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文本楚語考釋舉要

来源 :诸子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da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早在周、秦時期,就已經有了類似共同語的'雅言',與之相對的方言俗語及其種種差異自然是非常複雜。《莊子》自口耳相傳到編纂成書,經歷了由戰國中期到西漢近二百年時間,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文字由五方雜厝走向規範統一的過程,通語與方言雜糅,是《莊子》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徵。《莊子》書中所出現的方言,以楚地方言最為突出,例如《逍遙遊》篇提到的蜩和瓢,都是楚方言。揚雄《方言》卷十一條二寫道:“蟬,楚謂之蜩,宋、衛之間謂之螗蜩。”作為通語的蟬,在《莊子》中只見於外篇《山木》“螳螂捕蟬,異鵲在後”
其他文献
歸根返本意識是人類的共性。人們常説'葉落歸根',懷舊、崇古、好史都是這種意識的反映。周代祭禮的哲學觀念是'報本反始'(《禮記·郊特牲》)。'樂,
从中药粒径纳米化、中药纳米载体系统、纳米机械装置辅助中药研发3个方面介绍了纳米中药的研究前景.
無論中西方,軸心時代的思想家都以極强的原創性思想影響着千百年來的人類歷史和文明。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中華民族的文化由'王官之學'發展出子學,民族文化從此走
近一时期,一些企业受效益滑坡、资金紧缺的影响,陷入步履艰难的困境,不仅银行贷款不能如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恶性程度高,生物学特性复杂,现代医学总的治愈率低,中位生存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5%~10%,近20年来,其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上升幅度最大,已居首位
'新子學'進一步的規劃可以考慮在科際整合下走向轉型高端之路。本論文擬探討跨國推廣'新子學'研究的問題。為了這一題目,優先從韓國'諸子學'研究的
《光明日報》'國學'版最近整版刊登了方勇教授的《'新子學'構想》一文,文章寫得不錯,很有内涵分量,有獨到之處。對這篇文章,結合王锺陵教授剛才的講話,我想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测定6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TIMP-1、TIMP-2的基因调节和蛋白表达,结果证明TIMP-1、TIMP-2与肝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膈下逐瘀汤对TIMP-1、T
'新子學'的提出,是2012年度的一個重大文化事件。2012年10月22日,《光明日報》以近乎整版篇幅發表了著名莊子學家方勇教授的文章《'新子學'構想》,立刻引起
2012年4月,在上海召開的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舉辦的'先秦諸子暨《子藏》學術研討會'上,方勇教授等提出了'全面復興諸子學'的口號。方勇教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