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元盛:夜郎湖畔夕阳红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376854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1岁时,迟元盛第一次退休,是从县司法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84岁时,迟元盛第二次“退休”,这一次是从干了20多年的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岗位上退下来。他说:“虽然现在是真正的退休了,但总想为青少年做一点事情,这个想法始终不会改变。”
  
  
  青少年的守护者
  
  在普定县城,提起迟元盛,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迟老师啊,认得,认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听迟老师的报告,我是听他的报告长大的。”
  1925年5月21日,迟元盛出生于辽宁省。1958年6月,他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军政指导大队转业到地方。1986年6月,他从普定县司法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休。
  退休后的迟元盛并没有就此放下工作,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做起了义务普法宣传员,给干部、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干了一辈子的司法工作,也不会做其他的,就想在老本行上继续做点事情。”
  迟元盛经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把培养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来。
  1995年,迟元盛和同事们到太平监狱进行帮扶教育活动。细心的迟元盛发现一个姓王的少年,虽然不大爱讲话,但是思想改造得比较好,也很配合管教人员的工作。经询问得知,这个只有14岁的少年因与别人打架而被判3年劳教。迟元盛主动和少年谈心,并鼓励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学校现身说法。“刚开始,孩子有些犹豫,怕被人嘲笑,经过我们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后,他答应了。那天的效果非常好,当时的县委书记张玉刚都参加了。这个孩子也因表现良好,提前回到了学校。”迟元盛说。
  多年来,迟元盛挽救失足青少年20余人,还帮助劳改、劳教人员的20多名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少年周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徒刑,他感到人生已经没有希望,破罐子破摔。迟元盛多次找他谈心教育。周某深受感动,流着泪说:“谢谢迟爷爷关心,我一定认真改造,出狱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除了给学生们上课,迟元盛还给30多所家长学校上法制教育课累计达60多场,受教育家长达20000多人次,这促进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强化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劳教人员的引导者
  
  20年来,迟元盛和关工委的同志多次深入到劳改、劳教单位,为服刑、劳教、戒毒、在押人员上法制课50余次。
  2001年,太平监狱的一服刑人员帅某突闻母亲、爱人和孩子中毒身亡。他怀疑是以前的邻居所为,想尽办法要逃出监狱为家人“报仇”。管教干部多次劝说都无济于事,便找到迟元盛。迟元盛来到管教所,一方面安抚帅某情绪,一方面对他说:“事情的真相还不清楚,我先去你的家乡调查清楚,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迟元盛联系相关单位一同到帅某的家乡进行调查,发现原来是一家人误食老鼠药身亡。帅某得知真相后,便打消了报复的念头。第二年,在劳教所的一次会上,帅某感动地说:“感谢关工委的帮助,让我没有犯更大的错误,还减刑一年。”
  能帮助劳教人员改邪归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迟元盛最大的心愿。2007年3月,某加油站一家三口被杀,警方经过数月调查,案情没有任何进展。这时,一位曾经因吸毒而被劳教的戒毒人员向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案子很快被侦破。这位提供线索的人说:“我是听了迟老师的法制教育课受到教育。吸毒不对,但是杀人更不对,所以我要揭发。”
  从开始在关工委工作到现在,迟元盛走遍了全县11个乡镇,150所中小学校,3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武警、消防、民兵单位。听了他的课后,许多人觉得“受到教育,获益匪浅”。
  
