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喷防渗技术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某坝基渗漏进行高喷灌浆处理,介绍高喷灌浆防渗止水施工技术及其应用,以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喷灌浆;防渗止水;施工应用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房层建筑、公路交通、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的基础防渗加固工程中。
  高压喷射灌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形成的喷射流强制切割掺搅地层,改变地层的结构和组成,同时灌入水泥浆或混合浆形成连续板状或柱状凝结体,起到加固和防渗的目的。与一般注浆相比,不存在可灌性问题,只要高压射流能破坏的土体,高喷灌浆均可处理,尤其在一般注浆无法处理的细砂、粉细砂地层中效果更为明显。
  该技术不需开挖地基,只要钻孔至地下设计深度,就可以按设计要求造就一定几何形状的混凝土凝结体,成为结构密实、强度大、有足够防渗性能的防渗墙,以满足工程需要。其工程质量比较可靠,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因此,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地层情况做好施工前的生产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施工参数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一、某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高喷灌浆介绍
  广东省潮州市某中型水库总库容为6,000万立方米,主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最大坝高为35m,坝长为640m。主要功能为灌溉、发电、防洪。因运行时间长,病险隐患增多,需要进行除险加固处理。其中主副坝坝身及坝基防渗处理均采用高喷灌浆。
  二、地质勘探资料
  根据勘探及试验资料,坝体由杂色粘土和砂质粘土填筑而成,碾压质量差,密度不均匀。坝基接触带为第三系粉砂、细砂夹粉土,密实,厚2~13m,左坝基较薄,右坝基较厚,取样颗分试验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占87.2%,可灌性极差;下部基岩为白云岩,表层弱风化,透水率为0.9~38Lu。
  三、主坝防渗灌浆设计
  高压摆喷技术在广东推广应用时间较早,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中,成熟经验较多,2000年曾在某水库副坝中使用,孔距为2.2m,开挖检查搭接效果较理想,因此无需再进行摆喷试验。
  高压旋喷是近几年才应用于水利工程大坝防渗加固中,可借用资料不多,故施工前应进行旋喷试验,复核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该水库主坝特点是坝不高,坝较长,坝体坝基均需进行防渗处理。结合工程实际,防渗灌浆总体设计方案为上段(坝土+粉细砂层)采用高压喷射灌浆,下段基岩采用常规帷幕灌浆(防渗标准q≤5Lu)。其中左坝段粉砂层较薄,采用高压摆喷灌浆,里程为0-014~0+202,长216m;右坝段位于老河床上,粉砂层较厚,是防渗处理的重点坝段,采用高压旋喷灌浆,里程为0+202~0+658.456m。
  高喷灌浆采用三重管。为便于高喷灌浆施工,高喷轴线布置于坝轴线上游2m,平行于坝轴线。其中高压摆喷孔距为2m,采用折线形式连接,板墙轴线与高喷轴线交角为25°,分两序施工;高压旋喷孔距为1m,套接,成桩直径要求不小于1.2m,亦分两序施工。
  四、旋喷灌浆试验
  1.旋喷试验区布置
  试验区布置于右坝肩上游,里程为0+535~0+539。此段坝土厚5~6m,以下为粉细砂层,坑挖可检查坝土段及粉细砂层段成桩情况。试验区布置见图1,孔距均为1m。其中旋喷轴线上试验孔钻孔深度按设计要求施工,浆液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两翼试验孔钻孔深度为15m,分别掺10%膨润土和掺30%膨润土。
  试验用膨润土从20km外的土料场附近运输。
  2.主要技术参数
  提升速度:旋喷轴线孔为10cm/min,掺10%膨润土孔为11cm/min,掺30%膨润土孔为12cm/min;
  旋转速度: 9转/min,喷嘴直径1.8~2.5mm;
  水压:Ⅰ序孔、Ⅱ序孔35~38MPa,水量50~70L/min;
  气压: 0.7MPa,气量2~3L/min;
  浆压: 0.7~1.0MPa,浆量50~60L/min;
  浆液密度:纯水泥浆1.5~1.6g/cm3,混合浆液1.3~1.4g/cm3。
  3.试验检查
  3.1、开挖检查:观察描绘孔斜、桩径、搭接厚度、凝结体强度情况;
  3.2、室内试验:通过钻孔取样两组送室内进行抗压及弹模试验;
  3.3、注水检查:检查孔内注水检查凝结体的渗透性。试验成果见表1
  从开挖出露的桩体看,搭接厚度为0.4~0.56m,且纯水泥浆桩径明显大于混合浆液桩径。
  旋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重管施工工艺是可行的,设计参数基本合理。浆液宜采用纯水泥浆,提升速度不应大于10cm/min。
  4.现场施工
  4.1、施工方法
  由于帷幕灌浆时浆液易串入坝体影响高喷质量,施工顺序要求先高喷后帷幕灌浆。为加快施工进度,按每40m坝段划分一个单元,高喷和基础帷幕灌浆交替进行。高喷钻孔要求钻至基岩层,深入基岩0.5m,然后下高喷管开始喷射、提升。
  主要施工设备:高喷台车2台,高压泵2台,150型钻机17台,灌浆设备8台套。
  高压喷射施工工艺流程:
  定孔→钻机就位→钻孔→高喷台车就位→下喷管至孔底→制浆→自下而上旋转(摆动)提升至设计顶高程→冲洗喷管→高喷台车移位→回灌→成桩。
  4.2、特殊情况处理
  4.2.1、因故停喷后重新恢复施工前,应将喷管下放0.3m,采取搭接处理后,方可继续向上提升和灌浆,并记录中断深度和时间。
  4.2.2、当冒浆量超过注浆量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及时进行处理。若冒浆量过大,可采取提高喷射灌浆压力、缩小喷嘴孔径、加快提升速度等方法解决;若系地层中有较大空隙引起的不冒浆,可采取降低提升速度、加大浆液浓度等方法解决。   4.2.3、旋喷与摆喷搭接处增加两个旋喷孔,先旋喷后摆喷。
  五、效果评价
  高压旋喷灌浆总孔数为473个,总进尺为9,957.8m,其中旋喷段长9,060.4m,耗用水泥4,546,500kg,单位耗量501.8kg/m;高压摆喷灌浆总孔数为108个,总进尺为1,108.3m,其中摆喷段长950.4m,耗用水泥434,900kg,单位耗量457.6kg/m。
  1.钻孔检查
  1.1、旋喷凝结体上钻孔检查共13个,其中4个为原孔检查,9个沿轴线偏离原孔0.25m。共进行注水试验42段,渗透系数1.54~7.33×10-6cm/s,平均值为4.5×10-6cm/s,满足设计要求;
  1.2、取芯观察,旋喷凝结体胶结强度较高,且第三系粉砂层段明显高于坝土段。
  2.开挖检查
  2.1、旋喷成桩径为1.25~1.4m;
  2.2、旋喷各桩之间套接良好,厚度为40~55cm;
  2.3、旋喷桩结构密实,水泥浆分散性好,与坝土胶结良好;
  2.4、摆喷板墙厚为9~26cm,搭接处厚度为20~30cm,板墙连续完整。
  3.巡视检查
  3.1、坝下游田地内原来的出水点水量已明显减小或消失;
  3.2、坝下游管理所水井内出水明显减小,水位下降;
  3.3、安设于下游坝脚的量水堰测不到渗水,高喷板墙整体防渗效果较好。
  六、经验总结
