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在射箭项目疲劳恢复中的作用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运动性疲劳是竞技体育领域的一个难题,其恢复的主要手段基本上以服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恢复,药补不如食补,而射箭项目的疲劳又具有其特殊性,恢复手段的多样化是解决疲劳恢复问题的趋势。中医药膳在这一方面所具有的特殊能效是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替代的,本文通过对中医药膳的论述,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医药膳的的价值,在射箭项目运动性疲劳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膳 恢复方法和手段 射箭
  
  一、前言
  随着世界射箭项目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和强度大幅度的增加,而训练后的运动性疲劳如何恢复是当今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各种疲劳恢复的介绍和对比,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的优势,发挥中医药膳所具有的特殊手段来进行射箭项目运动后疲劳的恢复。
  二、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一次性强有力的负荷或持续运动负荷后,靠应力集中的运动器官(关节、韧带、骨骼、肌肉)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脏器和调节功能下降、能量不足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功能性的变化为特点的,导致运动负荷器官功能下降、感觉不适、能量缺乏和代谢产物堆积等现象。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这样的一个超量恢复的良性过程。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提高人体功能来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和保持并增强人体健康。
  三、中医学对运动疲劳的认识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主要依靠通过自身和外力的调和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沛。《内经》就有“五劳所伤”,“精气夺则虚”,“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的记载。劳倦是指过度疲劳而言,一些学者把疲劳划分为肌肉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心理疲劳4个方面。劳力包括肌肉疲劳,内脏疲劳,是由于运动员长期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所致。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劳神即神经疲劳与心理疲劳,是由于运动员长期参加训练、比赛、思想、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神经系统又处于应激状态。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这些不良因素导致人体经络、脏腑、阴阳平衡失调,人体的精、气、神受到较大伤耗,导致脏腑亏损,元气虚弱,精血不足,多因素致人体衰弱的结果。所以运动疲劳主要与中医虚损证有关。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无论劳倦伤脾,劳伤气血,过劳筋疲,劳极伤肾,都必然累及五脏六腑。中医认为只有“脾气旺,才能气血充”,血的运输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气行血行,气滞血淤。所以脾的虚损必然累及气血的虚损。再则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肾同源,无论肝病殃肾,还是肾病及肝,同样影响精血转化,影响到肝主筋的功能,表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劳,运动能力降低,甚至卧床不起。内经《宣明五气论》中记载:“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而作为射箭项目,其特点是站立时间长久,精力消耗大,长时间用眼和技术动作用力局限于一定局部肌肉群。所以,射箭项目的疲劳主要是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上,易造成脾虚与肾虚,所以作为中医上的恢复应集中在这两方面进行。
  四、中医药膳的构成
  药膳原本不属于普通的膳食,而是中医食疗性膳食的一个组成部分。膳食的形式涉及各种菜肴、羹汤、粥饭、膏滋、糕点、米面食品、酒类、饮料等,食品类型十分广泛。加用中药的膳食称之为“药膳”,始于西周时期宫中官职人员掌管帝王的膳食保健工作。
  药膳的原料主要分为食物和中药两部分。食物的种类十分广泛,涉及人们常见的“谷肉果菜”,如各种谷物粮食和薯芋、豆类;禽兽肉类,鱼类和龟鳖、蚌蛤、蟹虾,以及部分虫、蛇类;水果、干果和部分野果,各种蔬菜野菜。除此之外,调味品、香料、茶和代茶饮品实际上也属于食物。用于药膳的中药除用其功能外,应有不同程度的可食性,故不如食物那样广泛。它们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须无毒性,如党参、枸杞子、人参、白附片等。其次,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可以咀嚼食下,如党参、山药、茯苓等;或者原料中药有较好的气味,比较适口,如小茴香、甘松、砂仁、草果、桂皮等。所以药膳应用的中药只是全部中药的一小部分。按中药功能分类看,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温里药、化湿药、消食药中,其它类别中药较少。至于药性猛然、有毒的中药,绝不能用于药膳。由于一些中药是可食的,所以这一部分中药与食物有交差,即有一部分原料既是食物又是中药,即有营养作用,又有药物作用,在药膳中具有双重性质,是构成药膳的基础。
  药膳的配方: 药膳的配方与一般食品配方不尽相同,它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中医方剂组成的主次辅佐关系,一是膳食的调配原则。前者,在组成药膳配方时,对所使用的原料应有主次辅佐关系。后者,主要是指要使药膳既有中药的特点又要符合膳食的要求,有色、香、味、形、质等方面的美感。二者必须互相协调,有利于增强药膳的食疗效果。药膳配方主次辅佐关系,除与配方中各种原料的作用有关外,也和各种原料的用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居于主要地位的原料其用量应大于其它原料,而一般性食物原料如大米、面粉和某些蔬菜、肉类,由于膳食种类如粥饭、糕点、菜肴所决定,它们虽占有较大的分量,一般并不居于主要地位。
