调了“能力”二字,也就是说,就业能力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为把自己推向就业市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只是这种“能力”由于各种行业的特性和需要会有所侧重,但不论如何,它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胜任某个职位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
  由于旅游行业是众多行业的集合体,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再加上它属于第三产业,所以还具有服务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因此,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个人素质的能力,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才能符合行业的需要,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旅游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能力就体现为他们找工作、保持工作以及换工作的能力,也是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人生价值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品德等的综合能力。所以旅游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由专业知识、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交流能力、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应聘技巧及社会能力等要素构成。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思想可以决定我们的行动,我们要想做好什么事,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对于旅游院校的学生也一样,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首先就得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由于旅游业的兴起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不能把握,再加上以前一些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得他们的就业观有些偏差或是有些极端,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历比较高,如果自己和那些低学历的做同样的工作,就会显得自己低一等,或是觉得自己多读的这几年书没用。所以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指导教师应该端正学生这种不正确的心态,首先要让学生看清楚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虽然它兴起时间不长,但是却符合社会发展,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在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得以保障以后,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这样一种从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转化,给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所以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学习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让他们持乐观态度,并大力鼓励他们挖掘和拓展旅游业市场。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日益旺盛,但是它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能力,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以及其它各方面的能力,总的来说,旅游这个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做好这份具有两哈发展前景的工作。所以学校要要求学生们先学好专业知识,然后再提升其它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对于学生的心态,不能让他们持悲观态度,也不能让他们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要让他们对自己抱有信心和希望的同时,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鹤立鸡群。
  三、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
  定位可以决定学生的未来,准确的定位可以使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目前的学生,很多都处于迷茫状态,对待自己不能准确定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是该做什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针对他们所学的专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可以听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可以做做心理测试,然后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分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看看自己最适合的职业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再看看是喜欢做导游还是酒店管理,或者还是旅行社外联等,让自己这个当局者对自己的认识和旁观者一样或更胜旁观者还清,真正做到“知己”,然后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比如导游、旅游景区讲解员、旅游产品研发员、旅游产品营销员、酒店管理等,所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个人爱好,选择一项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职业。不同单位对求职者的各方面要求都会根据企业的需要而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具备管理行业所需要的能力,同时还有与目标职业单位的特殊需求能力相结合,然后再以自身具备的特殊技能为优势,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四、就业政策分析及面试技巧的培训
  要成功应聘某工作职位,不可避免的要过面试关,只有面试关通过了,才能踏进职场,而要顺利通过面试,就先要分析当前的就业政策,在看清当前就业政策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使自己顺利走进职场。所以作为学校,要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式以及相关的就业政策,了解行业中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把这些信息告诉学生,并教他们分析这些信息,让他们做到“知彼”,这对毕业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在了解了职业的各种信息后,有针对性的培养毕业生的应聘技巧。
  面试一般都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招聘者是希望通过面试了解应聘者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但面试的实质也可以说是应聘者和招聘者之间的一场“战斗”,所以招聘者经常会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如何让学生巧妙的转换和回答,这就要学校给学生传授一些面试技巧,让学生学会把刁钻古怪的难题巧妙的转化成为我们所熟知的问题,另外,在面试之前要求学生在应聘之前要对所面试的企业有所了解,并猜测对方可能的提问,策划一些完美的回答,使得应聘者在应聘中脱颖而出。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要教学生懂得分析当前的就业市场、就业政策以及就业前景,再给学生讲述一些师哥师姐的面试实例,还可以为他们举办模拟面试,让他们从身边的真实事件中领悟面试技巧,让学生多了解所面试行业的相关资料,以让他们沉着应战。
  五、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知道,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也只有去指导人们实践才体现了它应有的意义,才有它存在的价值。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更不可忽视,我们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用它来指导我们实践,这才体现出理论的作用,否则,理论对我们是毫无用处。学生在学校里几乎都只学到一些理论知识却没有付诸于实践,而没有实践的检验,对于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正确他们却无从得知,也不能深刻感受理论的来源,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只有让学生们亲自去实践,才能感受理论的来源,并检验真理的正确性,这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强化,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在激烈的竞争下,我们都常会谈到工作经验,而学生从小到毕业,几乎一直在学校中度过,很少有机会在外实践,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做些兼职,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几乎就没有实践过,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学校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说很多旅游院校内就设立得有实习酒店,让学生亲自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完善的实践场所和设施,学校要对现有设施进行不断的改善,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另外,学校还应加大实践设施的资金投入,拓展实践的空间和范围,尽可能的使设施能够满足所有有关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所用,并且力争建设标准化实习基地,建立属于自己院校的旅行社、酒店等地点实习,为学生找“工作经验”提供一个平台。
