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师生体育意识 优化校园体育文化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体育教育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师生体育意识薄弱,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的现状,为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师生体育意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意识;体育文化;和谐校园
  3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师生体育意识薄弱,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从校园体育文化所包含的体育教学,体育观念,体育比赛,体育生活,体育设施,体育知识,体育宣传等方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现象,对如何培养师生体育意识才能加强我们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优化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对策。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江苏大学教师和学生
  1.2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卷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100%。
  2体育意识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师生体育意识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通过调查统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
  2.1.1有42%的师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身体就是竞争的资本。而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这一结果值得引起我们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2.1.2有50%的师生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年轻就是本钱。只有28%的同学认为自身免疫力强才是健康。可见师生对健康的概念含糊不清。他们缺乏自觉锻炼的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2.1.3在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有36%的师生感觉没时间,有38%的由于学习压力大而放弃体育锻炼,有26%的认为缺乏体育指导。各项因素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受学习和工作压力大的影响比例最大。这说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不够完善,对培养师生的体育兴趣几乎没有起到影响作用。
  2.1.4有52%的学生反映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方法死板。23%的学生认为教师太严肃,不能相互交流。学生在恐惧的氛围中活动,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兴趣。
  2.1.5有76%的师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知道一点,有24%的师生一点儿不知道,这说明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实践,忽视理论。或者是教师的理论水平缺乏,不能够给学生阐述相关的理论知识。
  2.1.6在每周锻炼的次数调查中,有70%的师生每周不锻炼一次,只有24%的每周锻炼一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只是空谈而已。
  总之,通过上述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体育锻炼在师生中的地位。兴趣低落,理论知识缺乏,课堂气氛和教学方法滞后等导致了学生认为无病就是健康的错误理念,导致了他们自觉锻炼意识的缺乏,从而导致了师生体质状况的日趋下降。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存在,必需要从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和实施校园体育文化的方法为突破口,培养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出发点。通过增强体育意识来优化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来培养师生体育意识。
  2.2师生认识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上接第82页)通过对江苏大学500名师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师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理解不透彻,虽然有一定的了解(34%),但仍比较模糊(66%)。42%的师生认为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因素是学校体育教育,23%的认为是锻炼兴趣,25%的认为是媒体的宣传,这些必要的因素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兴趣,加大宣传才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大力发展。45%的师生认为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一般,15%的认为体育文化的发展不到位,这个比例说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如何能够活跃校园体育文化?24%的师生认为要加大宣传力度,40%的认为要举办健康、活泼的课外群体活动,21%的认为体育比赛多元化等,但从目前的现状分析,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群众参与的活动较少,需要职能部门和体育工作者协调,面向广大师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65%的师生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而35%的师生作了否定回答,这表明,绝大多数师生认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体育意识培养有密切的关系,说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并不断得到发展。
  总之,叶圣陶先生曾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但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有终身体育意识,必须有一种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氛围,不能使他们被动的参与和锻炼,要热衷于开放、活跃、主动参与的课外体育锻炼,我们应该努力营造适宜的校园体育文化,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培养师生体育意识和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方法和途径
  3.1校团委、校工会、校学生会、各学院体育工会经常 组织开展学生间、班级间、师生间的对抗赛、师生合作赛、、体育表演、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活动,拓宽师生视野,提高师生的兴趣,吸引师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师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师生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
  3.2 重视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在开展活动时,应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课间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3学校要走向社会,引进商业比赛, 组织师生现场观看,或组织观看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等形式,有利于提高师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师生热爱活动,学会欣赏体育美。
  3.4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和组织安排课外体育指导,不断探索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确定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能力为指导思想,课堂介绍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
  3.5学校主管学校体育的副校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要对开展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和提供经费,制定各种体育规章制度。这样才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
  3.6 学校加强体育宣传力度, 应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体育,提高到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4小结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极大地丰富师生的课外文体生活,并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校体育和师生个性体育的发展。能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团结、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实现环境育人教育理念,,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师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因此,通过我们要通过培养师生的体育意识来活跃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来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魏四成.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湖北体育科技,2002(12):404-405.
  [2]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1999.6.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江苏大学青年基金课题,编号 JDR20060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当前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在非外语学科实施双语教学,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力地促进了外语教学。一些年轻的语文教师已开始在课堂上大胆尝试双语教学,更有不少外
1998年9月10日至11日.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邀请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火灾实验室的D.Yung和G.V.Hadjisophocleous两位学者来所内进行为期两天的讲学及学术交流活动. Se
The paper aimed to establish a duplex PCR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 Phaseolicola (Psp) and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
中文WINDOWS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它允许用户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并能够以前后台的方式同时来运行。当实际使用时确实按照这种方式运行了多个大型应用系统之后,即使机
政府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官僚主义严重,没有及时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就是“不作为”。2000年3月,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中村自然村的农民,以县政府对一起水事纠纷不作处理的“不
为深入了解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落实情况,全面掌握五保户实际生活状况,我们于2001年8月28日至 31日,分 3个小组对安徽省泗县农村五保供养兑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In or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科研机构,1995年2月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
关于中文书刊名称的汉语拼音写法,国家在1992年2月1日就批准、颁布了《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以下简称《拼写法》),并在同年11月1日实施。这个标准对中文书刊名称如
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一把手”用人权是一个值得大胆探索的问题,依据我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实践,这方面我有一些体会和经验。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正确行使用人权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