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除皱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根据患者面部老化的特点,在实施面部除皱术时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切口部位,对手术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方法:选取来该院实施面部除皱术的120例面部老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5例面部老化患者采取额部冠状切口、耳前耳后发际边缘切口、下睑边缘切口、眉上切口、颞部切口以及发际之内的点样小切口,一次在帽状腱膜和骨膜间、骨膜下及SMAS上下实施分离。25例面部老化患者采取点样切口在额、颊、颞处实施“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结果:手术之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随访2~3年的患者有112例,随访10年的患者有4例。选择实施创伤性除皱手术的患者面部除皱效果维持的时间较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而实施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的患者面部除皱效果维持时间较短,一年之后面部除皱效果逐渐消失不见。结论:传统的创伤性除皱手术除皱效果持久理想,而“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远期效果不够理想。
  【关键词:】除皱术;面部;老化;创伤性;微创;额部;颞颊部;远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38-01
  面部老化是指患者面部多层次质和量所产生的变化,包括患者面部皮肤、肌肉、皮下组织等松垂移位以及组织萎缩,骨骼吸收和退缩等。在整形手术中,患者中面部形态对于患者整体面容可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因此中面部除皱术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为了明确改良中面部除皱术的实际临床运用效果,本研究共计选择120例患者作为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来该院实施面部除皱术的120例面部老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6例,女性有114例;研究对象年龄在27~63岁之间。采用传统的创伤性除皱手术患者分别是:有9例研究对象为额部除皱,13例研究对象颞部除皱,51例研究对象颞颊部除皱,18例研究对象额颞颊部除皱,4例研究对象颊颈部除皱。采用小切口“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的患者有25例。在这120例研究对象中,有4例患者由于在其他医院实施小切口“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后效果不理想,1年之后来该院进行再次除皱,同时有10例患者行睑袋整复术,8例患者行眉提升术,2例患者行颧骨降低术。
  1.2方法
  传统组患者运用传统手术切口除皱术治疗,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术前对患者正位拍照、左右正侧位拍照、左右45°拍照。对患者进行切口设计,为患者全麻,进行心电监护,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对患者颞部沿发际线到耳屏前至耳垂处反折至乳突,长度约为14~17cm。为患者运用11号手术刀片沿着切口线将皮肤垂直切开,将皮下组织垂直切开。对SMAS平面进行分离,结合组织松弛的程度,对患者鼻唇沟到耳屏区域的SMAS筋膜实施连续折叠缝合,实施提拉固定,对切口边缘多余皮肤进行切除,放置引流,缝合,保证皮肤平整,术后加压包扎。改良组患者运用改良手术切口除皱术治疗,术前常规检查同传统组患者,手术前为患者进行术前设计,设计颞部、耳前W+L形切口线,对剥离范围进行标记。为患者运用1∶20万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0.75%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根据设计线对患者皮肤和皮下组织进行切开,在SMAS筋膜浅层对组织进行剥离,直到标记范围边缘,在患者耳屏前、耳垂0.5cm,对SMAS筋膜进行分离制作纵向的“舌形”瓣,长度约为2.5cm×1.5cm,将该筋膜瓣掀起,运用3-0慕丝线将患者前侧断缘SMAS筋膜斜向上45°拉紧,对松垂筋膜组织进行复位缝合,将预制SMAS筋膜瓣朝着上外侧方向进行提拉,运用3-0慕丝线对其进行缝合固定。而后将颞部SMAS筋膜以及松垂颧脂肪垫朝上进行拉紧,对其进行缝合固定。结合患者皮肤弹性情况,将颞部以及耳前多余皮肤进行切除,宽度约为1.5~2.0cm,进行彻底止血,运用可吸收线4-0进行切口间断皮内缝合,颞部皮肤切口运用丝线6-0进行间断缝合。耳前皮肤运用拉合胶进行粘贴。对侧方法相同,运用棉垫、纱布、弹力网套、弹力绷带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固定三天以后为患者拆除换药,7d后拆线。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通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完成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2~3年的患者有112例,随访10年的患者有4例。实施创伤性除皱术的95例研究对象,在发际内出现程度不同的切口瘢痕,手术部位的皮肤感觉迟钝,在3~6个月后症状缓解,逐步恢复正常。有4例患者在颞区部位的切口处出现明显的头发脱落,但是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如感染、面神经损伤、瘢痕性秃发以及血肿等。患者在手术之后面部比手术之前年轻15~20岁,手术之后面部年轻的效果可维持6~8年,患者及医生对此效果满意。采用小切口“微创”性埋没悬吊提紧术的25例患者,在手术之后的2d内出现头皮紧绷,疼痛感明显,患者在手术之后面部比手术之前年轻5岁左右,手术之后面部年轻的效果维持3个月~1年,1年之后手术后面部年轻的效果逐渐消失,患者及医生对6个月内的效果满意。
  3讨论
  皱纹的产生需要诸多老化因素的影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皮肤胶原有所减少,面部深层软组织会发生松垂移位以及进行性萎缩。面部提升术仅仅对松弛皮肤进行处理,没有对深部组织移位进行纠正,术后的效果比较差。除皱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在为患者开展中面部除皱手术的过程中,运用改良中面部除皱术能够对患者发际以上筋膜层进行保留,将切口张力降低,促进患者伤口缝合以及恢复,尽量避免发生严重瘢痕、术后秃发、毛囊损伤等问题。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手术后半年至两年随访,患者鼻唇沟和下面部松弛显著改善,改良组患者的除皱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总而言之,改良中面部除皱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面部除皱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完善,每年全球有数十万受术者,手术效果非常理想,根据求美者皮肤老化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必能使其展现青春靓丽的容颜。
  参考文献:
  [1]陆文鹏,王忠媛,李孟倩.面部除皱术效果探讨[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5):61-63.
  [2]成佳.面部除皱术17例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
  [3]杨勇,于静,王兰,等.S形切口中面部除皱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062-1064.
