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的儿子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儿子今年11岁,个头1.60米,穿39码的鞋子。我的儿子,一点都不像我。

1.


  晚上散步,他给我讲班里的几个学霸:“我们的小然然,数学总考100分;我们的小毅毅,语文总考100分;我们的小桥桥,英语总考100分;我们的老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把同学名字前面缀上“我们的”三个字,语气里洋溢着真心的赞美,仿佛这些都是他的荣光。
  我看了他一眼。路灯昏黄,他的眼睛却很亮,里面有心地辽阔的少年才有的光。
  我想起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那时,我的成绩不错,但每次考试总拿不到第一,于是考第一的那个女生就成了我的假想敌,我不和她说话,看见她就紧张,总觉得老师偏向她。多年后,我俩考入同一所大学,在校园相逢,不好意思地对视一会儿后终于一笑泯恩仇。
  我是在18岁之后,才学会欣赏别人的。而我儿子,刚满11岁,心胸就已经很开阔了。

2.


  中秋节,我订了饭店,请公公婆婆吃个团圆饭。
  饭菜上桌,坐在爷爷奶奶中间的他,给爷爷夹一筷子菜,又给奶奶夹一筷子菜,然后自己才开始吃。大家都称赞他懂事,他大大方方地接受赞美,席间表现得愈加体贴。
  他自幼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6岁读书才和老人分开,现在每个周末都去看望老人。
  一天,他从爷爷奶奶家回来,跟我说:“妈妈,我长大后要买一栋别墅,里面要装上电梯,要有乒乓球室,还要有一个菜园子。”
  我一听就笑了,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怕上楼,爷爷爱打乒乓球,奶奶爱种菜。他接着说:“我要把你和爸爸、爷爷奶奶,都接来住。”
  我问:“那姥姥姥爷呢?”
  他一拍脑门:“对,还有姥姥姥爷。这样的话,别墅要买个更大的才行。那我必须好好学习,不然将来工作都找不到,拿什么买!”说完,赶紧做作业去了。
  本来,我不希望他的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但有一天我发现他在日记里写道:“到底有没有时光穿梭机?要有的话,我想买一台,带爷爷奶奶回到过去。因为现在爷爷的视力越来越差,而奶奶的头发也快白完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功利点也没什么不好,如果我们一家人真能住上他买的别墅,那肯定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3.


  他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有过好几个女同桌。
  我不清楚,是他遗传了爸爸温顺的性格,还是遇到的女同桌都太傲娇,总之在家闲聊时,他时常会乜着眼睛、掐着小腰、跺着脚丫,模仿女同桌不可一世怒怼他的样子。
  “你的女同桌,看起来很强势啊!”我的护犊子之心油然而生,“要不要我跟她妈妈说一下,让她对你温柔点?”
  “不用啊!”他像害怕女朋友会离开的怂小子一样,赶紧告诉我,其实女同桌还好啦,他作业本弄丢了会帮他找,他摔伤了会陪他去医务室,还把最喜欢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借给他看。说完这些,他像个情场高手一样总结道:“其实,看起来越厉害的女生,内心越柔软。”我反问:“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了句“不告诉你”,转身去了书房。
  后来有一天,我觉得他的作业书写有问题,让他改,他不改。我生气了:“今天的作业必须重写!”他忽然笑了:“妈妈,你生气的样子好像我同桌啊。好啦好啦,你越生气,说明越爱我,是不是?你不就是怕你的小宝贝被老师批评吗?我重写就是了。”
  我顿时熄火。看来,有几个厉害的女同桌,也没什么不好。

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变胖了。而我,对胖是有羞耻感的。
  我长得比较黑,从小我妹就提醒我:“姐,你千万不能胖。要不,黑胖黑胖的,多难看。”
  我怕自己变丑,所以一直提醒自己要少吃。
  他发胖后,我没说什么,可心里不愿意,但他正长身体,又不能不让他吃,所以这心里的拧巴就投射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他爸爸做饭,我一再提醒要少放油盐糖;他的衣服穿不上,我忍不住嘀咕“哎呀,怎么又小了”;我们一起出门,遇见瘦瘦高高的男孩,我总要羡慕地多看几眼……
  “妈妈,你嫌弃我胖吗?”他一眼看穿我。
  “没有啊。”我口是心非。
  “我胖,但够拽啊;我胖,但骨架小啊;我胖,但脸好看啊!”
  看他如此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胖,我也忽然觉得,胖好像也变得可以接受了。
  最近,一代球星马拉多纳去世。当他得知马拉多纳一度胖到100多公斤时,开始主动提醒自己要少吃——原来最喜欢的披萨,现在不再一口气吃完;原来冒尖的米饭,现在只盛大半碗;还主动要求报羽毛球班,燃烧卡路里,并天天在家唱:“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拿走拿走别客气……”
  但有时,他还是无法控制地把筷子往肉菜里猛夹。而我也渐渐放弃了让他长成一个瘦高美男子的幻想,他对胖的自嘲、接纳和改变,让我心安。希望以后,面对别人评价时,他也能保持这份泰然。

5.