  为避免学生在学校实习期间随便敷衍,可以使自己院校的酒店、旅行社等走向经济市场,面对市场营业,进去实习的学生就是里面的员工,学习各部门的操作与管理,了解并掌握各部门的流程,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是感受旅游业的气氛,体验真正旅游业的生活,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结束语
  为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然后让学生从各方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特点爱好,再然后教学生学会分析当前的就业情景和就业政策,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再加强他们的实践教学,最后让他们做到“百战百胜”。
  
  参考文献
  [1]张奕晖.关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旅游论坛,2010(03).
  [2]刘博.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08).
  [3]蒋述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构项目课程体系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4]周斌星.浅析体质投资对旅游院校的重要性[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5]姚霞,姚秀芬.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新西部(下半月),2010(02).
  [6]谷慧敏,Raphael R.Kavanaugh,俞聪.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5(S1).
  
  作者简介:黄群(1965—),男,福建福州人,硕士,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饭店,旅游市场营销。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信仰是关乎人类精神家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提出“两种道德”的观点,其中“愿望的道德”体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这一点来思考道德信仰及其重建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信仰;愿望的道德;道德重建    一次偶然的机会可以让我与全国道德模范徐茂同学面对面交流,他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崭新精神风貌与高尚道德情操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理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虽然好于文科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某工科学院为例,详细分析当前理工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理工科毕业生;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是关乎国家、社会稳定的大事,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校也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
期刊
【摘要】学科属性问题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基础地位。本文从就业指导理论学科属性研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就业指导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提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兼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学科属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学科属性    笼统地说就业指导理论是综合学科、应用学科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学术期待,事实上,建立在具体实务基础上的、以经验传授为主的学科都具有综合学科、应用学科的某些
期刊
【摘要】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始终放在突出位置,精细化推进“一把手”工程建设。注重从以下方面展开:其一、思想认识到位,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其二、机构人员到位,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优秀工程;其三、工作经费到位,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优秀工程;其四、工作条件到位,满足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优秀工程;其五、工作责任到位,夯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优秀工程;其六
期刊
【摘要】自主招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四所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问,以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和改革建议。  【关键词】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公平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昌市现阶段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情况、存在问题阐释分析,从环保低碳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南昌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及构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低碳;公共自行车;租赁;南昌市    1.前言  目前,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因素。而爆发性增长的小汽车则是碳排放的主要制造者之一,它们引起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等许多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描述了当前江西省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的一些典型现状及问题,阐述了从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建立覆盖全省的就业服务机构及实施创业教育等方面解决这些状况和问题的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江西省;大学生;就业状况;对策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期刊
【摘要】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中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创新制度,正确引导,才能抓好抓实。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制度创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如何发展好、建设好这些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部部长周济再三强调:“办学以人
期刊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加强校企合作,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改革评价模式,才能彰显五年制高职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构建的特定的,由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能力与素质结构、教学装备、教学过程、评估与反馈
期刊
【摘要】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之初,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就业考研的情况,从问卷中了解到学生关于就业、考研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做好毕业生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就业意向    为了解新闻传播学类201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和择业状况,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我们制作了《新闻传播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就业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