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模式下家庭农场收入效应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养结合是循环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八个市64个样本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SM法实证分析安徽省家庭农场采用种养结合模式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安徽省家庭农场采用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家庭农场经济收益7.4%左右.因此,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借鉴相关经验改善种养结合模式、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种养结合模式推广与采用.
其他文献
情报分析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情报分析活动是人类思维最复杂的活动形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情报分析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人员成功进行情报分析活动、改进情报分析工作,必须克服情报分析中心理因素的干扰.美国中情局著名教育家、理论家小理查兹·霍耶尔的《情报分析心理学》从分析者的角度阐述和分析问题,从认知心理的视角审视情报分析活动,概括地分析了由个人主观心理形成的认知偏见如何影响思维活动,让人们明白大脑思维如何欺骗和敷衍自己,人们应当如何克服认知偏见和思维模型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情报分析心
进入新时代,深化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探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首先,从宏观层面梳理国家和贵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示方针,表明国际化是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微观层面依据贵州现阶段对外合作办学实践情况分析,发现存在合作院校单一、合作规模较小、课程体系缺失、师资力量不足、政策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办学质量和水平.其次,以贵州省和韩国合作办学为重点,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解读贵州省和韩国合作办学带来的实效性,面向省内各高校在读大学生开展意向调
通过对《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周礼》《礼记》以及诸子典籍等先秦时期主要的文学作品典籍内容进行筛选与分析,尝试探究对这一时期中原政权以北的民族政权的丰富形态、生活生产、政权建立与变迁、与中原政权的互动等记载,探讨由此呈现出的北方民族与中原华夏政权的关系,华夏集团对待北方民族政权的态度,以及在游牧文明影响下中原文学所呈现的有着类似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的文学作品等内容.
“美好生活”是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生活,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出发才能建构起对“美好生活”的科学认识.作为价值理想的“美好生活”是“需要”全面性的实现,是满足每个人全面合理需要的生活.“美好生活”的时代内容是美好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形态,揭示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要求的差异性.“需要”的主体性建构起“美好生活”的主体意蕴,从根本上反对异化“需要”和异化劳动基础上的异化生活.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中“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时代内容和主体意蕴是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
《蒙古英雄史诗诗学》是中国蒙古族诗人、学者巴·布林贝赫先生阐述蒙古英雄史诗美学的代表性学术著作.巴·布林贝赫在维科《新科学》和黑格尔《美学》的启迪之下,以诗人的笔触凝炼流畅地捕捉了蒙古史诗的美学本质,创新地透过形象体系之镜寻径蒙古史诗的内在美学肌理.除诗学概念的迻译外,《蒙古英雄史诗诗学》对论域的择取体现了巴·布林贝赫宏观上对西方艺术理论传统的遵从,而书中细节之处可见作者与《新科学》和《美学》的理性对话和对审美经验的升华,这体现了巴·布林贝赫诗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
习近平劳动思想是马克思劳动观的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是马克思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彰显.首先,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人世间的一切“从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等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劳动居民幸福的最好条件”的劳动幸福论的继承和发展;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
受人口老龄化、家庭代际关系逆向化、青年人口外流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日趋萎缩,养老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地政府对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建设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受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建设理念不清、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弘扬公正共享理念、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相关制度等方式突破当前困境,实现农民养老需求社会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新时代农民养老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社会科学,要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统一为指导,以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具有解决失能危机、延缓老人寿命、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然而,因法律体系不健全、筹资体系不规范、资源供给不合理以及政策扶持不明晰等原因,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受阻.基于此,完善农村长期护理保险需直面短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构建制度合理有效、责任分工明确、服务优质多样的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
文化兼具消费与引导的双重功能,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商业性娱乐性.大众文化时代的公民道德教育,应结合传统美德与大众传媒,联系社会现象与热点问题,通过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流行音乐等通俗文学形式,以感性的生活化姿态通俗普及.个人品德方面,涵养仁爱善良、内省自律、独立进取的人格.社会公德方面,遵规守则、正直勇敢,培育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职业道德方面,爱岗奉献、重义轻利、改革创新.藉此多层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与行为,培育文化和道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