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二次撕囊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次撕囊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根据术中拟用撕囊方式的不同将术眼分成2个组。二次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即先用撕囊镊完成4 mm的小圆形撕囊,待超声乳化及IOL植入后再扩大撕囊范围至5~6 mm;常规撕囊组共20例20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采用常规撕囊法完成撕囊操作。2个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术眼均采用同一规格的折叠式IOL。比较2个组间术眼术后裸眼视力(UCVA)、撕囊成功率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个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 d、3 d二次撕囊组术眼UCVA分别为4.70±0.09和4.70±0.08,明显优于常规撕囊组的4.60±0.08和4.6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2个组间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撕囊组术眼的撕囊成功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常规撕囊组的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中二次撕囊组术眼未发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常规撕囊组有4眼后囊膜破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术后1 d、3 d常规撕囊组术眼轻度角膜水肿率分别为40%和45%,明显高于二次撕囊组的10%和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19,均P<0.05),2个组术后7 d角膜均透明。2个组间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91,P=0.765;F时间=7.048,P>0.05)。

结论

过熟期白内障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采用二次撕囊技术与常规撕囊技术比较简单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材料,撕囊成功率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早期视力恢复。

其他文献
石家庄炼化在学习镇海炼化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差距,在干中持续落实,化工板块紧盯大目标、严控小指标,从优化操作入手,精细管理深挖潜,2012年11月份己内酰胺日负荷、环己酮单耗、累计
针对胜利油田无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无功补偿方案,并在110kV辛四变等变电站进行了试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电力系统动态无功补
干眼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泪膜稳态失衡,眼表微环境改变,进而导致眼表的不适症状,其发病机制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与损伤以及角膜神经感觉异常。干眼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眼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轻中度干眼和重度干眼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因患者病情和治疗机构的条件而异,系统性、规范化、综合性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本文系统性总
本着“跟进国际最新前沿,融合临床基础病理,为青年眼科医师搭建自我成长平台”的宗旨,第十三届国际眼科病理暨临床疑难病例讨论大会于2016年10月21日--22日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
2017年的博物馆日主题不仅代表了博物馆叙述、表征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标志了博物馆社会职能的拓展。在面对敏感话题时,由于不同利益群体对于记忆的竞争与争夺,博物馆往往从促
侧钻水平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石油界迅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一项综合性配套技术。2009年末.中国石油长城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冀东项目部进驻冀东油田钻修井市场,立足开发侧钻
摘要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涉及多条通路,近年来炎症因子相关的通路学说在DR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高糖环境下视网膜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在视觉发育期经过系统治疗,大部分患者视力可以显著提升,达到正常视力水平,即符合临床康复标准。研究表明临床视力康复的弱视治愈患者视
背景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眼易诱发和加速白内障的形成,白内障联合硅油取出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眼获得术后良好视觉质量的关键。目的 研究不同仪器和不
患儿,女,7岁,监护人偶然发现患儿左眼球表面肿物20d,于2016年4月以眼球壁肿物待查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患儿无眼红、眼痛、异物感等不适,无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现象。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