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开放性”主观试题及解题思路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y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放性”主观题的特点
  “开放性”主观题最早出现在上海高考试卷中,近几年各省市高考试题中也频频出现,其开放的形式有:论证的开放性、论述的开放性、观点的选择性、认识的开放性、史学方法的开放性、全面的开放等。“开放性”主观题的特点是,通过新情景的创设,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突出表现在鼓励个性与创新精神,真实而深入地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技能与素养。
  二、“开放性”主观题的类型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开放性”主观题,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种类型:
  1.开放某一组试题的某一问
  此类试题一般从历史学习的态度、对问题的理解、所获得的启示、建议等方面进行设问,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主要立意是考察历史的借鉴教育功能。命题者往往只提供问题,并不提供标准答案,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客观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并创造性地得出历史的结论。作答此类试题的宽松度较大,考生得分相对容易。
  例如:(2006·北京文综卷·37(4))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
  (4)展览四:当代文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联合国千年报告指出,建设一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需要每个国家和每个人的努力。联合国秘书长在2004年新年致辞中呼吁,国际社会不仅要关注局部战争冲突问题,也要致力于解决全人类面临的贫穷、病症、环境恶化等问题。
  请根据结束语和所学历史知识,就解决当代文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一条建议。(4分)
  【方法点拨】此类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评卷要求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答此类试题有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是“审设问”,明确设问的范围。即求答项:一条建议;中心项:文明发展面临的问题(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建议);限定项:当代(时空);提示项:根据结束语和所学历史知识(答题的依据)。第二是“读材料”,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局部战争冲突、贫穷、病症、环境恶化。这就为回答好“建议”打下了基础。第三是“提建议”,根据前面所找出的问题,提出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解答好“建议”的落脚点。
  2.观点型“开放性”试题
  观点型“开放性”试题又称之为“小论文”的形式。此类试题考察的范围广,具有较大的深度与难度;主观性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我展示空间;答案要点包容性大,甚至只有答案要求而无具体答案。
  例如:(2012·上海单科卷·39)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方法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有四个关键步骤。首先,明确问题及要求,即“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其次,阅读材料,提炼材料的主要意思和主旨。材料一中北京、上海出现了女子学校,妇女获得了工作和参政的权力。材料二中教育总长汤化龙对女子教育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样有百害无一利。第三步,明确观点,联系知识,罗列证据,安排结构。材料一与材料二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体现出的是民国初年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这也说明民国初年时期的近代中国正处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其证据有: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材料一);另一方面,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材料二)。第四步,形成文字,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中有论。
  【参考答案】答案l: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民国初年处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妇女权利的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倡导男女平等。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不但教授她们适应社会的各类知识、技能,而且还以培养妇女参政为宗旨。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时期,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观念的冲突。
  答案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倡导女权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女子学校的兴办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这些学校致力于提高妇女的知识答案和参政意识,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对于这一新事物,也出现了异议,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
  答案3: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
  答案4:没有基于材料回答问题
  3. 开放的组答方式和答案标准等“开放性”试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以教材的历史观点为依托,以组答方式和答案标准的开放为特征。它不要求考生独立阐释自己的观点,而是考查考生对历史规律的认知深度和掌握程度,在对史料鉴别、提炼、组合中凝练出自身思想的精华。
  例:(2012·北京文综卷·37(4))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的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方法点拨】解答本题首先抓住“水与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中心问题,然后,立足于“水利建设、生产工具的改进、新式海军、殖民扩张”等组织在一起的新的情景,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分析归纳。例如,从“罗盘针、新航路开辟、海上马车夫”总结出“水与世界市场”,从“新航路开辟、海上马车夫、海上丝绸之路”总结出“水与交通运输的发展”……第三,依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分类、补充,并对材料进行阐释。
  【参考答案】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利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利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利发电的代表之一。
其他文献
滨海城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经济与城市建设均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土地开发力度加大,由此起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滨海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发挥农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环节。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农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
对随机选取的8个发生在大城市的地震,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分别对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以及震前准备、震后救援、致灾因素等管理措施进行了统计对比,并归纳出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正】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由听课评课走向观课议课,这一演变不是简单的一种名称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文化的建构。一、
<正>有人将过去的2016年称为"知识变现的一年",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的得到App下载过百万;果壳旗下的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42天用户就超百万;知乎旗
“美”,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亮”词。“美”,是公众对时代的一个期盼。地球上最美的国度,是中国,因为,这里有最宏伟的建筑,最美丽的风景,最勤劳的人民。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随着
论述了青海地区常见的主要灾害类型及危 害,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
马克&#183;吐温的思想存在从乐观到悲观的明显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体现了终极关怀由"有神目的论"到"形而上学"再到"遭科学主义解构"的变迁。
作为医疗保障制度较为健全的国家和地区,英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三地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经常成为学术界的研究对象。英国是全民免费医疗的典范,新加坡是政府主导的混合型医疗
本文以华南地区1951 ̄1990年41个代表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序列,采用各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累积频率来分析近4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和旱涝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找出该地区降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