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梅花粉萌发研究

来源 :中国园艺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花粉采集时间、贮藏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榆叶梅(Prunus triloba)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硼酸有利于花粉的萌发,硼酸浓度为18mg/L时榆叶梅花粉萌发率较高。蔗糖浓度对榆叶梅花粉萌发的影响不十分明显。聚乙二醇(PEG6000)对榆叶梅的萌发表现出显著影响,花粉的萌发率随聚乙二醇浓度增加而上升。榆叶梅花粉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16%PEG6000+8%蔗糖+18mg/L硼酸;上午10∶00采集花粉的萌发率要显著地高于下午3∶00采集的;温度对贮藏后花粉的生活力影响较大,温度降低越能保持花粉的生活力。在-20℃条件下贮藏48h后,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小。干燥条件对榆叶梅花粉的贮藏效果较好,相对湿度32%下贮藏48h,榆叶梅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小,而数据证实在相对湿度81%条件下萌发率减半。
其他文献
"生物氧化"是生物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将其划分为若干章节,或者适当删除部分内容,但也未改变其在生物化学教学上的重要性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和实际
诗歌创作中的表达困难不仅是因为诗人的功力欠佳 ,而且也是语言内在缺陷所致 ,这是诗歌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的特点。在诗歌创作中 ,感性语言和表达沉思的语言可以相互转化 ,感觉
<正> 一、给本刊编辑部的信《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 云南历史研究所的杜玉亭同志给我寄来了贵刊1981年的第二期,上面刊登有他的一篇大作,提出了要和我商榷的一个问题——即
纵观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全球化的大趋势,结合我国卫生资源的现状,我们认为,应该把以下4个方面作为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取向.
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
通过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临安市西天目乡人民政府和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以S
作为新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的主体,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创业活动的集聚和活跃程度,是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和绩效差异的关键指标。中国区域创业活动与区域经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繁荣,在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产生了论诗诗,开创了以诗论诗的独特体式。试从论诗诗的源头谈起,探讨自杜甫《论诗六绝句》开创绝句论诗以降的论诗诗,并以元好问
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是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研究已阐明,脂肪分泌的脂肪因子作为炎性因子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促进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
<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目前各地正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在改革实践中,各地已经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