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千面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唐朝诗人骆宾王在《咏美人在天津桥》中记录了一位佳人信步桥上的情景一样——“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在我国古代,描写美女佳人的诗歌文章数不胜数。然而最直观地表现这些佳人的却是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它记录了古代美女们的传奇故事和世俗生活,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古代美女众生像。
  仕女画内容丰富,主要有以反映神话传说、宣扬社会教义、体现世俗生活和表达浪漫爱情故事等为题材的画作。
  神话传说
  从大量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石、帛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远古而来的传统审美意识、造型手段在不断延续、发展、丰富。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锦绣华贵的墓主人形象的塑造和对太阳、太阴的神话式的解译,就是明证。五代画家阮郜所绘的《阆苑女仙图》(图1)是以西王母的侍女萼绿与董双成的神仙故事为题材。“阆苑”是传说中仙人的住处,有时也指宫苑。此图描绘的仙山阆苑为仙女生活游玩之地,茫茫大海中一片宁静的仙岛,水天浩瀚,波浪环抱,礁岸崎岖,松柏挺立,竹林间白云缭绕,岸边珊瑚琅玕。苍松翠竹间,一群女仙休闲聚会,其中三个地位显赫,在小仙女的陪侍下坐在一起,或执卷欲书,或展卷凝视,或拨弄三弦。四周有乘鸾女仙、乘龙女仙、驾云女仙,还有在海面上凌波漫步、缓缓而来的女仙,与地上群仙互为呼应。作者笔下的女仙、女侍体态纤弱,衣纹圆软,其优美动作和陶醉于此的表情十分富有感染力,观众似乎感觉有丝丝音乐直入耳际,余音绕梁不断。该画充分显示了画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明代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图2)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两章内容创作的。湘君和湘夫人为湘水之神,或云为尧的两个女儿。画幅的中间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前者手持羽扇,侧身回顾,神情生动。人物作唐妆,高髻长裙,长袖飘逸,衣裙曳地,体态修长,衣纹细劲而舒畅,形象古雅,有益表现湘君、湘夫人在空中款款而行之态,给人以飘飘若仙之感。画面简洁明快,毫无背景衬托,而纯以人物形象本身刻画性格。在画幅上方,书有屈原所著《楚辞·九歌》的《湘君》、《湘夫人》两首诗词,笔体优美流畅。作者利用画面的空白,衬托了人物飘飘御风的动态,格调清古幽淡。
  社会教化
  贞女烈妇自古以来一直为我国士大夫所推崇,以劝诫妇女德行的教化题材绘画作品大量出现。这些绘之于丹素的女性形象或是维护封建礼教的“贞妃列女”,或是“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淫后贤淑。这类用作“劝诫”的妇女形象古代已有定名,统属在“古圣先贤、孝子列女”的画中。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的《列女仁智图》(图3)以绘画的方式传达了汉代的名儒刘向所写《列女传》中列女的故事,表现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汉成帝沉湎于酒色,宠信赵飞燕姐妹,朝政大权旁落于外戚手中,危及刘氏政权。光禄大夫刘向针对这一情况,采摘自古以来史书上所记载的贤妃、贞妇、宠姬等资料,编辑成《列女传》一书呈送汉成帝,希望他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维护刘氏政权。全书按妇女的封建行为道德准则和给国家带来的治乱后果,分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七卷,其中仁智卷共收集了15个列女故事。此卷为残本,其中“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氏妻”、“孙叔敖母”、“晋伯宗妻”、“灵公夫人”、“晋羊叔姬”七个故事保存完整,每段都有人名和颂辞,构图及人物形态都比较古朴。宋人画的《女孝经图》(图4)中所描绘的《女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女性教育经典,书中历述不同阶层的妇女应该遵守的妇道,以及侍奉公婆、丈夫等人的原则。全卷的装裱采取一文一图的形式,图中除以敬谨侍立或跪拜的妇女,与端坐的尊长者相对,阐明彼此相处的伦常秩序,也有织布缝衣的生活场景,均以告诫讲述孝道的意涵,以及各种女性应该遵守的礼仪。
  世俗生活
  “一颦一笑皆性情,举手投足是故事。”仕女画中展现的古代美女绚丽多姿的世俗生活场景让我们历历在目。