  他爸爸是个不浪漫的人。
  “七夕”那天,他爸爸去學校接他。到小区门口,看到花店的广告,他质问爸爸:“今天过节,你给妈妈买礼物了吗?”他爸爸支支吾吾:“没有啊,你妈妈不喜欢,不如给她买只烧鸡吧。”他气得蹦下电动车:“烧鸡和玫瑰能比吗?就你这情商,妈妈当初怎么会嫁给你?赶紧买玫瑰去!没有钱,用我的压岁钱!”
  在他的威逼利诱下,他爸爸第一次给我买了玫瑰和百合。
  回到家,吃过晚饭,他偷偷拽着爸爸去超市,用压岁钱给我买了三件礼物:大红色的指甲油、一个桃木梳、一对粉红的卡通发夹,然后在贺卡上写道:“妈妈,节日快乐,永远爱你。”
  看着这么精巧又软萌的礼物,我笑得花枝乱颤:他像个小情人,弥补了他爸爸的木讷和无趣,让我的婚姻没有在枯燥麻木中走向危机。他可真不容易呢!

6.


  他也有让人错愕的时候。   比如有天清晨,他突然问我:“妈妈,18岁前,男孩子是不是不能让女孩子怀孕啊?”尽管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但还是觉得太早了点,我故作镇静:“是啊。”他托着下巴,作沉思状:“我想,这是因为18岁前大家都是孩子,如果怀孕生小孩,就没法挣钱养活他,没法给他很好的教育吧。”
  为了掩饰自己的慌张,我赶紧拍马屁:“说得对。但,是什么让你思考这个问题的呢?”他挺了挺胸,得意地笑了:“我爸带我去玩具店,玩具店旁边是防疫站。我爸这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抠抠搜搜地和老板讨价还价。我实在无聊,就去看防疫站的宣传栏,里面有句话‘避免早婚早孕’,18岁之前怀孕,就是早婚早孕吧?”
  我松了一口气,调侃他:“哎呀,这是谁的孩子,这么爱学习啊?”他开心地跑了,很快就忘了这事。看着他的背影,我很感动他有什么不懂的,能像朋友一样和我讨论。我也提醒自己:当好麦田的守望者,这是家有男孩的父母不能推卸的责任。

7.


  周末写完作业,他在小区里疯玩。
  不一会儿,他满头大汗地回来找他爸:“爸爸,你会和我妈离婚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又问:“那,你会出轨吗?”再次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开心地用袖子抹抹头上的汗,咕咚咕咚喝了一大杯水,又跑去玩了。
  我坐在餐桌旁,不动声色地看到这一切。
  晚上睡前,我问他傍晚为什么会问爸爸那样的问题。他说,在外面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告诉他,他的爸爸妈妈刚离婚,因为他爸爸出轨了。“妈妈,我想把我的奥特曼卡片送给他。”他说,“我想,他一定很难过。”
  我亲了亲他的额头,给他比了一个心。
  愿他一直葆有这样的善良和同情,面对他人的悲喜。

8.


  他不是一个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
  练字多年,字写得依然不好看;看书太快,读题太快,做作业有些马虎;体育也不太好,跑步总落在后面;有时丢三落四,甚至忘记带作业和课本……但他喜欢老师,且总能第一时间发现老师的优点:“语文老师很温柔,就连批评人都弥漫着妈妈的味道。”“数学老师讲课像表演脱口秀,听他的课一点不枯燥。”“英语老师很辛苦,一个人要教好几个班,嗓子都哑了,所以每次上英语课,我都非常认真。”
  他也喜欢副科老师,要是哪门副科被语数外老师霸占了,他会鸣不平:“我差点就去教育局投诉啦。”“那要不要去呢?”我問。“算了。”他握紧拳头,开始发愿,“等我将来当了教育局局长,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看着他气得发红的小脸,我忍不住给他打气:“加油!”
  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9.


