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实施雷贝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Ⅰ(PGⅠ)、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胃镜病理积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肛瘘型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湖北省阳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肛瘘型克罗恩病患者30例,患者接受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肛门失禁评分、克罗恩病内镜下严重指数(CDEIS)评分、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肛周疾病活动指数(PDAI)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白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肛瘘瘘口愈合状况、肛瘘瘘管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肛门失禁评分、CDEIS评分、CDAI评分、PDAI评分、中性粒
在我国城市规划从增量建设转为存量建设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作为重要的存量资源应谨慎对待,在关于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理论中,主张“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论已经成为旧城更新改造的主流理论。此外,城市触媒理论虽然出处不同、目的有异,它描述了在系统性框架下的弹性设计方法,其中至少有两点可资借鉴,一是理论框架的系统性,二是实施路径的具体性。更理想的状况是,在统一工作框架下设计的触媒效应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将加快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进程,同时保持并增益原生街区的活力。以一个实际操作项目为实例,尝试将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
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导师刘晶波教授领衔翻译的一套丛书中有一本叫《学前教师技能》(Skills for Preschool Teachers),其中简单介绍了“儿童发展助理”(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简称CDA)[1]。这是我第一次从文献中看到CDA这个名词,但当时并未深究。时隔多年,当我开始研究“0~3岁婴幼儿托育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以及应该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