  青年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
  
  对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迟元盛不敢有一丝懈怠,他不断解放思想,丰富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思想常新、知识常新、工作常新。《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是他必看的。“我在里面找到中央对青少年的关心,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出于对工作的热爱,迟元盛珍惜每一次给大家上课的机会。1995年,县党校邀请迟元盛讲课,没想到就在上课的前几天,他被查出患有胆结石,需住院治疗。“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遵守。”迟元盛趴在病床上写讲课的稿子,然后向医生“请假”一天,带病上完课后又返回医院继续治疗。医院的护士对他说:“这么多年,没见过像您这样认真工作的人了。”
  迟元盛说:“我是苦孩子出身,所以对底层的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1992年,迟元盛在一所小学上课,发现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挑水困难,学生们想帮助,可又没有水桶。他当即拿出50元钱,叫学生去买了水桶。
  2005年,迟元盛拿出1000元购买了55个书包和学习用品,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紫云县猫营镇,赠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此外,他还亲自调查两名孤儿的户口问题,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交生活费,帮助移民协调住房难的问题……
  第二次“退休”的迟元盛,又为司法局撰写《司法行政志》,他说:“只要我的生命在,能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我就知足了。”
其他文献
杨忠华与胡小妹,一个103岁,一个105岁,他们从幼年开始携手并肩,如今已共同走过了100年的风雨人生;100岁的黄忠清,如今还能畅谈“犁铧人生”的苦与乐;100岁的田春莲,如今还能回忆起苦难的人生经历;……  谈到长寿的原因,四位老人都阐明了同一个道理:今天的国家稳定,社会太平,生活保障,精神愉悦。据介绍,玉屏侗族自治县现生活着8位百岁老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五点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85
期刊
走到关岭县永宁镇小学门口的深巷尽头,拐角处一间窄窄的茅屋出现在众人眼前,这间茅屋在小楼林立的小街显得尤为“突出”,106岁的宋德珍老人就生活在这里。虽然屋里的黑暗在白天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但老人却过着阳光般的生活。      走到关岭县永宁镇小学门口的深巷尽头,拐角处一间窄窄的茅屋出现在众人眼前,这间茅屋在小楼林立的小街显得尤为“突出”,106岁的宋德珍老人就生活在这里。虽然屋里的黑暗在白天仍然没有
期刊
他与她,是一对“结婚”100年的夫妻。如今,他戴着一副铜质眼镜,斯斯文文,虽然耳朵很背,却神清气爽,还能下地干活;她虽然有些老年痴呆,却还能给老头子打打下手,干些家务。  他叫杨忠华,103岁,她叫胡小妹,105岁,他们从幼年开始携手并肩,风雨百年,虽无大起大落、脍炙人口的故事,但也有一些“小插曲”让人唏嘘和感叹。  日前,记者前往玉屏自治县亚鱼乡瓮袍村郑家组,采访了这对百年夫妻的故事。     
期刊
103岁的唐金秀老人,与已80岁的儿子及六孙子一同居住在位于都匀市三小旁一栋石墙青瓦的老房子里,屋内并不宽敞,白天都需要开灯。微暗的灯光下,我们看到屋里的一切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屋内有些年月的老器物上也看不到一丁点灰尘。老人不断地让孙儿给我们递糖果和红提,采访还没开始,老人未改的乡音先给我们透露出了她外乡人的身份。       逃难途中痛失丈夫    唐金秀出生在湖南祁东县一户农家,家境贫寒的她,
期刊
编者按:本刊策划的“60位百岁老人见证新中国60周年”专题报道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贵阳市70岁的马浡善和63岁的王海潮老人特意为本刊已报道过的百岁寿星作嵌名诗。本期,我们将继续刊发。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为这些百岁寿星赋诗作文。    与马浡善为百岁寿星作嵌名诗  ■王海潮  马老思敏写华章,  浡厚酒陈透瓶香;  善将百岁老人颂,  晚晴嵌名沐春光。    感叹百岁寿星 
期刊
编者按: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一些骗子打着各种旗号,敲诈、诱骗您的钱财,甚至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本期特别策划一系列骗术揭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骗子们的丑恶嘴脸。    识破“假乞丐”六伎俩    骗术一 假“孕妇”  【场景】她倚墙而坐,小腹微微凸起,身着宽大的孕妇装,斯斯文文地戴副眼镜,身前一张叙述不幸遭遇的告示,面前散落着面额不等的钞票。  【揭谜】她们将小枕头、碎布条等塞
期刊
《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乱已成而后治之,病已成而后药之,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古代很高明的人,他不是有了病才来治,而是还没有病之前他就来治了,这个治法就是锻炼身体、气功导引、饮食合理,即治未病的原则。“病已成而后药之”,有了病再来吃药,就像是“乱已成而后治之”,战乱以后才来治理,就比如渴而穿井,口渴了才打水
期刊
1915年,母亲出生于安徽五河县一个医道世家。由于念过六年私塾和良好的家教,自幼养成了善良的品格和博爱的胸怀。成年后,母亲和当时大多数女性一样,嫁人、相夫教子,步入家庭妇女的行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许多妇女也能与男人一样参加工作,从事社会活动,母亲对此羡慕不已。怎奈家里子女众多,父亲不赞同母亲这个“非分”想法,所以渴望一份工作就成了母亲毕生的一块“心病”。  1938年,父亲母亲怀抱
期刊
多年从教经历,领悟了人生真谛——育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如何才能让子女成龙成凤呢?  一是认同学校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学生学业评价等,全面配合和全力支持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用自己的榜样言行展现人活着的意义是自信、奋斗和理解,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所有的人活得满意,自己活着才会美好。教育
期刊
放歌60年  沁园春·喜迎建国六十周年  ■ 付岱云(贵州 贵阳)  六十周年,历史光辉,国庆众欢。忆风风雨雨,峥嵘岁月,扭转乾坤。看望嫦娥,空中足印,科技攻坚环保研。金牌榜,耀北京奥运,体育争光。三通两岸欢颜,念共祖同根水溯源。顾团圆相庆,并肩携手,炎黄齐奋,科技登攀。重振中华,和谐宇内,争取和平大众牵。吾祈望:金瓯完整,世界平安。      六十华诞颂  ■ 张国慧(贵州 务川)  风雨沧桑六
期刊