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举措的对策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编号:E1-0508-15-XS0102,项目名称: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举措的对策研究
  摘要: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与专业艺术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专业艺术教育相比,公共艺术教育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理工科类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尤其值得关注。本文拟从对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举措上进行探究。
  关键词:理工科;艺术教育;创新举措
  艺术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工科院校加强艺术教育,开展校园艺术实践活动,拓展艺术教育阵地,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的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整个教育水平的突破口。艺术教育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同时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通过课堂艺术教学和丰富的课外艺术活动,在学生亲身感知参与的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艺术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浩瀚的艺术宝库。经过学习和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艺术,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将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分辨鉴别文化的能力。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挥艺术教育在国民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创造是艺术和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艺术创造蕴涵的鲜活的个性特征充满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艺术课中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表现欲望,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艺术教育具有提高人格的作用。人格的提升来自于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净化”功能。所谓“净化”就是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达到的一种“去除杂念,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接受者由于受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扭曲的人格变得圣洁而纯正。艺术教育的“净化”功能实际上是审美情感“共鸣”的深人和发展,由此可以实现人格的提升。这种由情感净化而实现人格提升的方式,正是审美教育的调整。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弥补理工科学生艺术教育缺失的必要环节。理工科为主的院校生源大多是理科生,高中时代的文理分科教学和高考带来的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在中学时代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逻辑思维训练,接触文学艺术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艺术对人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培养理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艺术教育对于理工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理工科院校完善通识教育的必要组成。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大学开始重视开展通识教育,而艺术教育对于理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创新举措
  (一)加强课程设置,强化日常管理。
  构建规范、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要确立艺术学科在理工科大学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完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化艺术教育。理工科大学可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所具备的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如美术、音乐、书法、摄影、戏剧、曲艺等,开设一至两门综合性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必修课;还可以尝试将学生参加“艺术团”、“剧团”等艺术类社团的训练折合成选修课学分,这既保证指导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管理还要把艺术课程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要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方而有明确的要求,并力求做到课时、进度、考试、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
  (二)引领校园文化,促进协同发展。
  将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两者在艺术教育的职能上实现互补、相互促进,从而大大提高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为满足理工科大学生多方而的艺术需求,可结合木校实际情沉,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参加校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水平;请专家或艺术名流来校讲座;邀请和观摩高水平艺术团体的演出,参观高水平的艺术展览;积极开展与周边院校及社区的交流与协作;将艺术教育成果送下乡;美化校园环境等。还可以根据各校的专业特色开展艺术活动,形成木校的“特色艺术”。
  (三)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指导、管理和激励的功能。理工科大学应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而发展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强化艺术教育的责任制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形成实施艺术教育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艺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西王母由一个形貌怪异的神话人物演变为传说中的掌管不死神药的神仙,并进而成为道教的女仙,反映了神话人物历史化与宗教化的过程。  关键词:西王母;形象;演变;原因  一、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一)西王母的原始形象  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中后期的有关西王母的神话,是西王母神话的渊源,具有较高的神话价值。在这一阶段中,西王母的形象还是一个兽、人、神的混合体,人神的性质还很模糊,但从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原
合同附随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它具有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弥补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不足、追求实质正义的功能.研究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适用,对于民法设定附随义
卫慧的创作在70年代出生的作家的作品中较有代表性。近年来对她的作品评说较多,但大多是从“后现代”、“后殖民”等角度,只看到与传统的断裂方面,而忽略了对传统的承续。事
九月的高原rn秋风芬芳的手掌rn柔柔地拂过 九月的头顶rn亘古的高原 此刻rn孤独而深刻rn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传统装饰纹样是历代艺术家通过长期的累积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提取出来,其造型和色彩都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
摘 要:自古以来,太阳被看作是光明和力量的象征,许多关于育日崇日的太阳神话广为流传。人们对太阳有着深深的崇拜,并表现出多种形式。这反映了先民们对生命、温暖、光明的追求与崇敬。  关键词:太阳神话;太阳崇拜  一、从太阳神话看太阳崇拜  (一)育日神话  《山海经》中记载:“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帝俊又名帝喾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方法:设一组58例于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PCT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数字表随机分对照组29例行常规护理,分析组29例
目的:深入了解(牙合)型、骨型、软组织面型在各类错(牙合)中的相互关系,探讨错形成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2~15岁安氏各类错(牙合)患者440名及正常(牙合)者60名,采用概率计算法
是一部独特而有份量的讨论死刑的作品,作者探寻了人类死刑的历史.认为死刑产生的温床是人类社会的禁忌体系.死刑的需求根植于人类深层的社会心理,是集体罪恶感和整个社会的焦
有个性的诗人,总会有他自己的抒情方式,他的诗也因个性而有特色,更容易感染人,为读者所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