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和寻常疣的消退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y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疣常常会在短期内自然消退。本文就此现象进行探讨。一、扁平疣的消退 1974年,作者对10例突然发炎的扁平疣进行了密切的临床和组织学的观察,发现所有病例的组织标本中,真皮浅层和表皮均有致密的单一核细胞浸润。数周后,随着炎症消退,所有的疣都自然消退。根据这些发现,作者推测细胞免疫在众多扁平疣损害的自然消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对麻风早期皮疹的病理变化的观察,提出了麻风分类及传播途径的见解.作者认为,麻风早期皮疹的组织学变化,往往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麻风早期免疫学因素的作用以及通过皮肤感染的途径,虽然已被广泛接受,但近年来对后者又提出异议.然而,所有这些都缺乏病理学的支持.因此作者从“光谱”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组织学变化与预后以及免疫学反应有关的现象来确定的)的角度重新观察早期皮疹的病变.
作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来自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病人的体外培养的T细胞系HUT-102(细胞表面表达Tac抗原)为底物,检测了40例活动性SLE、30例非活动性SLE、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9例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病人和25名正常人的血清。
本文采用5%灰黄霉素90%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治疗平滑皮肤的毛发癣菌病44例及小孢子菌病20例,局部外搽,每日2次,眼睑附近不用.毛发癣菌病总的疗程11~30日,平均18.9日,治愈时间平均15.5日,多发性损害患者治愈期平均18日.治疗开始后平均12.6日菌检阴性.羊毛状小孢子菌病总的疗程11~18日,平均14.3日,20例中19例治愈,治愈时间平均14.5日,平均11.3日菌检阴性.治疗
最近Morimoto等(1985)对1例伴有银屑病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用活性维生素D3(Iα-OH-D3)口服治疗后,银屑病皮疹意外地得到消退。后来又对12例银屑病全身或部局应用Iα-OH-D3或Iα,25(OH)2D3治疗,亦均有效。Iα-OH-D3在肝脏中代谢形成活性Iα,25(OH)2D3。
作者在资料复习中提到:目前正在研究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的(5)羟色胺代谢失调的发病学意义。有人确定组织胺和(5)羟色胺与激肽酶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已确定激肽酶的巨大生物活性比组织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为高。认为在过敏性皮肤病激肽系统的研究特别有前途。
甲吲噻腙主要用来防治牛痘接种后的皮肤并发症。有报道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有效。作者用来治疗扁平苔藓,共观察29例,男17,女12。病程自数周到10年,半数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皮损均广泛,9例伴皮损和口腔粘膜损害,3例唇红缘和颊粘膜与齿接合处有糜烂溃疡性损害。
期刊
服用利福平以前及用药后两周内、一个月、3个月、9个月、12个月共作7次细菌检查,每个患者在两处病损作涂抹标本,以400个麻风菌为总数来计算形态指数。形态上分为完整菌、断裂菌、颗粒菌。较多的近似的完整菌,即Sub-solid菌应注意区别。经一年治疗观察,56例中有52例(92%)形态指数有明显降低。
期刊
自从1960年Shepard报告小白鼠足垫繁殖麻风杆菌成功以来,麻风病化疗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鼠足垫繁殖麻风杆菌这一实验工具为鉴定药物疗效和筛选新的抗麻风药物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与此同时,砜类药物的药理学研究亦有一定的进展,因而目前已有可能把麻风病的化疗建立在客观的细菌学和药理学的基础上,从而使麻风病的治疗水平大大前进一步。
期刊

近20多年来,随着合成皮质类固醇的发展,外用皮质类固醇已成为皮肤病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武器之一。我国目前也在应用,因此本文对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原理、筛选方法、适应症、副作用、基质对其效能的影响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等进行了有关资料复习。

期刊
带状疱疹常见于某些恶性病患者。网状系统疾病中尤为多见,根据报告发病率达15~25%。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受抑制之故,这与疾病本身和放射、化疗等治疗有关。在这些情况下,易产生带状疱疹的全身播散,伴较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