  他是我的儿子,也是很多孩子的缩影。
  看他舒展快乐、无忧无虑、自信乐观、自我接纳、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的样子,我常常觉得,这是一代孩子的样子。他们没有经历那么多的贫穷和苦难,所以少了我们这代人自我攻击的耻辱感;他们没有经历那么多的定义和审判,所以少了我们这代人自我束缚的恐慌不安。他们经由我们的奋斗,站在了我们的肩头,活得更从容自我。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欲念横生的时代,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守望和宽容的接纳,慢慢地长大。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养育的压力,也让我们在养育中治愈了自己;他们维系着父母的情感,也让父母看清自己的缺憾,觅得另一种圆满。
  谢谢这样的孩子,好好爱这样的孩子。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都不是  常有妈妈纠结于孩子出汗的事:有的说,我孩子一睡觉就出汗;有的说,我孩子一吃奶就出汗……碰上这种情况,家里的长辈总会给出一堆原因:体虚、缺锌、缺钙、缺钾、上火、寒气入体、脾虚……1000位长辈能给出1000种理由,搞得妈妈们很是担心。  其实,如果宝宝仅仅是出汗,没有其他症状,多数情况下都属于生理性出汗,非常正常。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宝宝本来就比大人更容易出汗  刚出生的宝宝,汗腺尚未
我和老伴都是从艰难困苦的年代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生于1925年,1938年小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荣获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勛章各一枚。我老伴1949年参加革命,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精力。  我们有五个子女,还有孙子、外孙、重孙、重外孙,每逢重大节日,全家20多口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1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进行了一项关于孩子体育锻炼的调查。受访者中,小学生家长占89.9%,初中生家长占10.1%。  调查显示,69.9%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每周体育课只有两节或更少,有3节及以上体育课的占30.1%。交互分析发现,初中生家长表示每周有3节及以上体育课的比例更高(32.7%),然后是小学低年级(32.0%),小学高年级的比例最低(2
中国卷烟企业品牌培育方式分析    近两年来,中国烟草企业的品牌培育力度不断加强,品牌培育观念不断革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借鉴各种新的品牌培育方式,如整合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事件营销等等。但是,不少烟草企业没有和自身品牌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简单复制品牌培育模式,品牌培育同质化严重,品牌个性缺乏,品牌增长乏力。以下围绕“基于个性化设计的品牌培育”,从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体验等几个方面,分析
孩子上幼儿园后,德国幼儿园首先教的就是要“坐得住”。德国幼儿园通常以趣味课堂的形式上课,除了被要求与老师及时互动且不准站起来外,孩子被允许以自己喜欢的姿势坐在椅子上,甚至能和周围同学小声交谈。由于幼儿园的趣味课程非常符合孩子的特点,孩子们的注意力几乎都被课程吸引,绝大部分孩子能够安静地坐满30分钟,极少有人调皮捣蛋。  其次,孩子们会在老师的教导下了解秩序的重要性。比如,有些幼儿园因餐厅面积有限,
高二女生一关窗户心发慌  今年3月的一天,一对母女敲开我咨询室的门。母亲40岁左右,衣着得体,勉强挤出的笑容里透着一丝隐忧。女儿很漂亮,眼神、举止看上去有些躁郁。在我的示意下,母亲坐到了沙发上,女儿悄无声息地坐到了母亲旁边。突然,女孩有些局促不安。母亲察觉到了女儿的反应,望向我背后的窗户。看到窗户关得严严的,她向我提了一个要求:“老师,您能不能把窗户打开一些,我女儿就是见不得关窗户,一关窗户她就犯
露丝·约翰斯顿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单身母亲,她带着儿子路易斯来了一场环球旅行。最开始露丝的计划是边旅游边让路易斯学习学校里的各门功课,这有点像盛行欧美一些国家的“家庭学校”,就是孩子不上正规的学校,而是在家里由家长辅导,学习同龄人应该学习的各门功课。  可是很快露丝就发现,在经过白天的奔波以后,到了晚上路易斯已经筋疲力尽,根本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做那些功课。于是,露丝决定不再强迫孩子做学校里的作业了。  
问: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想让他尽早爱上阅读,这样以后不管是学业、气质上,还是为人处世上,估计都不会太差。为此,我语重心长地跟他谈了几次,想让他明白阅读的好处。但看他懵懂的样子,估计是对牛弹琴。请问,我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方健  答:不用说大道理,直接给孩子念故事书就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好品格”,关于这些,我是有亲身感受的。  比如,以前我儿子每天回家都要求买口香糖吃,但是自从
家长买买买孩子扔扔扔学生的文具浪费是个大问题  李女士的儿子上初三。最近在搬家整理儿子的物品时,李女士发现不少只写了几页的作业本、田字格本、生字本……足有六七十本。除了作业本,还有不少用来包课本的透明书皮。  “都是学校老师要求买的。”李女士说,每学期开学,老师都会列出需要购买的作业本,并要求用透明书皮包书。一学期下来,作业本用不完,到了新学期,又是全新的“作业本清单”。“学校让家长准备,我也没多
“‘村庄光秃秃、集镇一片屋’,昔日安徽定远:‘旱、瘦、荒’的穷山岗、群众称之兔子不拉粪的穷山村……可现在一来到江淮分水岭定远界,映入眼帘的是:岗坡披上了各式的速生林、景观林、果树林,大大小小的水塘分布在各个灌溉区,路通到了家门口,单调的水稻田里变成各种蔬菜、耐旱作物、经济作物,树林里有的是山鸡、波尔山羊,塘里有的是白鹅、麻鸭,各地养猪小区、房旁的葡萄、岗坡的油桃等,让人看了顿生渔歌唱晚、山水田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