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诗词诵读之我见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ting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75-01
  
  高中新教材语文课本和读本中所选诗词100多首,在学习这些诗词时,如果仅停留在老师口若悬河地分析,之后让学生听一下录音并背会的层面上,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词之美,并喜欢上这些美玉,提高文化素养,才是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诵读教学恰恰是开启这扇美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呢?下面,我就诗词诵读的认识谈几点浅见。
  1 把握感情基调
  要读好一首诗,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感情基调。是豪放,以激昂之语诵读,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缠绵,以轻盈之语诵读,如李商隐的《无题》;是清新绚丽,以明快之语诵读,如杜甫的《绝句》;是凄凉伤感的,以低沉幽咽之语诵读。
  所谓以情运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说的便是这一道理。
  2 标出重读
  感情的表达需要通过语音的轻重来传递。诗歌之中哪些地方需要重读呢?
  ①表“情”的字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②动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③修饰语
  如果不是修饰语,中心语的感情倾向便不会如此明了。因此对修饰语的重读会使感情的爱憎更加鲜明。如: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几处修饰语写出了祖国的贫穷和落后,也道出了作者内心的伤痛。
  ④表达强烈感情的代词
  如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拍成之后,一次演出,面对趋炎附势,不敢坚持正义的宋玉,婵娟怒斥道:“宋玉,你是个无耻的文人!”演出结束后,台下一观众指出,不如把“是个”改成“这”。这一改,确实神妙!一则发音短促有力,二则复指强调,感情表达更加强烈。
  3 注意停顿
  恰当的停顿既能突出诗歌的抑扬顿挫之美,也有利于更好的表达感情。一句诗在哪些地方停顿才合适呢?
  3.1 语义片段停顿。 大的语义片段之间,如主谓宾之间,往往要进行停顿。
  “这是|一潭|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3.2 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而进行的停顿
  并列的意象之间,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感情而进行停顿
  例(1):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以上意象之间,须读得慢且低沉,方能显出游子内心的凄凉。
  例(2):小说《丰碑》一文中,面对被冻僵的老战士,有这样两句: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说:“这就是军需处长……”
  如何诵读“这就是军需处长……”这一句呢?小战士明知道眼前冻死的老战士正是把保暖衣服送给别人的军需处长,内心的伤痛自然无法形容,回答除断断续续外,还应略带哭音,可做如下处理:“这/就是/军/需/处/长……”
  4 巧用技巧
  诗歌的诵读与弹琴一样,琴有低沉高亢,诗亦有;琴有轻重缓急,诗亦有;琴有上滑音、下滑音、颤音,诗也有上拖音、下拖音、平拖音、颤音、呼气音等。否则,琴弹出来便会干巴巴毫无情致,而诗读出来也不过空具普通话的外壳而已,内在的神韵则荡然无存。因此,要把一首诗读好,以下技巧亦不容忽视。
  4.1 平拖音,即水平拖长尾字的余音。
  如果在读完一句后戛然而止,便显干涩,拖长余音,便有余韻。符号标志为“→”。
  如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再如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2 上拖音、下拖音
  上拖音即尾音上扬并拖长,下拖音即尾音下沉并拖长。上拖音易读出喜气,下拖音易读出深沉。符号标志分别为“↗”和“↓”。
  4.3 颤音,颤音即颤抖之音,易表达凄凉伤感之情。符号标志为“﹌”如柳永的《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4 呼气音
  朗读需调整气息,而有些词句,如同谈话,借呼出之气发音更为合适。符号标志为“↑”。
  (1)语气词
  “……可能……哦↑,可能太多了……”
  (2)一段的开头句也常用气音。
  附:《雨霖铃》诵读标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其他文献
【摘要】让我们的学生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基础,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行为;习惯;品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65-02    拿破仑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的确是这样,好习惯不仅会使你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更会为你
期刊
【摘要】无论是天意还是人愿,我们都向往着润育的最高境界。润物无声,育人有意的教育意境,既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师的天职。  【关键词】 鼓励;尊重;表率;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68-01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这是被人们传唱至今的千古佳句,教育工作者常常用来描绘教师精彩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天意还是人愿,我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73-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輔助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英语教学。计算机网络应该与外语教学进行全面整合,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应构成一个生态化的外语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整合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转换,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作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广泛的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人的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如何达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根本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一个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断凸现的生动活泼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 博览; 熏染; 人格; 精神; 高效课堂; 学习策略; 巢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78-01    科学的教学结构是上好阅读教学课的关键。“四步走”是一种成功的阅读教学结构,程序为:教师激趣导入→学生读、思、议、说→师生互动解难→课后拓展延伸。  第一步,教师激趣导入。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教师要运用得体的教态、适宜的语气语调,结合挂图、
期刊
【摘要】现代医学在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缜密的基础上揭示了医学研究对象的整体统一性、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动态平衡等辩证性质。在科研中运用辩证法, 从事物的多种联系和变化中探寻出路, 开拓思路, 常能产生突破性的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应成为越来越多的医学科研工作者接受和应用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哲学;医学;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29-01    什么是有效教学?是教学生会做一个题,还是让学生会做一类题呢?中考试卷九成来源于教材,但只有5%是学生熟悉的题,需理解的占了74%,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由一及类,学得轻松愉快呢?笔者主要是从例题的角度来思考。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72-01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比过去的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更符合课改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精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语文课改实验的面貌: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
期刊
【关键词】 物理问题;模型;过程;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42-01    一个物理问题,都有一定的物理情景,涉及一定的物理过程,要想正确地解答物理问题,必须把有关的物理内容分析清楚。一般说来,分析一个物理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1 选取研究对象  不论是力学问题、热学问题,电学问题或其他问题,都有一个选择和确定研究
期刊
【摘要】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在这些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心灵受到创伤,上进心不强,学习成绩差,经常做些违反纪律的事情。同时,自卑、孤僻、逆反心理也经常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针对单亲家庭的这些异常心理特点,笔者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课堂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治,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从而促使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异常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