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intracranal branch atheronatous disease,BAD)在脑桥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提高对BAD的认识.方法 分析3例脑桥旁正中急性梗死患
【机 构】
:
仪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仪征,2114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intracranal branch atheronatous disease,BAD)在脑桥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提高对BAD的认识.方法 分析3例脑桥旁正中急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磁共振病灶特点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的相应部位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情况,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BAD患者表现为纯运动腔隙综合征、TIA及共济失调轻偏瘫;MRI上可见梗死灶内侧位于桥脑旁正中、类直线,病灶延伸达桥脑表面,呈楔形,直径大于15mm,并排除中脑及延髓部位梗死以及伴有小脑及幕上部位的梗死.MRA显示基底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2例,相应部位基底动脉夹层1例.结论 BAD是一种新型脑梗死类型,对临床疑似腔隙性脑梗死尤其是巨大"腔隙性脑梗死"而又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建议考虑BAD的诊断,早期完成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判断早期脑梗死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已婚.因"腹胀1月余,发现盆腔包块2周"于2012-02-21入院.①已婚已育育龄期女性,既往月经规则,15岁月经初潮,周期5-6/40-45天,末次月经2012-01-29,孕1
针对户部寨气田储层物性差,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和压裂难度大的特点,研究了户部寨气田压裂伤害机理以及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通过优选适合该地区的低伤害压裂液,并对地质资料和
目的 通过对低体重儿母亲进行心理疏导及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减少低体重儿母亲应激反应对泌乳的影响,提高低体重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
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加强病房管理,对病人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学习,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对实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监测和保护的有效护理,降低动静脉内瘘阻塞.方法 分析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改进和规范血透术前、术后血管监测、保护的护理操作及观察
目的 探讨球麻痹的治疗及其护理的措施.方法 研究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0例球麻痹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科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3岁,已婚已育女性,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2年12月,孕3产2,末次妊娠2010年足月顺娩1婴.患者因"葡萄胎"于2012年03月31日外院行清宫术,术后病检:葡萄胎,
目的 对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行为护理干预、药品护理干预三个方面的护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造影技术对人体血管显影、血管3D可视化研究效果的比较.方法 4例新鲜成人尸体上肢,分别采用氧化铅、氧化铈、氧化铋、碘4种悬浮液血管灌注,X线摄影,64排螺
目的 降低老年患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致死率,改善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进展,减少住院次数.方法 100例心力衰竭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