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让孩子知道阅读多快乐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年輕的家长,对于阅读之于孩子重要性的认识大多不成问题,如果有欠缺,大概就是方法了。
  方法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关于阅读的起始年龄,国外相关的研究表明,越早越好。我查阅的信息中,最早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的,孩子仅仅1个月。
  这显然令人难以置信,1个月大的孩子,连话都听不懂,怎么可能接受阅读训练?
  国外研究者这样回答我们当你把刚刚出世的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他不是什么也听不懂吗?可是你还是忍不住对他说:宝贝,欢迎你来到我们的家族!你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孩子呀,我真为你骄傲!——这意味着,你已经开始与孩子对话了,而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慢慢学会了语言。
  其实,“越早越好”只是一种理念,并非一定要求对孩子的阅读训练从他一出生就开始。越早开始进行阅读训练的孩子,长大后对阅读的兴趣越大,掌握的词汇也更丰富,对故事的理解能力也越强。
  研究还表明,当把婴儿抱在怀里“阅读”时,他的表情往往十分愉快。如果你经常这样做,对于婴儿来说,阅读意味着与父母的共处与交流,这让婴儿一开始就建立了对阅读的美好印象——这就是亲子阅读的意义!
  如果要给尚未识字的孩子买书,家长大多会选择买绘本。我做过个试验,我送给隔壁邻居家孩子几册绘本书作礼物。我把礼物送过去的时候,要求孩子的父亲给孩子讲解。不出所料,那位父亲虽然讲了,但明显缺乏讲解绘本故事的技巧。
  成年人最容易輕视绘本的阅读技巧,对绘本的认识往往局限于,不就是图画配以简单的文字吗?能表达多复杂的故事呢?其实在绘本的故事中,情节、人物的内心感受、情感变化、特定环境等等,往往通过图画来表现,故事的“复杂性”是需要从图画与文字的结合中去解读的,想象的空间相当大。只有成年人掌握了讲绘本的技巧,才能给孩子很好的阅读示范,让孩子享受到思维与想象的乐趣,这是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的起点。
  我认为,其实不必给阅读赋予太多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对于孩子。阅读就是阅读,它更多的应该是一次次心灵之旅,“学习”是阅读必然的结果,没有必要过分去强调它。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妙,这比什么都重要。
其他文献
摘要:翻开中国的教科书,你可以发现无论是初小教材还是高校教材他们的内容都是以单元为单位来编辑的,当然教师教学也是按教材提供的单元顺序进行教学.单元教学的编辑顺序一般是从简到易,各单元之间的连贯性比较大,能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而且帮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教学中的节点问题要准确把握,使之推进学生的学习.本文主要从初中物理出发浅谈一下单元教学中的“节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单元教学;
原发性脑基底节恶性淋巴瘤一例郭成业,罗健1临床资料思者,男,55岁。反复佐左侧头痛半年,加重1个月,呕吐伴一过性意识不清于94年7月29日入院,头颅核磁共振示“基底节部肿瘤”,行左颁开颅基底节
著者于皮内注射小剂量青霉素和葡球菌菌苗的方法治疗了2,940例脓皮病患者。应用方法:以30万单位青霉素溶于4.5毫升生理盐水中,再加入1毫升内含有10亿葡萄球菌菌苗0.5毫升,每
肺栓塞心电图异常表现包括节律、QRS电轴以及形态等的改变,特别是胸前导联T波的变化,反映了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表现为右心室负荷过重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这一异常表现与肺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过去,在国外曾有人用姿势疗法治疗肺结核病,但做法是严格的执行绝对卧床休息,甚至吃饭、大小便都不下床,还要用石膏夹板等垫定身体。我们认为这样做不符合动静配合的治疗方
西(林)钢集团三座高炉的热风炉都是球式热风炉,原倒球周期为半年,利用春秋检长期休风的时机对热风炉进行倒球。在倒球的过程中需要对渣化粘结的耐火球进行爆破作业,倒球周期
商史研究的突破——评何光岳《商源流史》一书傅朗云何光岳著的《商源流史》,1994年11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39章,前21章为94节,后18章不设节、目。连同“前言”,共54万字。何光岳的《
目的:分析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动杆菌属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呼吸道
杭州一读者来电说:也许孩子从小在“温室”长大的缘故,她的意志力特别薄弱,做事常常三心二意,怕吃苦。比如学东西,总是不能坚持到底,学一段时间以后就不愿意学了,原因是不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