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双套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1.5%~17.5%[1],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吻合口瘘的的重要手段.近来我们在原骶前引流管的基础上应用开放式双套管引流方法,成功治愈9例吻合口瘘,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患者男,61岁.感腹胀1年,腹部触及包块,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无骨痛及发热,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体格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色素沉着,胸骨无压痛,脾大至全腹部及盆腔,下极至耻骨连合,右侧至腋前线,质硬无压痛,肝肋下5 cm. B超:胆囊多发结石,巨脾。
期刊
例1患者男,31岁,体重约70 kg.因“头部车创伤致昏迷2h”于2011年2月10日入院,急诊行“冠状切口额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降压术”.术后5d发现左下肢明显肿胀,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2次/d,抗凝治疗.3d后出现血小板下降,由132×109/L进行性下降至31×109/L,诊断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
期刊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Ⅱ、Ⅲ期患者应行术后辅助化疗,化疗可有效提高大部分患者的生存率,但对术后何时开始化疗仍有争论.我们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FU/亚叶酸钙(LV)方案对术后早期辅助化疗与对照组进行了观察,现就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期刊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住院的肠梗阻患者中有2/3是因为术后肠粘连造成的.对粘连性肠梗阻目前公认应首选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有绞窄性肠梗阻倾向时,再中转手术.目前确定中转手术的时机主要根据临床观察和保守治疗的时间决定,有很大的主观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客观资料进行手术时机的判断,避免或减少过度手术或者延误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期刊
目的 观察胃转流术对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选行胃转流术的32例胃溃疡合并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1、3、6个月体质量指数(BMI)、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0、30、60、120、180 min血糖和GLP-1水平,分析术后并发症和6个月时糖尿病转归情况.结果 术前卒腹血糖为(9.5±1.0)mmol/L,术后分别降至1周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样型和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7,MMP-7)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E-cadherin和MMP-7在20例基底细胞样型和21例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细胞样型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构成比为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道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联合LC两种方法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L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2006年3月到2009年9月共24例晚期胃癌患者入组,其中ⅣM0期14例,Ⅳ M1期10例;其中包括肝转移5例,腹膜种植转移4例,肺转移1例.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PCF)或表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ECF)方案化疗2~4疗程,然后手术治疗,手术后继续术前方案化疗2~4疗程.结果 本组中7例未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因疾病进展放
肛周瘙痒症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1]).引起肛周瘙痒的病因较多,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本组收集的120例瘙痒患者排除了全身因素,均由肛周局部因素尤其是肛周湿疹所致,将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法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肛周局部封闭外加止痒膏剂治疗,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女,46岁,因"腹壁及右下肢静脉曲张伴肿痛20年,腹胀6个月"于2009年4月12日入院.查体:心肺(-);腹软,腹壁可见浅静脉曲张,以右腹壁为重,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脐平面腹围85 c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