  上流贵妇和宫中仕女的起居游乐是仕女画主题之一,无论是表现宫中生活的《挥扇仕女图》;还是描绘节令游赏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还是反映乐舞弹奏的《吹箫仕女图》,皆透露出丰富的世俗生活情调。唐墓壁画是仕女画中反映宫廷仕女生活的艺术珍品。每当欣赏者驻足于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图5)前时,无不啧啧称赞。画面共有九位宫女,为首一人头梳单刀半翻髻,目视前方,双臂交叉置于腹前,挺胸趋步前行,姿容华贵高雅。其后一人头梳螺髻,回头似在向同伴吩咐事情。其余七位宫女梳半翻髻、螺髻或惊鹄髻,手中分别持有烛台、团扇、如意、方盒、高足杯、拂尘、包袱等物,侧身缓行。其中二女着男装,其他七位皆着窄袖袒胸短襦,肩披丝帛,下穿红、黄、绿等色曳地长裙,脚着如意云头履,画面人物生动,应是宫中侍寝的图景。九位宫女彼此顾盼呼应、悄声细语、步履轻盈、动作灵巧、仪态万方。这幅宫女壁画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然而,平淡的生活情节,一经画家巧妙构思,竟妙趣横生。这幅壁画,无论是构图设计,还是形象塑造、勾线敷彩,均能代表唐代人物画的高度水平。画中这群风华正茂的女子,以其特有的风采,闪现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杜秋娘图》(图6),此图以唐代杜牧所作《杜秋娘诗》为题,刻画的是杜秋娘侍奉唐穆宗的皇子李凑时的形象。杜秋娘唐装高髻长裙,手执排箫并举在胸前,似欲吹未吹,又似吹而复止。其面容丰满端庄,衣带飘拂,婀娜多姿。其衣饰、容颜、表情等都与她此时的身份、处境相吻合。作品以简洁凝练的墨线勾出人物淡淡的眉颊,点出思绪绵绵的双眸。此时,她正陷入沉思之中,表情平静,内心却极不平静。她是为峥嵘岁月的流逝而郁闷,还是为前景未卜而忧思?
  古代社会分工“男耕女织”,制衣步骤中的“捣衣”工作原本即具有鲜明的性别色彩,然而,画家描写妇人捣衣并非为了展现女性工作之辛勤,而是借着捣衣传达某种幽怨的女性美,牟益的《捣衣图》(图7)即为代表。所谓“捣衣”,是古代养蚕取丝,将生丝煮制后,用杵舂捣捶打以去除其表面的胶质,使其柔软而富有弹性,便于着色和织成衣物的加工过程。该画利用手卷形式在卷动时具有时间推移感的特性,从右到左依次描绘抱着布练、整理、捣练、剪裁、缝制、装箱等程序,整幅作品弥漫着哀戚的情调。画中人物三十二个女子,她们以群体方式共同为远处的丈夫制作衣服,表示这是女性生命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画中的女子脸上出现了中国人物画里少见的丰富情绪表现,妻子既觉思念,又担心丈夫的安危,虽然个个仪态优雅,脸上却难掩焦虑。由于全画是以素淡的白描技法画成,没有抢眼的色彩,却反而衬托出弥漫全画的淡淡愁思,是描绘闺怨相当成功的作品。慵懒、幽怨和淡淡的愁思并不是仕女画所有的主题,其外也有愉悦欢欣的一面。明代画家杜堇的《仕女图》便描绘出后宫之中嫔妃们一番欢快的日常生活场景,她们或自弹自唱,或听乐人演奏,或由画师对人写照,或以蹴鞠、槌球为乐……全卷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堪称巨制。作者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在较为简疏纵逸的笔法间,将人物或自我沉醉,或心事重重,或强颜欢笑,或安详闲适,或愉悦欢欣的心境表现出来,可谓是宫中生活的百态图。在《仕女图》卷中,有一幅表现仕女捶丸的画面(图8),“槌球”即“捶丸”,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相似。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名称改为捶丸,因为与现代高尔夫球相似,被戏称为现代高尔夫球的“鼻祖”。图中有几个仕女在捶丸,三位簪花仕女在松树下轻移莲步,轻松推杆,姿态优雅,捶丸正兴,旁边还有两位丫环侍候着充当球童,画面生动有趣,体现了古代女子欢快的娱乐活动。
  爱情故事
  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一直是诗歌书画极力宣扬的主题,仕女画中的爱情故事也不例外。明代尤求的《红拂图》(图9)就描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红拂女是隋朝权贵杨素的侍女,原名张出尘,因常手持红拂而得名。唐初兵部尚书李靖尚任马邑都丞时,曾以布衣的身份求见杨素,两人在交谈之中,立于一旁的红拂见李靖气度不凡,顿生仰慕,遂夜奔归李,二人结为夫妇,同至太原,后红拂扶助李靖建立功业。此图所描绘的正是李靖拜见杨素时谈话的场景。在一个素面大屏风的前面一矮榻上,杨素坐于其上,傲慢不经,形迹自若,李靖拱手坐于其右前一绣墩上,敬畏谦恭中又透出机智精明,充满智慧。在杨素右侧,红拂女手持红拂,正凝神静听李靖陈述,其余家妓三三两两立于杨素两侧,有的持扇私语,有的持如意欲与红拂交谈。这一美人慧眼识英雄的故事,后世广为流传。
  薄云初淡,夜幕降临。漫天的繁星似仕女画中女子们的眸子,如歌如诉。我站在窗前,轻轻地体味着那画中一位位古代女性的忧伤与欢乐,思绪竟也有些飘忽,仿佛品味着一杯清茶,余味犹然。
其他文献
从友人处得到一本《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是八年前出版的,它就是一本年谱。作者潘益明是专门研究江西陈氏家族的专家,钩沉史事,汇编成册,很见功力。书中对散原老人陈三立子女们作了介绍,着重写的是老七陈方恪,乃是陈衡恪(师曾)、陈寅恪等名人的胞弟,诗才出众,是民国诗人。书中第136页有如下记载:当时,陈方恪、孔紫萸夫妇住在南京城南中华门西花露岗4号一平房里。1940年12月里,陈方恪过五十岁生日,邀集几位
期刊
