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桶》的人物对话艺术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hem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魔桶》是20世纪美国著名犹太裔小说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之一。尽管马拉默德擅长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创作,但他的短篇小说尤其被世人称道,他更是凭借《魔桶》获得了1959年的美国图书奖,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中的地位。作为叙事性作品,该文使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活动,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民族精神,这是马拉默德小说作品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对人话对话的解读,来分析该作品。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 人物塑造 人物对话
  一 引言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人物对话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尤其是像马拉默德《魔桶》这样的人物对话就占了极大部分的叙事作品。《魔桶》正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活动,从而塑造人物形象的。鲁迅曾经这样评价人物对话的作用:“高尔基很佩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是描写人物的,却能使读者在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法国有巴尔扎克,美国有马拉默德,同样是现实主义作家,同样精于人物对话写作。他的文笔,被认为具备契诃夫和海明威之风,小说故事非常有戏剧性,想象丰富,情感深厚。列奥是一个毫无社会经验的攻读律法的年轻人,未来的拉比,一直在找对象。媒人犹太老头沙滋曼,看似在为利奥介绍相亲对象,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心爱的女儿寻觅佳婿。沙滋曼看似狡猾攻于心计,却藏有一颗爱女之心,他虽然看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却又有善良的本质。整个故事,从沙滋曼给中意的女婿人选列奥介绍相亲对象作为人品考察,到列奥与其女儿斯特拉约会的结局,大量的人物对话,在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民族精神上的确功不可没,卓越的人物对话艺术描写,更是让该篇小说选入美国教科书。通过人物对话,作者讴歌了犹太人民,尤其是底层的贫苦人民善良、坚韧、不为金钱所动、勇于创造新生活的高贵品质,带有“犹太味”的、对底层犹太人民的普遍性描写,又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 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性格
  “就这么几张?”“你的顾客材料里附照片吗?”从列奥的第一、二句话,这种语言的直抒胸意,开门见山地就为我们点明了列奥的性格特点,列奥喜怒于形,皆在脸上。从中也说明,他性格直率,有一说一,没有涉世深的圆滑世故,从侧面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也说明了他形单影只需要相亲的原因——不善社交,交际面狭窄。“先看门第,再看陪嫁,以及其他承诺,最后才看照片,拉比。”拉比两字,极其简单,却又点明了沙滋曼对列奥的评价——非常满意。再则,先看门第,再看陪嫁,以及其它承诺,有一种反讽的效果,对于时下择偶注重门第的观念非常不满,也从中说明,沙滋曼的性格与列奥非常不同,对于看不惯的事情,只是反讽却没有直言,他狡猾世故。“请叫我芬克尔先生,我还不是拉比呢。”后面,列奥反复澄清了这件事情:“不要称我拉比,我还是个学生”。列奥对于沙滋曼对他的称呼,并没有理所应当的接受,而是解释清楚,说明列奥并不虚荣,他没有接受超过自己应得的荣誉,对自己的认识也非常清晰,他很纯朴。这些非常平常的对话,往往只有寥寥几字,却将人物性格,品质,体现得非常完整。这种不经意间,或者精心揣摩后的用笔,正是马拉默德人物刻画的特色和成功之处。在平实的语言中,融进了不平凡,将精心揣摩,用于不经意间。
  通过人物对话,在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上,非常的立体生动。这主要体现在沙滋曼给列奥介绍的三个对象所用的语言上。“索菲,二十四岁,一年前丈夫去世,无子女,中学毕业,受过两年大学教育。父亲经营批发业,生意兴隆,并有房地产。愿陪嫁八千美元。母亲亲属中有几位是教师,还有一位是演员,在第二街颇有声望。”简单几句,一个家世良好,经济富裕,丈夫去世无子女,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形象就跃然纸上,个人信息交待得一目了然,利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交待出来,活灵活现,在全文中,对人物基本信息的介绍,都使用了这种方式。列奥惊奇地望着他:“你说她是个寡妇?”列奥首先关注的并不是门第条件,而是人本身。这与前面沙滋曼对先注重门第的反讽相呼应。