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高血压病控制现状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當前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控制率的状况,探讨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控制率的影响。方法:对723例本院2011-2012年的门、急诊的高血压病患者,按文化程度分为小学以下、中学、大学以上三组,按年龄分组28-40岁、40-60岁、60以上三组,调查高血压病的知晓情况、社会心理及高血压控制状况,并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的知晓率不同,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年龄组的血压控制程度都有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血压控制率较好,高龄者相对较低。患者心理因素对血压的控制在各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知晓率、控制率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呈正相关,与年龄的高低呈负相关。患者心理因素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呈正相关。在不同年龄段,中年患者的心理因素最严重。因此,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控制率。
  【关键词】高血压病;知晓率;控制率;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79-02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hypertension control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Di Liang Xiaoyan Liang Zhoulihuan
  (Central Hospital of Kaiping City zip)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wareness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n these two rates. Method:Randomly select 723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and outpatient departments of hospital between 2011 and 2012. Based on education level, this group i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hich are graduates of primary school, middle 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s. Furthermore, the group is divided based on age as well; the first group is between 28 and 40 years old, the second group is between 40 and 60 years old, and the third group is older than 60 years old. For each group, collect the date of the influence of awareness rate, control rate and psychology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and ha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data.Result: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and ages had different awareness rate of the disease. The awareness rates in patients graduated from primary school, middle 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were ,respectively,.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also contribute to different control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Furthermore,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control level was increased when the education level is higher; A high degree of culture bette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The elderly are relatively low. Control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on blood pressur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1, theref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There is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level and awareness and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s has nega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the patient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ducation level.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most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impact is on middle age patients.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can improve the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Keyword】hypertension ; the awareness rate; control rate; psycholoqic factor
  2002 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 %,2005 - 2009 心血管病报告表明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2 亿[1],2005 心血管病报告表明
  我国高血压控制率24.0%[2]。,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通过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高血压病防治有所改善,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当今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因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有效控制率并未明显提高。因而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文探讨本地区高血压患者目前的控制现状与心理因素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3]。对723例本院2011-2012年的门诊、急诊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首次就诊病人为156人。年龄在28-90岁之间,男性337人,女性386人,将他们按年龄划分三组,分别是28-40岁有90人、41-60岁有366人、60岁以上有267人。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分三组,小学及以下的有205人, 中学有393人, 大专及以上有125人。
  1.2 方法 通过来诊询问,并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他们对高血压病的知晓情况,如高血压标准、高血压相关知识和危险因素及日常心理因素如焦慮、紧张、愤怒等,观察高血压控制状况,并作相关体查。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百分比)表示,统计学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血压病人对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中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同,三组分别是35.1%、68.1%、78.4%,P<0.01,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不同年龄的知晓率不同,三组分别是49.2%、75.3%、58.7%,中年患者知晓率最高,年轻患者知晓率偏低,P<0.01,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高血压病控制状况: 判断标准:采用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本次调查的数据, 对于高血压患者, 不论其是否服用降压药均以当时来就诊所测的血压值为准。不同文化程度的控制率,三组分别是27.6%、29.8%、31.2%,可见文化程度越高,控制程度越高。P<0.01,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不同年龄的控制率,三组分别是31.4%,30.8%,27.6%,年轻患者比老年患者控制得好。P<0.01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因素:不同文化程度心理因素的影响,三组分别是58.7%、28.6%、32.7%,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因素影响越大,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在各年龄段之中,40-60岁患者心理因素最高约42.3%,28-40岁较低约25.2%。P<0.01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3 讨论
  一个地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是反映该地区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次统计结果无论是不同文化程度还是不同年龄的患者,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有一定的提高,从不同文化程度来观察分别平均为60.5%、29.5%,结果控制率与我国2005年调查的结果24.0%相比无明显的提高。本文结果显示,知晓率、控制率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呈正相关,但与年龄的高低呈负相关。大半数的病人的血压还未能控制,在临床中急诊科常常还会出现高危血压的病人,甚至已经发生心血管事件。还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呈正相关,但在不同阶段年龄而不同,中年患者的心理因素最严重,他们的知晓率也最高,控制率并非最好,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联。这些患者知道自己患病过于紧张,或是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家庭矛盾紧张等因素关系较大,以至导致血压不稳定或是用各类药物也未能达标。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它除了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失调外,社会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治疗中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的结果也观察到,40-60岁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最高,他们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生活工作压力也最大,精神长期过度紧张。常由于外界的紧张刺激,如容易激动、好竞争、常觉时间不够而有压力感的人,这类型人明显提高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此期若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导致血压升高,并使服用降压药无效,因此他们的控制率并不高,相反,有些对疾病思虑过多,反而造成精神过于紧张。据报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其情绪障碍发生率68%[4]。 王慧的调查中有30%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有焦虑和抑郁情绪[5]。 总之心理状态的好坏与血压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治疗环境,可以使他们有一个平和、健康的心境,从而使血压得到更好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C] 2002综合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2]王增武,王馨,李贤,等 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状况的演变趋势[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033-1036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60-1064
  [4] 郭克锋 苏景宽 王庚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34
  [5] 王慧 高血压患者80例心理状况调查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18):261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92-01  連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指采用每天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连续性的,缓慢的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电解质,炎症介质,对病人的血流稳定性较好,多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广泛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非肾科疾病。有效地监测和护理,大大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从而
期刊
【摘 要】目的:在不断提升的相对局限的护理服务中探索适宜产科特点和孕产妇需求的的连续性护理服务形式,切实为孕产妇提供满意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法:自2010年以来我院产科开展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服务形式,对比并分析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孕产妇对产科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护士形象,促进医患和谐,提高了医院竞争力。结论: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与服务形式,使我院的孕产妇得到针对性的关怀和指导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采取保守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治愈44例,占55%;有效32例,占40%;无效4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均未出血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8%。护理后抑郁及焦虑程度显著低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安置引流管后的主要护理措施和要点,为提高引流管的护理质量提供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以手术治疗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92例临床护理资料做研究分析,同时选择没有放置引流管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总结主要的护理措施和常见的并发症。结果:本组92例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下全部康复出院,其中出现引流管周围皮肤破溃感染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57-01  垂体瘤是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的良性肿瘤,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发生率高,约占颅内肿瘤的10% 一15%【1】,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2】。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经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瘤,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康复快等优点【3】,成为临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2组,研究组27例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27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分别进行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分疗效和社会功能量表(SDSS)评分。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末在PANSS量表评分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尿激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69例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尿激酶溶栓治疗,150~200万U尿激酶+生理盐水100ml,45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同时配合心理护理、溶栓时的护理、溶栓后的护理、避免灌注后心律失常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t-PA、PAI值和3个时间段血管再通率相比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心脏急症和稳定性冠心病治疗,观察临床用药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ACS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选择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45例,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22例,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保守用药治疗。结果:通过两组积极治疗后,不稳定组显效13(28.89%)例,好转18(40.00%)例,总有效率68.89%,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98例老年糖尿病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在控制血糖以及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3次/ d,连服12周,观察治疗后1、4、12周眩晕改善效果,采用经颅多普勒观察大脑中动脉(MCV)、椎动脉(AV)治疗前和治疗12周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计算脉动指数(PI)。结果:治疗4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量表对无症状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策略。方法:择无症状脑梗塞患者250例为观察组, 选用包括简易智力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循迹连线测验和理解记忆等5项测验的一系列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随机分为MMSE和全套量表测试两组。在诊断无症状脑梗塞后1、3、5、7d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测验次数的增多而MMSE评分升高,所診断的认知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