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化内生驱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文化内生驱动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学生为主体。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与现代课堂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有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内生驱动力,将语文课堂与内驱力结合,同时也为我国传统文化外延传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内生驱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教学经验不断累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一些认识。但在有时候,我也会疑惑,甚至迷茫。估计我和许多语文老师的感受是相似的:作为我们的国学、母语,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在语文学习当中,越来越难提起兴趣,越来越缺少内驱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解决这一基本现状的出路法门在哪里?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各类专家、学者精挑细选的佳作,每篇文章构思精巧、意境优美、思想深刻、文笔优美,语境描写美妙、语言运用精炼、见解的独特,都是引导学生思想发展、引发感想的重要内容。教学实践中,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学生一时不能完全领会,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作者表述的思想,教师要重点整合教学内容,挖掘语文内在的魅力,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课文,感悟文章的精彩之处,进而,让学生悟出文章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获得感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學生,要俯下身子看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使自己对全班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经常与学生进行聊天,掌握学生对教学活动中的意见、建议和想法,并能进行整合、梳理,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使教学活动更能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将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关心、关切、关爱、关注学生,对学生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都要尽力帮助;运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补习,动员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增强学生对教师和班集体的感情;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也要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赞扬,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这一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他们爱好竞争,爱好学习,并且十分容易对那些新奇事物产生非常强烈的兴趣。所以,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趣”。有趣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思想、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趣的语文课堂,首先表现在课堂内容上的有趣。我们在教学中,肯定要以课本为纲,紧紧贴紧语文课本,但我们也要注意,千万不能唯课本论。语文知识毕竟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大语文概念,唯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能自由遨游,不觉得拘束。其次,语文课堂上的有趣,还要体现在教学方式上。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一定是解放学生的学习天性,不约束,不打击。只要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特性,就要使用。最后,语文课堂的有趣,也体现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有可能兴趣盎然。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是单凭我们语文教师的热情和力量就能解决的。
  第一,语文课堂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学习动力。每节语文课堂,老师要有教学目标,学生要有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不一定高大上,但一定要务实具体简洁。
  第二,语文课堂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似乎成了语文老师的独角戏,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妙趣横生,而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沉沉、云里雾里。按照现代教学规律,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主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觉得有存在感、成就感。
  第三,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应当不拘一格。在课堂里的学生,不管是学习能力、思想情感,还是性格、志趣,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和要求,所实施的教学策略也应千变万化。
  第四,灵活运用各类活动,尊重情感体验,倡导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灵巧的课堂导入,是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涉及声音、影像、图片,图表、语言、角色表演等形式,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牵动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种维度向学生传达信息,提高专注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内驱力与语文课堂的结合
  课堂的节奏如同上弦的箭,太紧则易崩断,学生压力太大,产生厌弃之心;太松则射程不及靶心,学生懒散,不着边际。且语文相比较而言,内容较为广泛,思维性强,教师的张紧有度的教学节奏,可以有效地适应。“紧”则是在学生有着稍许感悟与共鸣时,趁势加以击打,使其积累、稳固、透彻。如《荷花淀》(孙犁 ),这篇课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其文风清新独特,即使故事背景发生的时间动荡不安,也能够让人从他的文风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质朴与可爱。那么教师在教学时紧接着引入其其他的作品,加深对这位作家的认识,也使我国人民的美好的品质渗透学生的内心,由此推动学生内心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张”是当讲则讲、精讲少讲、有地放矢、戛然而止,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能够启发学生,产生顿悟,学生思绪流溢,丰富思考,在获得知识与情感中,对语文产生探索与热爱。
  四、总结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激发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觉得还是要从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改革入手。这已是更大层面上的问题了,不是我们这些长期在一线语文教学老师所能及的事情了。不过,我们还是能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语文课堂上,努力做出一些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志刚.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4.
其他文献
摘要:真情语文主题学习形成了“读”“析”“链”“写”“展”为主线的课堂模式,在预习指导课、主题展示课、单元整合课方面,以任务清单为驱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真情;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真情语文主题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同一主题的统摄之下,自己阅读多篇文章,然后进行自主思考,再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碰撞,加上真情感悟与真情展示,这样语文主题学习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慢慢成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关注和思索的热点问题。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美育中德育的渗透,将对儿童未来的成就,有深远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渴望越来越高。通过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和更新,并且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将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開始意识到幼儿园中的教学工作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在思想和观念上寻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本文将进行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反思与重构,从兴趣出发,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帮助幼儿实现思想启蒙。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人才的教育重点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教育行业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帮助人才实现全面发展,通过营造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来促进幼儿的成长。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通过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方式促进幼儿的进一步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幼儿园中
期刊
摘要: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对学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幼儿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提高幼儿的精神文化素养,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融合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需要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文明大国的文化智慧,让幼儿体会到老祖宗的文化积淀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应用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普遍对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教师的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为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沉下心读懂问题;巧设多样化问题情境,选用贴近生活的应用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拓展思路勇敢表达;引导学生重视错题和例题的积累反思。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应用;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六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到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当下高中命题教学注重命题由来,以及探索的过程,忽略了反思性教学在其中的运用。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使命题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改进教学方式,重新思考命题教学反思性教学的策略。本文将针对目前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以及反思教育现状做出一定阐述,根据一些常见的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提出反思教学中的策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事业引起了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查是基于当前武都角弓中心小学实际现状进行的。本次调查以陇南市武都区角弓中心小学为研究对象,学校地处白龙江畔,距离城区34公里,学校现有学生1178人,教学班20个,教职工68人,大专以上学历65人,学校学生有留守儿童268
期刊
摘要: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实践,相互学习,共享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对的是青春期成长的少年,他们可塑性极强。有意义的课程需要有意思的呈现,课程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高效实现。与时俱进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课程更需教师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时政热点;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初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