“寡妇不等于就失去了清白,她可能……”“这样的寡妇,又年轻,又健壮……”这样的一问一答,说明沙滋曼是善良的,他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没有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对别人进行攻击,也正是此处,体现了他的智慧,通过描述优点来引诱列奥考验他的品性。“我只是不明白像她这样年纪轻轻的,干吗要求媒人说媒。”沙滋曼脸上掠过一丝微笑:“和你一样啊,你可以去,她也可以来嘛。”沙滋曼的诙谐幽默的形象,活灵活现,往往让人会心一笑。这样的一问一答,非常富有哲理性。列奥脸红,沙滋曼意识到这样说,对列奥的伤害,于是他解释到,“是她父亲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沙滋曼是可爱的,又有智慧,又善良,能换位思考,体谅别人,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是扁平的,而是圆型的,既有久经人世的狡猾,也有善良、体贴别人的一面。
  三 通过对话体现创作意图
  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的。首先是对情节发展的推动。“我办公室里卡片多极了,我说了你也不信,”萨尔兹曼回答说,“抽屉里都堆满了,我现在都把它们放在一只桶里,可并不是每个姑娘都能配得上我们即将上任的拉比呀。”在全文的第二句话,就为下面为列奥介绍相亲对象埋下了伏笔。“不是每个姑娘都配得上我们即将上任的拉比”,一是说明,拉比的要求之高,只有优秀的姑娘,才能与之匹配;二也说明了在沙滋曼的心中,只有他的女儿才能配得上拉比,才有了考察列奥品性的“意图”,也才有了接下来对相亲对象的介绍和列奥与相亲对象的约会。在对列奥进行考察时,列举的三个相亲对象,都是有目的的。皆家产丰厚,条件不错。而这些,并没有让列奥心动,这说明已经基本通过沙滋曼的考验了,所以才有后来的沙滋曼放置女儿的照片。“她不适合你。她太野,没有廉耻,她不配嫁给一个拉比为妻。”“就像畜牲,就像狗。在她看来贫穷就是罪恶。正是因为这,我就当她已经死了。”这些话,有三层意思,首先,是沙滋曼对女儿心痛的评价,女儿的现状堪忧,作为父亲,他痛心疾首,也强烈渴望,有一个男人能够不嫌弃女儿的同时,将她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第二,是与前面列奥在看到沙滋曼女儿斯特拉时,产生的她既青春,像鲜花一样,又有被岁月打磨的痕迹,从眼神里透出的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相呼应,只有久经磨难,生活坎坷的人,才有这种对生活、对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怀疑,才会有这种熟悉、陌生难辨的眼神。第三,这是一个父亲,对未来女婿的最后一步考验。“我就要她。”列奥如此回答,也证明了列奥是真的喜欢上了斯特拉,不是因为财富门第,也不是因为寂寞孤独,在得到满意的回答了之后,列奥终于被允许和斯特拉约会。   再则,创作主旨也是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的。文中作者用了魔幻的现实主义写法,“魔桶”两字的所指,是通过对话来点明主题的。“抽屉里都堆满了,我现在都把它们放在一只桶里”,这个桶,即为魔桶。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指引和给予新的生活,那里有爱情,有希望,它就像潘多拉盒一样,将神奇和魔力、希望与爱收在其中。“那你认为这个姑娘相信爱情吗?”列奥问,“爱情来自意中人,在这以前谈什么爱情呢?”沙滋曼回答。通过一问一答,点明全文的中心思想,魔桶之所以有魔力,是因为有爱情,这才是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我们即将上任的拉比呀”,点明主人公的身份,也说明这个故事普遍存在的意义,那就是讴歌犹太民族,坚韧、纯朴、不虚荣、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沙滋曼、列奥这些底层的犹太人民的关心。
  四 通过对话折射民族精神
  马拉默德,是出色的犹太民族作家,之所以说他是犹太作家,并不仅指他的犹太家庭背景,更多的则是因为他的作品容纳了犹太人的生活经历和背景。英国诗人、小说家安东尼·伯吉斯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身份,因为这是个人对待自己是一个犹太人的身份的自我意识,“一个人不管承认自己先是犹太人其次才是美国人,或者反过来,这两者不同的身份意识,也必然影响着他的行为和态度。”他一生致力于描写犹太底层贫苦人民的生活现状和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在这条道路上,犹太民族坚韧不拨、美好善良的品质。这是一个犹太作家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结。这种民族情结,集中体现在灾难与救赎的主题上。他认为,在面临重重压迫时,犹太人个人的自由是微不足道的,甘愿忍受苦难或只拯救自己也是徒劳的。只有整个犹太民族的解放,才是个人生存和获取幸福的出路。《魔桶》中的犹太性,即作者认为的“人人都是犹太人”,已经走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更多的是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上去审视犹太人的经历。