  [4]王兴华,程新德.上面部除皱术的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246-1248.
  [5]罗姗,游晓波.改良手术切口在中下面部除皱术的应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3):128~130.
  [6]张永.冠状切口与内窥镜小切口在上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4):77~78.
  [7]陈翌农,元发芝.下半面部除皱术的综合设计[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3):500-501.
  [8]张玲,王佳琦.无创或微创除皱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9,15(1):66-6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出现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来说所能采取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10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出现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当中,采用电脑小程序这一手段,随机抽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将其中1/2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常规抗生素方法进行治疗。再将剩下1/2的患儿分配到实验组当中,在前者的基础上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临床措施分析。方法:将2017年 3 月至 2018 年 9月选取在本院救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探讨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患病时间和患者患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患者实施单纯药物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患者实施将全科医生综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通过治疗以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情况变化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肺脏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我科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接收经X线与临床确诊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所有患儿均使用高频超声扫描检查。分析患儿影像学特点。结果:超声分级与X线分级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分级超声评分,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脏超声对早期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可判断病情,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诊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生化检验)和对照组(常规尿液检验),进而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的研究对象在检查前1周禁烟禁酒。  1.2.1 对照组  常规尿检:采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选出45例为观察组,将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甲状旁腺素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20.6±10.5)ρmol/L,低于观察组的(68.7±10.7)ρmol/L,P<0.05。观察组中A、B、C三组血清甲状旁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这一疾病的相关特征。方法:在本院2019年3月15日到2020年3月15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出现小儿哮喘的患儿当中,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抽取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根据抽签法的原则,将这88例患儿随机分为人数各为44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来为他们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小切口外痔剥离与内痔缝扎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调查,每组各包含患者52例,将接受传统外痔剥离术联合内痔缝扎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小切口外痔剥离术联合内痔缝扎术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止泻汤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的方式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在為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加以施用健脾止泻汤。观察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大便性状以及大便次数,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不同的方式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中显效患儿有15例,有效患儿有19例,无效患儿有6例。对照组患儿中显效患儿有22例,有效患儿有16例,无效患儿有2例。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早期护理干预在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作用。方法:我血站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180例无偿献血者,遵循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90例。观察组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献血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評分比较未见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心理评分比较,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曲美他嗪片与地尔硫卓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心绞痛病症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曲美他嗪片与地尔硫卓片联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长,评价疗效。结果:经对比研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