  射箭运动性疲劳恢复常用的药膳配方:根据射箭项目运动疲劳的特点,我们应以健脾补肾的配方为主,所以在日常的药膳配方中,经常使用的中药有人参、山药、枸杞、红枣、莲子、山楂、乌鸡等,在日常训练中常用的几种药膳如下:
  早餐:山药面糕点、红枣枸杞粥
  中餐:乌鸡人参枸杞汤、板栗炖鸡块、山药汤圆、山楂糕,
  晚餐:小米人参粥、莲子粉粥、玉米面馒头、红薯等
  饮品:菊花茶、西洋参茶等
  五、中医药膳的用法
  药膳的用量:首先是以一人食用为准,确定其总量,供一人一次食,或一日、二日食,作一日食的通常是分二次食用,供二日食的以此类推。在总量的范围内,按比例决定各种原料的用量。每种原料的一日用量,食物部分,按运动员的食量确定,并参照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和膳食营养标准;中药部分,参照中药学或国家药典规定;究竟一种药膳用多大的用量,要考虑药膳制作的可操作性。
  药膳的制作:运动员多为集体食堂,自助餐形式的就餐,不管菜肴还是汤类、主食,都基本上是大锅饭,所以在药膳的使用上就必须有所考虑。如做茶、做粥,可考虑用一次量;而做糕点,做一次用的就很不方便,应考虑供多日、多次食的用量。药膳应多以粥、汤、炖品、糕点为主,这样可以比较有效的监测运动员所食用的量,而做成菜肴,运动员所食用量的大小则不可监控。
  六、其它常用运动疲劳的恢复手段及优缺点
  1、能量剂:这是一个总称,其中包括有微量元素补充剂、激素补充剂、复合能量补充剂等;其主要优点就是服用方便,见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所缺少的营养物质;缺点主要是随补随运动消耗,需要不间断的补充,一般服用的又都是进口药剂,经费投入较庞大。
  2、中药:根据中医理论运动疲劳属于五劳所伤,所以中药制剂可以从机体内部进行调节,全面促进机体的自我恢复功能,来达到恢复疲劳的目的。其优点是全面调理身体内部各个脏器,见效较快,资金投入适中;其缺点是提取不方便,成分测定不易。
  3、物理手段:包括理疗、按摩、针灸、水疗等。优点是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缺点是需要专业器材和人员配合,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条件下,还无法在省专业队以下配备。
  4、运动员恢复数据对比:
  通过近两年对射箭运动员恢复手段效果数据对比:
  样本:男女各五名运动员
  恢复前提:在一周期的大运动量训练之后,男运动员的血色素平均为11.3克,女运动员平均为9.8克,并且所有运动员均不同出现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的症状;
  A、能量剂补充:连续十天服用进口肌酸、维生素合成片、补铁剂,十天后男子运动员平均血色素为14.1克,女子运动员平均为12. 4克,睡眠状态改善,食欲情况无好转,调整训练一月后测定血色素男子运动员为12.6克,女子为11.3克,十天共花费2000余元人民币。
  B、中药:以阿胶、人参、大枣、枸杞为主要成分,连续十五天煎制药剂,早晚各服一次约250毫升,十五天时血色素男子运动员平均12.6克,女子运动员平均为10.8克;二十一天时,男子运动员为15.1克,女子为13.2克;睡眠状态改善,食欲情况无好转,调整训练一月后测定血色素男子运动员为14.6克,女子为12.3克,十五天共花费人民币3000余元,相对能量剂恢复起效时间要慢一些,但持久作用时间长。
  C、中医药膳:在大运动量训练后,两个月的时间内,每天三餐中加入不同花样的药膳,但以健脾补肾为主,药品有人参、枸杞、山药、大枣、山楂等,配以明目饮品,要求运动员定量食用,一月后测定血色素男子运动员平均为11.9克,女子为10.5克,两月后测定为男子运动员平均为14.2克,女子为12.9克,睡眠状态改善,食欲明显改善,调整训练一月后测定血色素男子运动员为14.1克,女子为12.7克,两月共花费人民币1800余元,并且是伙食费中支出不需额外申请经费。相对前两项手段中医药膳起效较慢,但持续效果时间长,运动员的机体在吃中,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运动员易接受,肌体得到全面调理。
  根据以上几种恢复方法的比较,都有一定的长处,但是缺陷也是明显的;而我国中医药宝库中药膳可以发挥其以上几点的长处,弥补其的短处,简单方便实用,不为是运动疲劳恢复中较好的手段之一。
  七、中医药膳的特点及使用原则
  中医药膳源远流长,由于具有药食同源,服用方便,养生延年的功效,所以在运动疲劳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有效持久的作用,这也是其他恢复手段所不具备的。但是,药膳的使用也有其方法,应当遵循中医用药的规律,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药膳具有以下特点和原则:
  1、注重体质,辩证施食:所谓“注重体质”、“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运动员的体质、健康状况、疲劳程度、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药膳食谱;如秋冬季就应偏重于补肾补血,而夏季就偏重于化湿健脾开胃等。
  2、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只要根据运动员的体质,辩证食用,基本上无毒副作用。而药膳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增强抵抗力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这样又可以保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质,保证训练的系统性。
  3、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运动员多畏其苦而对其有抵制。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八、结论
  中医药膳在射箭运动动疲劳中恢复的作用与大部分恢复手段基本相同,但是其有具备食用简单,效果持久、费用低廉等其他恢复手段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大力挖掘中医药膳的潜力,结合其他恢复手段的优点,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医理论对运动疲劳机制的分析与思考》张明超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年10月 第4卷
  [2]《中医学对运动疲劳的认识》杨润琴 李承道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10月第1卷第7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