人物名片  毕冠良,1964年6月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美院高研班导师,文化部艺术考级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山水画创作院艺委会主任,吉林出版集团《画与话》主编。先后就学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创研班、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杜大恺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龙瑞工作室,现专职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作。  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及国际性展览,被国家机关和多家专业收藏机
期刊
如今,一个读书人的书斋里除了电脑和几本书,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在古代,一个文人的书房案头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外,还会有大量的文房用品,比如笔洗、笔筒、镇纸、砚滴等。这些文房清供随着岁月的变迁,已经逐渐消失在文人的书斋案头,难以寻觅到它们昔日的踪影,只有在收藏家那里,可以见识到它们往日的精彩。砚滴又称水滴,是一种专供研墨用的滴水器皿,它形体虽小,却设计精巧,便于流水量的掌控
期刊
接连几个星期天下雨,市场去不成,也不能闲着,下乡收货吧。于是翻开手机通讯录,找出几个地皮户的电话,终于联系上一个。  中午饭毕驱车来到他家。院子里堆着石柱础、石刻板之类。上了二楼,长条茶几上堆满各类收藏品,因事先通话告知,故已为我准备了一些物品,如古籍旧书、老纸件、文房小摆件等。我大概翻看一遍,发现这品种不太合我口味,或者档次偏低,就歇下与主人闲谈。他说他入门不久,但在收藏上也耗费近百万元。由于是
期刊
嘉宾简介  王开贵,云南省会泽县人。从事古玩收藏、投资与鉴赏二十余年,现为滇昆宝藏总经理、北京滇云阁艺术品中心董事长、全球古玩网CEO  记者:听说您从小就接触古玩,那您是什么时候正式踏入收藏圈,契机是什么?您怎么理解“收藏”?  王开贵:我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农村。在十几岁的时候,我就经常跟着父辈在会泽县及周边的市县下乡收货。会泽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史积淀丰富,当地对古玩杂项的收藏
期刊
人物名片  牟丕芳,号一多,1967年生于辽宁朝阳,祖籍山东蓬莱,师从著名画家龙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先后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山水画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山水画精英班,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山水画协会副秘书长。  出版有:《龙瑞工作室画家——牟丕芳》、《牟丕芳山水画集》等丛书。 作品和专题介绍于
期刊
乾元重宝是唐朝官方铸造发行的法定货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民间俗称“乾元大钱”。  唐代乾元重宝钱是中国钱币史上首次以年号加重宝为文的结构,是中国最早的纪年钱成汉汉兴钱(338年始铸)的沿承和发展,也是首次以重宝命名的钱文,开重宝钱文体制之先河。对唐代以后各时期甚至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钱币铸造
期刊
燕下都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南,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也是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20世纪60至80年代,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燕下都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部分发掘。经过数十年、几代考古人的努力,逐渐还原了这座战国古城的整体风貌。  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6公里,占地约3500万平方米,是现存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分东城和西城两部分,东城分为
期刊
人物名片  鲁建,知爱草堂主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书法院副院长、蓝田书法院名誉院长、安徽和州书法院副院长、西双版纳书法院名誉院长、江苏盐城鹿鸣书社名誉社长。  书法作品入展、获奖:  中国第二届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第四届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作品大展(中国
期刊
《三桃图》主要表现三个红润熟透的桃果,前两个侧面相背紧挨,另一个背面朝后。其桃叶虽仅寥寥数片,但充满偃卧顾盼之态,很好衬托了桃果的丰硕圆满(图1)。本作系宣和旧式装裱,绢本,25.5×26.5厘米,上有四方鉴藏印,左下为“齐氏”、“父庚”、“齐氏千□”, 其主人待考,而右上的“中山”朱文印,即是日本的中山商会,该组织是清末民初时期日本最大的艺术品运营公司,曾在中国和日本两地大量收购中国艺术品,运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