  “就这么几张?”开篇列奥的第一句问话,就展现了列奥这个犹太人,未来的拉比的生活现状和梦想,但现状却赶不上梦想。他有自己的理想,现实却是如此残忍——就这么几张。灾难,也体现在沙滋曼介绍的三个姑娘的现状上。一个是“一年前丈夫去世,无子女,”一个三十二岁,却不得不虚报年龄相亲,“三十二岁的那个?”“二十九岁!”;一个是腿有点跛,“当然,她的右脚有点跛”,但无一例外,她们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对于贫苦的列奥来说,这确实是一大诱惑,也是整个底层犹太民族面对的外界诱惑。“算了,沙滋曼,我想就这样吧。”列奥拒绝了它。列奥孤独无助,迷茫彷徨,这种列奥的“灾难”,是整个犹太民族的灾难。“不过我想通过其他的途径。我对经人介绍的婚姻不感兴趣了。说实在的,我现在倒是认为先恋爱后结婚是有道理的,我要先与人有了爱情之后再同她结婚。”面对灾难,寻找救赎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有一条是正确的,那就是自立自强,而不是依靠他人。看似是列奥对婚姻和爱情的领悟,事实上,却是整个犹太民族坚韧、自立自强的精神,作者为它骄傲和自豪。“是她父亲的意思,这并不是她本人的意思。他希望她的女儿选一个最中意的丈夫,所以他就亲自出马,四处撒网,一旦我们确定了对象,他就会把他引见给她,并促成他们的婚事。这样得到的婚姻要比没有经验的姑娘自己来找好。”这句话,体现了一个犹太长者的关爱与责任,它也是沙滋曼的自我阐释。“她不适合你。她太野,没有廉耻,她不配嫁给一个拉比为妻。”“就像畜牲,就像狗。”列奥并没有因为这些被吓倒,“让我和她见个面,沙滋曼”,“或许我能效点劳”,则体现了犹太人民的宽容与善良,还有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不移。最后,列奥与斯特拉见面,完成了最终的自我救赎。这是犹太民族,在灾难中,经过迷茫无助,最后以努力、奋斗,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五 结语
  《魔桶》响誉世界的伟大成就,与其中独特的语言艺术——人物对白的精彩,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这本小说的精髓正是通过这些占有大篇幅的人物对白体现出来的。平实,不浮夸,又富含哲理的对白,在寥寥几字间,就将人物的性格、品质、作者的创作意图,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有了它们,才活泼、立体、生动。作者将自己对犹太民族的关爱,尤其是底层民众的关怀的人道主义情怀,诉诸于鲜活的人物对话上。
  参考文献:
  [1] M·H·艾布拉姆斯,朱金鹏等译:《欧美文学术语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鲁迅:《鲁迅文集》,京华出版社,2007年版。
  [3]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班旭空:《马拉默德小说中体现出的犹太民族身份意识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熊岭,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毛梦溪新近出版的诗词集《幸好与你遇见》对我们来说至多是一本“歌词集”;而现在,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们进一步解释诗歌发展兴衰与形式关系的重要契机。这一介于传统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母亲从苏北老家赶来,今晚为她接风洗尘,晚饭吃鱼,吃鲶鱼。为什么买鲶鱼呢?按我之前的想法,是准备买鸦片鱼的,鸦片鱼肉质细腻,刺少且软,上锅蒸上七八分钟,浇上蒸鱼豉油,即可开
一在渤海之滨,吊桥河畔有座千年古镇城子坦。这里有山有水。山虽然不高,但清秀有灵气;水也不深,但源远流长,称谓碧流河。我就是在这座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千年古镇,度过了我中小
1月19日 雪    从记事起,我就对古诗词怀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每一首诗词不仅仅能为我们阐明深刻的道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竟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品读,仍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启蒙或许是我喜爱古诗词的一个原因吧。  自从上了小学,当教师的母亲便频繁地为我买课外读物,其中的《唐诗三百首》我尤其喜欢。那令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是考查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其表达式为:
经过近5个月的设备改造、工装设计制作和工艺技术准备,日前,国内首件核电大板坯在电气集团上重特种钢公司电渣熔炼成功。由于核电成套机组制造过程需要大量专用板材,而目前国
都说假日里,小记者翻身做主人,但一个人玩总有那么点儿无聊。当大汗淋漓、心跳加速、眼泪汪汪一同连轴转时,不知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惊险事件呢? Said that during the holiday
期刊
由于地震的发生,城市公用设施遭到破坏,诸如供水、供电瘫痪,道路桥梁破坏,通讯中断,煤气热力停止运行,致使人们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近几年来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因为这些
我家有个不妈,她对我非常严格,不允许我做这,不允许我做那,让我一点自由都没有,每天都把我憋屈得要命。今天中午放学,我吹着口哨,高高兴兴地往家赶。还没走到家,就看见老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