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就病例选取时间及不同护理干预展开分组,对照组40例行科室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就组间干预后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护理满意度测评,并对两组患者干预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结束后对参与本次治疗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跌倒、坠床、压疮几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为神经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内科;护理满意度;意外风险事件
  前言
  神经内科疾病较为复杂且多样性,患者普遍症状较为严重,并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所展开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促进作用[1]。常规护理干预中,主要依据医生医嘱展开护理计划,缺乏主动性,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不多,使护理工作的展开具有局限性,对患者疾病改善效果不佳[2]。而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优化治疗效果,改善与患者之间的相处模式,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3]。对此,本研究将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就病例选取时间及不同护理干预展开分组,对照组40例行科室常规护理,该组患者包含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值79岁,最小值40岁,均龄为(57.50±3.21)岁,包含脑出血16例,癫痫9例,脑梗死15例;4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该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值78岁,最小值41岁,均龄为(57.50±3.11)岁,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癫痫5例、脑梗死17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神经内科护理干预,(1)心理方面,神经内科患者医疗费用普遍较高,且疾病经久不愈,患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伴随经济压力过大,易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疾病恶化,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着重对患者心理方面进行宣教,调整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改善不良情绪。(2)安全方面,患者普遍年纪过大,活动灵敏度不佳,且凝血功能不断下降,任何轻微碰撞都可造成内出血,护士应着重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患者发生碰撞或者跌落。(3)用药护理,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提升用药依从性,并开展健康教育,严密观察其用药后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4)体位护理,为患者进行合适体位的协助,并解释该体位的作用与目的,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根据情况适当安排活动量,需留意患者局部受压皮肤的状态,避免出现压疮。(5)肢体训练,指导患者及家属对功能部位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患者病情原因无法下床,可在床上进行被动训练,循序渐进进行活动,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造成关节扭伤。
  1.3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即科室自制满意度问卷展开测评,围绕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展开,对应分值依次为85~100分、65~85分、<65分。
  (2)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跌倒、坠床、压疮几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经由SPSS21.0完成,采用t与χ?完善对计量资料(以 描述)、计数资料(以%描述)的检验,以P<0.05证实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干预结束后对参与本次治疗的护理人员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意外风险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跌倒、坠床、压疮几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中,主要以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缓疾病的恶化为主要措施,未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管控,没有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导致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效果不佳[4]。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以及语言功能改善均有所欠缺。临床认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需在药物与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才可缓解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脑组织重建,降低残障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为此,我院将针对该疾病该疾病提供全面、系统、且具有康复意义的优质护理服务,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优质护理干预中,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且该组患者治疗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优质护理实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较为可靠。
  综上,为神经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任贞.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104-106.
  [2]卢芳环.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130.
  [3]宋晓雯.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65-266.
  [4]张慧敏.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41,145.
  [5]王育阳.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7):123,14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位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0为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5%,
摘要:目的:实验将观察针对甲状腺患者采取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例甲状腺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
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耗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摘要:目的:研究急診PCI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32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急诊PCI疗法,对照组行择期PIC治疗。对比治愈率等指标。结果:针对治愈率,研究组79.38%,比对照组52.5%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急诊PCI疗法,详细如下:对患者施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待明确梗死血管后,立即对
摘要: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用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术。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1.11%低,P<0.05。针对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20.18±3.65)d、(25.12±4.17)d
摘要:目的:探究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检查技术应用于阻塞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到2021年6月我院接受显微镜根管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治疗干预措施。回顾总结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总共涉及到60个根管,成功治疗92个,成功率93.88%。结论: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检查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阻塞根管治疗,对于钙化、塑化以及折断器械等不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改进临床护理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评测(FMA)评分。结果:经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测(FMA)评分优于对
摘要:目的:探究保留器官的综合治疗-膀胱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膀胱癌病患7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自2020年6月~2020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施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研究组施行保留器官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膀胱癌病患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较参照组,研究组病患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保留器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任务中共选取7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临床诊断后确认其符合入组标准,需要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为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其实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本科室接诊的门诊患者30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和候诊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总满意度更高(98.67%vs94.00%),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研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