  1.高喷灌浆较适合于粉砂层坝基防渗处理。粉砂层因其颗粒较细,常规帷幕灌浆时有如铺了一层厚厚的反滤,吃水不吃浆,难以形成防渗帷幕;
  2.旋喷浆液应采用纯水泥浆,不宜采用混合浆液。由于旋喷冲切掺搅范围大,土层升扬置换率低,大部分被切割破坏土体将与水泥浆液混合凝固硬化,凝结体已具有良好塑性,无需再掺入粘土或膨润土;
  3.坝土一般密实度较高,采用高压旋喷进行防渗处理,因旋喷切割土层作用弱,设计孔距不宜过大,以0.8~1.0m为宜;
  4.旋喷与摆喷搭接宜采用先旋喷后摆喷,搭接效果较理想;
  5.帷幕灌浆轴线布置于高喷轴线上游或下游均可,搭接效果影响甚微,具体应视场地条件而定。本工程设计两条轴线相距仅0.8m,为避免钻孔破坏防渗板墙,旋喷段帷幕灌浆孔应正对两旋喷孔之间,摆喷段因其采用折线搭接,帷幕灌浆孔则要求对齐摆喷孔。
  6.某水库主坝左坝段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右坝段采用高压旋喷灌浆,下部基岩采用常规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有效地截断了坝基粉细砂层渗漏。工程施工过程顺利,并收到了很好的防渗效果。
  参考文献:
  [1]尤立峰,王宗礼,尤立委,高喷灌浆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甘肃科技,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200-2004,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对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水工混凝土外加剂、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和应用分析,旨在促进同行业务交流,促进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对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与主要特点的分析,针对当前暖通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一、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构成与特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已达到40%,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物在采暖、通风、
摘要:工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项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常见裂缝问题进行了简单成因分析,并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预防 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轴心抗拉强度很低的脆性材料,混凝土构件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发生环境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时,混凝土
摘 要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尽量不破坏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居住者的健康,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绿色建筑的兴起为暖通空调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暖通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述绿色建筑的基本含义、特性及环境问题。从主动式及被动式两方面介绍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技术,并指出环保、节能的暖通空调技术对绿色建
【摘要】随着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技术的发展革新,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普遍应用不但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对供热通风与空调的施工技术提高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对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供热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在通常的情况下,空气的调节系统主要包含冷热源、空气处理、空气输送与分配、冷热媒输送以及自动控制等部分,在具体的安装施工时应该注意要根
摘 要: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全球变暖的大环境趋势,人们对空调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本文从中央空调的组成和分类入手,分析各种中央空调的优缺点,就不同的建筑功能如何选择中央空调系统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选择  1、引言  近年来,空调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空调即空气调节,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空调设备和调节手段对空气进
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能否实现,水暖安装工程作为土建施工的附属工种,与土建施工关系密切,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其完成质量的好坏对于结构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乃至城市形象都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就高层建筑水暖安装施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水暖安装;施工管理  1、工程实例  某栋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为34000m2,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23层。
摘要:挡土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部位,特别是中小型灌区建筑物,其进出口挡土墙工程量一般占全部工程量的30%~5O%左右。所以,搞好水工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对于建筑物技术上的可行,经济上的合理, 以及工程运行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挡土墙的设计,对水工挡土墙的结构选型、材料选型以及对影响挡土墙安全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挡土墙无论从选型还是在具体设计或施工中部要贯穿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