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b6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教师自身的提高,微观课堂教学,优化反馈信息三个方面论证了如何打造成多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课堂效率 专业知识 人格魅力 微观教学过程 优化反馈信息
  
  打造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让我们不懈追求,最终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结出硕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打造多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有许多方面值得探究,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自身在各个方面的提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折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上紧随老师,注意力集中地,认真地听课。
  1、“打铁先要自己硬!”教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目中有人、胸中有纲、腹中有书。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切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将整体知识化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并将其分散到各课时中逐个加以击破,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每节课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分析众多知识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知识链,易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使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所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2、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当听课的邻校教师问他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间时,他答复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教师只有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琢磨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用自己的情感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1)教师调整自己的情绪,注重外在、内在形象。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心旷神怡,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不良情绪则相反,会诱发学生紧张焦虑的心理,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试问:没有抖擞精神和勃勃生气怎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一个满脸倦容、无精打采的教师走进课堂,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学生必然会懒得动脑、动手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踏上讲台,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迅速集中注意,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2)微笑——沟通心灵的“催化剂”。 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既是师长又是朋友型的教师。微笑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无比的亲切,使学生们胆子大了,信心足了,脑子就更活了,课堂气氛就更轻松了。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能使学生适度地兴奋,既具有学好的信心,又能使智力发展达到最佳状态。反之,教师上课时板着脸、冷冰冰的,学生的面部表情也是冷漠的,双方都把教学当成枯燥、机械的履行义务,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如何产生学习兴趣、何来兴奋和激动?
  (3)一名好教师除要博学多才外,更要注意师德修养,努力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真正做到“人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感到教师值得亲近、值得信任、值得敬重。教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教师,师生间形成融洽、默契、宽容、和谐的心理环境,才能建立情感交流的基础,否则只会有去无来、无法共鸣。教师本身素养如何是情感发挥积极作用的首要因素。
  二、一堂课时间虽短,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教学过程。就提高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率而言,我觉得下列几点尤需注意。1、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总之,只有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教学活动中优化信息的反馈,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1、要及时反馈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实验表明,及时的反馈和不及时的反馈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及时的反馈能使教师正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活动,讲解时就更能抓住重点,有效地克服难点,更好地贯彻执行各项教学原则;不及时的反馈,可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模糊的认识,甚至产生知识的负迁移,学生也就不能够及时地根据教师输出的信息正确地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影响到了学生正确地清晰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作为教师来讲,也因此丧失了最好的教学时机。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2、要多向反馈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呈网络状的。我们要运用反馈的这种多向性。如教师可以提出来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由于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在讨论中输出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输出一些错误的信息,其他学生对这种信息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能会有学生输出一些价值高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其他学生会起一定的激励、启迪作用。由于教师参与了学生的讨论,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的调整与控制,学生在交流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修正,补充与提高。
  3、要利用反馈信息
  教师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对同一教学内容经过数次教学后,往往会发现有些信息的一致性。教师如果能根据以往教学中取得的反馈信息,基本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反馈, 就能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之我见》作者:李庆和
  [2]《如何处理反馈信息》作者: 马红斌
  [3]《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作者:冯雪
其他文献
过去一提到语文课,学生就会联想到“枯燥”、“乏味”、“死记硬背”这些词儿,自从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我开始切身体验到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革命。  一、创“情”激“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部分很重要,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上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世界各国奥林匹克竞赛结果
期刊
由于线性规划问题与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联系密切,成了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自然也引起教师与考生的关注。好在这部分题目解法比较固定,通常有三种方法:1、截距法(联系直线的截距);2、斜率法(联系直线的斜率);3、距离法(联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时也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不管题目是哪种实际问题,只需看看目标函数中涉及的量与那种方法相联系,就选择那种方法。因此,只要考生细心、耐心,还是能做对的。基于上
期刊
I. Introduction  1.1 Definition of Personality  The personality is a concept with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eaning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by diff
期刊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
期刊
摘要:本文从就业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薄弱心态——借口,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就业教育工作中,抓住学生的薄弱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精神、战胜自我的就业观,使学生懂得克服“借口”,学会克服“借口”,不断走向成功。  关键词:就业观 信念 精神 战胜自我    当学生离开校园迈向社会时,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怀着一个美好的理想,给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可是当这些毕业生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期刊
高效课堂是和谐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高效的基础。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的实施,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困难的,针对个人教学实践,我从学案导学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进行了理性思考。  在创设“高效课堂”的口号下,教师们都采取课前布置预习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宇宙中的地球》是高一年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在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 中学语文教学要做到:加强听说读写,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投进自然怀抱,合理开发自然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手段,合理开发网络语文资源;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
期刊
学习迁移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它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即我们平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积极影响,叫正迁移。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就较容易掌握摩托车的鸳驶技能,学会了平面几何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等,均属于正迁移。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如学习汉语字母
期刊
语文在目前高中各学科的地位,虽然说分数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在实际中学生却不是这样重要,在学生和其他的学科的老师看来,语文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多少是不必论的,学习时间也是不必多考虑,反正多学少学,学多学少,考出来的成绩是一样的。以前语文教学也是经常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零零碎碎,教学上只重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学语文。这里面有教师、学生等因素,也有教法、课堂效益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